在对待演出艺术的问题上傅雷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叮嘱傅聪的?

如题所述

对待演艺艺术正常情况下傅雷是通过了很多的方面,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接触,同时与大家之间学习。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孩子以后进入社会家长也无法事事为其操心。傅雷在教育实践中就非常注意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的培养。

在傅雷看来“只有独立思考,才有艺术个性、才有艺术灵魂”,他在教育傅聪时也是要将傅聪培养成独立思考和注重逻辑的人,傅聪在这方面也如他父亲的期望一样,虽然在国内的时候,求学音乐的过程中有时缺乏指导老师,但是他没有放弃学习音乐,凭着自己的独立意识完成音乐学习。



傅雷的人物评价

傅雷的艺术造诣是极为深厚的,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但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他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半途而去,不能展其所长。傅雷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

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园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傅雷非常爱这个国家,所以对这个国家的要求也很严格。他爱他自己的文章,爱他所翻译的作家的作品,所以对它们非常认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3
上一期的亲子共读沙龙中,我们一起讨论了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本期,我们将要深入讨论另一个问题:父母的夫妻关系及原生家庭的家庭氛围,究竟会对子女教育产生多大影响呢?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研读这一封封家书。

傅雷在家书中经常同孩子在艺术哲学层面进行深度讨论,例如在1961年2月6日的信中讨论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在1961年4月25日的信中介绍了石刻艺术,并专门寄了几张武梁祠石刻的拓片给孩子。
那么我想问问各位家长和同学:您家庭中的亲子闲谈会涉及这样的问题吗?您希望家庭中、亲子之间常常讨论什么样的问题呢?如果父母一方长期在外出差或者工作,您觉得讨论什么样的话题比较有利于建立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李砚馨同学: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三个小问题:

1、家庭中会讨论艺术方面的话题吗?会,比如妈妈去中国美术展看了捐赠者画展,会拍很多照片给我看;如看中国大写意的画,也会与我交流哪一点会震撼她,也会问我的意见。如讲流民图,1941年日寇践踏艰难的生活,这幅画中有近一百名人物,各式各样的难民形象,这幅画和四世同堂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妈妈会与我讨论当时日寇践踏时社会是怎样的,还会和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一起进行探讨。
不仅讨论西方的油画,还会讨论中国工艺美术,如刺绣、玉雕。带我去国博看元青花的展览,讲一些相关知识。还买了纯手工制作的两个杯子,颜色叫隐青,特别好看,细节上面还有匠心独运的刻字。带我去景德镇瓷都看瓷器和手工匠人如何熟练地制作,一笔在一个杯子上画一个圈。
2、希望家庭中常讨论这样的问题吗?希望这样可以让我接触一些艺术方面的知识,傅雷家也是这样做的。在1961年2月6号,讲了关于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其中对照了文艺复兴时期古代希腊文化是怎样的,进行了中西文化的对比。傅聪比较喜欢苏伯特的作品,所以傅雷会说“高薄洒脱,遗世独立,解脱一切”。
在1961年4月25号信中介绍了石刻艺术,这些也是中西艺术的对比,如:你在欧洲随处可见希腊罗马雕塑的照片,如何能没有祖国雕刻的照片呢?另外会说《春秋》、《左传》、《战国策》这样的作品,同时也是寄了石刻过去,关于拓片重点还说了“拓片只可非常小心的压平,切勿用力拉直拉平”时,告诉傅聪给弥拉细说如何欣赏拓片。亲子氛围也很好,这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即“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但不要求你的观点必须和我相同。”
3、如果父母一方长期在外出差,讨论什么话题会有利于建立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我觉得是聊一些高雅的话题,瓷器、书法是我们家的话题,站在平等的角度探讨。傅雷是一个文艺评论家,和傅聪讨论时相当于找到了一个知己。
和知己讨论时傅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有人愿意倾听。傅聪也愿意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亲子之间就会更加和睦。
李砚馨妈妈:

很感谢翁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令我受益匪浅。我第一次读时深深为傅雷所折服,其中就有关于艺术哲学层面的话题的讨论。
整个傅雷家书中,如果分类的话可以分两部分,一个是艺术哲学层面,也就是诗和远方;另一个层面是现实生活中对人对事的指导,即如何去对应物质生活上一些指导和要求。

