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六国是?哪国统一中国?

如题所述

六国指:

楚国、燕国、齐国、赵国、韩国、魏国。

在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统一之战,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扩展资料:

一、秦朝建立背景

1、秦国崛起

秦国地处西陲,原为关中地区的一个小国,春秋时期远较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落后,春秋各国称霸中原盟会争雄时,秦常被摈斥于外。

但自秦孝公起励精图治,任用商鞅变法革新,废除旧奴隶主贵族特权和世卿世禄制度,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政权。对内实行“奖军功、教耕战”,对外则连横而战诸侯国。

当秦王政刚即位的时候,李斯就在向秦王政的上书中指出:秦国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六国实际上已降到秦的郡县的地位了。这说明由秦国统一中国,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新兴地主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到秦王政执政时,关东六国先后衰败下去,唯独秦国越战越强。

2、关东六国衰落

二、意义

秦国前后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的统一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为中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三、评价

秦始皇用不到20年时间,并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550多年的战乱局面,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这个大帝国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使中国古代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4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韩国、赵国、燕国、魏国、楚国、齐国

秦灭六国

灭韩韩国

公元前230年内史腾灭韩国

秦王嬴政在铲除了嫪毐和吕不韦势力之后,派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韩国,拿下了新郑,俘虏了当时韩王安并设置了颖川郡,韩国宣告灭亡。

灭赵国

公元前228年,王翦破赵国

在灭掉了韩国之后,秦国也开始盯上了韩国背后的赵国,当时的赵国是内乱不断,在加上连年