傅雷自己本身是在巴黎大学哲学系,是文艺评论专业,在艺术层面的探讨本身是他专业,所以探讨得相当深入和具有相当高度。傅聪是演奏艺术家,去波兰学习时在技巧方面导师会给很具体的指导。对傅聪来说,傅雷应该是位博学多才的父亲,对他成为钢琴演奏艺术家是一个很宝贵的资源。
就我的理解而言,钢琴和音乐除了技巧外,真正要成为一个大家,最重要的是对人生的感悟。对艺术、绘画、文学的理解应该可以帮助傅聪达到一个真正的高度,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傅雷对傅聪的爱以及在事业上对他的辅助。
同时傅雷在家书中提到了家国情怀,在2月6号信中,讲了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观点后,提到了他的最终落脚点,也就是非常希望经过这样一些观点的碰撞,使得傅聪这样的一个远方游子永远和他的民族,抚养他的祖国,灌溉他的文化能血肉相连、息息相通,在这一点上对傅聪非常有营养。同时,家书形式留下来也对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
我们自己在生活方面也完全只是个爱好,了解也不深,觉得我自己喜欢就会给孩子唠叨两句,也不知道孩子能了解多少。看到傅雷家书中4月25号说拓片知识时自己也会想这是不是一个好的引导,虽然都是艺术层面的交流,但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在第一封信中关于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傅雷给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探讨,但是在石刻拓片的信中,给出的是细节的知识分享。对于这个我有时候是矛盾的,对于这些知识性的分享孩子到底有多少是喜欢的,填鸭式的唠叨有没有用,引导式分享还是知识性分享更好呢?如关于瓷器,小时候并不了解,直到后来带她到景德镇看怎么做她才有兴趣,再去国家博物馆看到文物实物时,从她的眼神就可以看到她是真喜欢了,这可能会有个过程吧。
反思对她的教育,我经常犹豫,到底是忍不住给她分享我们的知识和经验,还是慢慢等到成长起来,引导她真的发自内心的兴趣才能学到更多?我们一直也是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平衡中,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期待,应该很快,珍惜现在,有一天就离开我们了,我们会看到她的背影,什么时候是我们退出的时候呢?
刘向宇同学: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我们家讨论的多是哲学、历史和政治方面的,因为我妈妈是历史老师,所以会给我说一些书以外的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包括一些名人、史事背后更加真实的情形,甚至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就比如翁老师一年级时候讲的郭沫若此人背后的故事,打破了我对人物和事件以往固有的认知。这些交流拓宽了我的思路。虽然目前以我的水平来说,看法和想法都还不够成熟和深入,很幼稚,但我也有一些拓展一点的观点和想法,可以和妈妈进行一些交流。
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两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认知和主观想法,才能称得上交流、互换想法,达到交流的效果,就区别于课堂上单方面向老师的学习。关于政治和哲学方面,有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是一次我在做期末政治复习时,爸爸在“学习强国”,然后我们就根据自己手边现有的资料和知识等进行交谈,虽然看起来耽误了各自的学习,但是我觉得有意义,有了对这方面更深刻的认知。
对于第三个问题,由于我家长没有长期的出差,所以可能不太有发言权,但根据短期出差的经历,我希望可以听到在家里听不到的见闻、当地的特色、今天工作值得分享的事情、想法,这些应该不错。

刘向宇妈妈:
翁老师好!大家好!我简单说说“家庭中的亲子闲谈”这一问题。

我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与孩子交谈上有一定有利条件。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家在餐桌上、睡觉前都会进行简短交流。我个人是非常注意从不同角度解释某个问题,非常乐意鼓励孩子讲话,鼓励思考,愿意在与孩子的思想交锋中得到一点认识。
我很少跟孩子讲公主类的故事,多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历史故事,如晏子使楚、三家分晋、将相和等。这些故事其实是常读常新的。可以说这些故事我给孩子之间恨不得说了八十遍了,最后刘向宇都会讲了。我是乐意深挖一个或几个故事,学透、理解透,不贪多。
历史人物他们的经历和言谈,蕴含了非常多的智慧,学习到一点就受益匪浅。但是这些历史认识都需要有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所以我们家更多的是在碎片时间中随时随地说上几句,我更乐意鼓励孩子多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时候我们俩看法不同,两人就辩论起来,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亲子感情、语言能力、思辨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第2个回答  2022-03-22
上一期的亲子共读沙龙中,我们一起讨论了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本期,我们将要深入讨论另一个问题:父母的夫妻关系及原生家庭的家庭氛围,究竟会对子女教育产生多大影响呢?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研读这一封封家书。

傅雷在家书中经常同孩子在艺术哲学层面进行深度讨论,例如在1961年2月6日的信中讨论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在1961年4月25日的信中介绍了石刻艺术,并专门寄了几张武梁祠石刻的拓片给孩子。
那么我想问问各位家长和同学:您家庭中的亲子闲谈会涉及这样的问题吗?您希望家庭中、亲子之间常常讨论什么样的问题呢?如果父母一方长期在外出差或者工作,您觉得讨论什么样的话题比较有利于建立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李砚馨同学: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三个小问题:

1、家庭中会讨论艺术方面的话题吗?会,比如妈妈去中国美术展看了捐赠者画展,会拍很多照片给我看;如看中国大写意的画,也会与我交流哪一点会震撼她,也会问我的意见。如讲流民图,1941年日寇践踏艰难的生活,这幅画中有近一百名人物,各式各样的难民形象,这幅画和四世同堂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妈妈会与我讨论当时日寇践踏时社会是怎样的,还会和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一起进行探讨。
不仅讨论西方的油画,还会讨论中国工艺美术,如刺绣、玉雕。带我去国博看元青花的展览,讲一些相关知识。还买了纯手工制作的两个杯子,颜色叫隐青,特别好看,细节上面还有匠心独运的刻字。带我去景德镇瓷都看瓷器和手工匠人如何熟练地制作,一笔在一个杯子上画一个圈。
2、希望家庭中常讨论这样的问题吗?希望这样可以让我接触一些艺术方面的知识,傅雷家也是这样做的。在1961年2月6号,讲了关于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其中对照了文艺复兴时期古代希腊文化是怎样的,进行了中西文化的对比。傅聪比较喜欢苏伯特的作品,所以傅雷会说“高薄洒脱,遗世独立,解脱一切”。
在1961年4月25号信中介绍了石刻艺术,这些也是中西艺术的对比,如:你在欧洲随处可见希腊罗马雕塑的照片,如何能没有祖国雕刻的照片呢?另外会说《春秋》、《左传》、《战国策》这样的作品,同时也是寄了石刻过去,关于拓片重点还说了“拓片只可非常小心的压平,切勿用力拉直拉平”时,告诉傅聪给弥拉细说如何欣赏拓片。亲子氛围也很好,这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即“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但不要求你的观点必须和我相同。”
3、如果父母一方长期在外出差,讨论什么话题会有利于建立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我觉得是聊一些高雅的话题,瓷器、书法是我们家的话题,站在平等的角度探讨。傅雷是一个文艺评论家,和傅聪讨论时相当于找到了一个知己。
和知己讨论时傅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有人愿意倾听。傅聪也愿意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亲子之间就会更加和睦。
李砚馨妈妈:

很感谢翁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令我受益匪浅。我第一次读时深深为傅雷所折服,其中就有关于艺术哲学层面的话题的讨论。
整个傅雷家书中,如果分类的话可以分两部分,一个是艺术哲学层面,也就是诗和远方;另一个层面是现实生活中对人对事的指导,即如何去对应物质生活上一些指导和要求。

傅雷自己本身是在巴黎大学哲学系,是文艺评论专业,在艺术层面的探讨本身是他专业,所以探讨得相当深入和具有相当高度。傅聪是演奏艺术家,去波兰学习时在技巧方面导师会给很具体的指导。对傅聪来说,傅雷应该是位博学多才的父亲,对他成为钢琴演奏艺术家是一个很宝贵的资源。
就我的理解而言,钢琴和音乐除了技巧外,真正要成为一个大家,最重要的是对人生的感悟。对艺术、绘画、文学的理解应该可以帮助傅聪达到一个真正的高度,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傅雷对傅聪的爱以及在事业上对他的辅助。
同时傅雷在家书中提到了家国情怀,在2月6号信中,讲了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观点后,提到了他的最终落脚点,也就是非常希望经过这样一些观点的碰撞,使得傅聪这样的一个远方游子永远和他的民族,抚养他的祖国,灌溉他的文化能血肉相连、息息相通,在这一点上对傅聪非常有营养。同时,家书形式留下来也对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
我们自己在生活方面也完全只是个爱好,了解也不深,觉得我自己喜欢就会给孩子唠叨两句,也不知道孩子能了解多少。看到傅雷家书中4月25号说拓片知识时自己也会想这是不是一个好的引导,虽然都是艺术层面的交流,但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在第一封信中关于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傅雷给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探讨,但是在石刻拓片的信中,给出的是细节的知识分享。对于这个我有时候是矛盾的,对于这些知识性的分享孩子到底有多少是喜欢的,填鸭式的唠叨有没有用,引导式分享还是知识性分享更好呢?如关于瓷器,小时候并不了解,直到后来带她到景德镇看怎么做她才有兴趣,再去国家博物馆看到文物实物时,从她的眼神就可以看到她是真喜欢了,这可能会有个过程吧。
反思对她的教育,我经常犹豫,到底是忍不住给她分享我们的知识和经验,还是慢慢等到成长起来,引导她真的发自内心的兴趣才能学到更多?我们一直也是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平衡中,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期待,应该很快,珍惜现在,有一天就离开我们了,我们会看到她的背影,什么时候是我们退出的时候呢?
刘向宇同学: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我们家讨论的多是哲学、历史和政治方面的,因为我妈妈是历史老师,所以会给我说一些书以外的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包括一些名人、史事背后更加真实的情形,甚至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就比如翁老师一年级时候讲的郭沫若此人背后的故事,打破了我对人物和事件以往固有的认知。这些交流拓宽了我的思路。虽然目前以我的水平来说,看法和想法都还不够成熟和深入,很幼稚,但我也有一些拓展一点的观点和想法,可以和妈妈进行一些交流。
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两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认知和主观想法,才能称得上交流、互换想法,达到交流的效果,就区别于课堂上单方面向老师的学习。关于政治和哲学方面,有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是一次我在做期末政治复习时,爸爸在“学习强国”,然后我们就根据自己手边现有的资料和知识等进行交谈,虽然看起来耽误了各自的学习,但是我觉得有意义,有了对这方面更深刻的认知。
对于第三个问题,由于我家长没有长期的出差,所以可能不太有发言权,但根据短期出差的经历,我希望可以听到在家里听不到的见闻、当地的特色、今天工作值得分享的事情、想法,这些应该不错。

刘向宇妈妈:
翁老师好!大家好!我简单说说“家庭中的亲子闲谈”这一问题。

我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与孩子交谈上有一定有利条件。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家在餐桌上、睡觉前都会进行简短交流。我个人是非常注意从不同角度解释某个问题,非常乐意鼓励孩子讲话,鼓励思考,愿意在与孩子的思想交锋中得到一点认识。
我很少跟孩子讲公主类的故事,多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历史故事,如晏子使楚、三家分晋、将相和等。这些故事其实是常读常新的。可以说这些故事我给孩子之间恨不得说了八十遍了,最后刘向宇都会讲了。我是乐意深挖一个或几个故事,学透、理解透,不贪多。
历史人物他们的经历和言谈,蕴含了非常多的智慧,学习到一点就受益匪浅。但是这些历史认识都需要有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所以我们家更多的是在碎片时间中随时随地说上几句,我更乐意鼓励孩子多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时候我们俩看法不同,两人就辩论起来,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亲子感情、语言能力、思辨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第3个回答  2022-03-23
上一期的亲子共读沙龙中,我们一起讨论了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本期,我们将要深入讨论另一个问题:父母的夫妻关系及原生家庭的家庭氛围,究竟会对子女教育产生多大影响呢?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研读这一封封家书。

傅雷在家书中经常同孩子在艺术哲学层面进行深度讨论,例如在1961年2月6日的信中讨论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在1961年4月25日的信中介绍了石刻艺术,并专门寄了几张武梁祠石刻的拓片给孩子。
那么我想问问各位家长和同学:您家庭中的亲子闲谈会涉及这样的问题吗?您希望家庭中、亲子之间常常讨论什么样的问题呢?如果父母一方长期在外出差或者工作,您觉得讨论什么样的话题比较有利于建立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李砚馨同学: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三个小问题:

1、家庭中会讨论艺术方面的话题吗?会,比如妈妈去中国美术展看了捐赠者画展,会拍很多照片给我看;如看中国大写意的画,也会与我交流哪一点会震撼她,也会问我的意见。如讲流民图,1941年日寇践踏艰难的生活,这幅画中有近一百名人物,各式各样的难民形象,这幅画和四世同堂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妈妈会与我讨论当时日寇践踏时社会是怎样的,还会和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一起进行探讨。
不仅讨论西方的油画,还会讨论中国工艺美术,如刺绣、玉雕。带我去国博看元青花的展览,讲一些相关知识。还买了纯手工制作的两个杯子,颜色叫隐青,特别好看,细节上面还有匠心独运的刻字。带我去景德镇瓷都看瓷器和手工匠人如何熟练地制作,一笔在一个杯子上画一个圈。
2、希望家庭中常讨论这样的问题吗?希望这样可以让我接触一些艺术方面的知识,傅雷家也是这样做的。在1961年2月6号,讲了关于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其中对照了文艺复兴时期古代希腊文化是怎样的,进行了中西文化的对比。傅聪比较喜欢苏伯特的作品,所以傅雷会说“高薄洒脱,遗世独立,解脱一切”。
在1961年4月25号信中介绍了石刻艺术,这些也是中西艺术的对比,如:你在欧洲随处可见希腊罗马雕塑的照片,如何能没有祖国雕刻的照片呢?另外会说《春秋》、《左传》、《战国策》这样的作品,同时也是寄了石刻过去,关于拓片重点还说了“拓片只可非常小心的压平,切勿用力拉直拉平”时,告诉傅聪给弥拉细说如何欣赏拓片。亲子氛围也很好,这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即“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但不要求你的观点必须和我相同。”
3、如果父母一方长期在外出差,讨论什么话题会有利于建立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我觉得是聊一些高雅的话题,瓷器、书法是我们家的话题,站在平等的角度探讨。傅雷是一个文艺评论家,和傅聪讨论时相当于找到了一个知己。
和知己讨论时傅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有人愿意倾听。傅聪也愿意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亲子之间就会更加和睦。
李砚馨妈妈:

很感谢翁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令我受益匪浅。我第一次读时深深为傅雷所折服,其中就有关于艺术哲学层面的话题的讨论。
整个傅雷家书中,如果分类的话可以分两部分,一个是艺术哲学层面,也就是诗和远方;另一个层面是现实生活中对人对事的指导,即如何去对应物质生活上一些指导和要求。

傅雷自己本身是在巴黎大学哲学系,是文艺评论专业,在艺术层面的探讨本身是他专业,所以探讨得相当深入和具有相当高度。傅聪是演奏艺术家,去波兰学习时在技巧方面导师会给很具体的指导。对傅聪来说,傅雷应该是位博学多才的父亲,对他成为钢琴演奏艺术家是一个很宝贵的资源。
就我的理解而言,钢琴和音乐除了技巧外,真正要成为一个大家,最重要的是对人生的感悟。对艺术、绘画、文学的理解应该可以帮助傅聪达到一个真正的高度,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傅雷对傅聪的爱以及在事业上对他的辅助。
同时傅雷在家书中提到了家国情怀,在2月6号信中,讲了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观点后,提到了他的最终落脚点,也就是非常希望经过这样一些观点的碰撞,使得傅聪这样的一个远方游子永远和他的民族,抚养他的祖国,灌溉他的文化能血肉相连、息息相通,在这一点上对傅聪非常有营养。同时,家书形式留下来也对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
我们自己在生活方面也完全只是个爱好,了解也不深,觉得我自己喜欢就会给孩子唠叨两句,也不知道孩子能了解多少。看到傅雷家书中4月25号说拓片知识时自己也会想这是不是一个好的引导,虽然都是艺术层面的交流,但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在第一封信中关于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傅雷给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探讨,但是在石刻拓片的信中,给出的是细节的知识分享。对于这个我有时候是矛盾的,对于这些知识性的分享孩子到底有多少是喜欢的,填鸭式的唠叨有没有用,引导式分享还是知识性分享更好呢?如关于瓷器,小时候并不了解,直到后来带她到景德镇看怎么做她才有兴趣,再去国家博物馆看到文物实物时,从她的眼神就可以看到她是真喜欢了,这可能会有个过程吧。
反思对她的教育,我经常犹豫,到底是忍不住给她分享我们的知识和经验,还是慢慢等到成长起来,引导她真的发自内心的兴趣才能学到更多?我们一直也是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平衡中,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期待,应该很快,珍惜现在,有一天就离开我们了,我们会看到她的背影,什么时候是我们退出的时候呢?
刘向宇同学: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我们家讨论的多是哲学、历史和政治方面的,因为我妈妈是历史老师,所以会给我说一些书以外的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包括一些名人、史事背后更加真实的情形,甚至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就比如翁老师一年级时候讲的郭沫若此人背后的故事,打破了我对人物和事件以往固有的认知。这些交流拓宽了我的思路。虽然目前以我的水平来说,看法和想法都还不够成熟和深入,很幼稚,但我也有一些拓展一点的观点和想法,可以和妈妈进行一些交流。
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两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认知和主观想法,才能称得上交流、互换想法,达到交流的效果,就区别于课堂上单方面向老师的学习。关于政治和哲学方面,有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是一次我在做期末政治复习时,爸爸在“学习强国”,然后我们就根据自己手边现有的资料和知识等进行交谈,虽然看起来耽误了各自的学习,但是我觉得有意义,有了对这方面更深刻的认知。
对于第三个问题,由于我家长没有长期的出差,所以可能不太有发言权,但根据短期出差的经历,我希望可以听到在家里听不到的见闻、当地的特色、今天工作值得分享的事情、想法,这些应该不错。

刘向宇妈妈:
翁老师好!大家好!我简单说说“家庭中的亲子闲谈”这一问题。

我是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与孩子交谈上有一定有利条件。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家在餐桌上、睡觉前都会进行简短交流。我个人是非常注意从不同角度解释某个问题,非常乐意鼓励孩子讲话,鼓励思考,愿意在与孩子的思想交锋中得到一点认识。
我很少跟孩子讲公主类的故事,多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历史故事,如晏子使楚、三家分晋、将相和等。这些故事其实是常读常新的。可以说这些故事我给孩子之间恨不得说了八十遍了,最后刘向宇都会讲了。我是乐意深挖一个或几个故事,学透、理解透,不贪多。
历史人物他们的经历和言谈,蕴含了非常多的智慧,学习到一点就受益匪浅。但是这些历史认识都需要有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所以我们家更多的是在碎片时间中随时随地说上几句,我更乐意鼓励孩子多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时候我们俩看法不同,两人就辩论起来,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亲子感情、语言能力、思辨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第4个回答  2022-03-23
路仍旧是这条路。每一处转弯,每一盏路灯,每一颗铺路的小石子,都是日肠么亲切,像外祖母一样。
第一次走过它,是外祖母抱着我。这小路对于我就像整个城市一样陌生,只有外祖母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看看她布满皱纹的脸,又看看路旁斑驳的高墙,我问小路:你是不是比外祖母还要年长?因为你这么静,这么长。
我上学了,天天从这路上走过。当太阳泛起橘红色的光,这条笼罩着晨雾的小路,带着迷蒙迎接着过路人。外祖母牵着我的小手,沿着这古老的小路送我上学。我不时地抬头望着外祖母。我喜欢她那白色的头发,更喜欢她用皱纹雕塑出来的笑容。雾气沾在白发上,亮晶晶地闪着光。她伫立在路口,一直目送我进人校园。
西边天空上火烧云就要燃尽了,我放学走出校门。街市上华灯初放,仍是一片喧闹。而走上我的小路,却如同进人另一个世界。路灯闪着微弱的光,把我的身影投在铺路的石子上,忽而短粗,忽而瘦长。我好怕,向路的拐角疾走。忽然,前面出现了熟悉的身影,晚风中,虽显得单薄,却给了我胆量。我呼喊着外祖母,向她扑过去。她抚着我的头,牵着我的手,向路的深处走去。
我长大了,上学的路线变了;外祖母老了,很少出来活动。我们难得在这路上同行了。
我又走在这路上,一切却又那么不寻常—外祖母猝然去世,这消息使我惊呆了。我狂奔着,石子被踩得“哗哗”作响,穿过这条小路—我古老的、幽深的、僻静的小路。外祖母呀!你曾一次次送我上学,一回回在这里期待着我归来。就连晨雾在白发上结下的水珠、夜风中瘦弱的身影都是那么清晰,—切仿佛都在眼前.......
送葬的人们抬着外祖母,在这条她曾走过的小路上过去了。路还是那么静,微风吹动,花圈发出“沙沙”的`声音,同人们一起啜泣着。我没有落泪,我在想,想着过去和将来。路,你再长一些吧,留住人们,也留住我的外祖母!
我要走了,离开外祖母的家,离开这座城市。我又漫步在我的小路上,没有了外祖母,小路依然如故。不,也许不会的,朦胧中小路不见了,我依稀看到了一条新公路,平展展,坦荡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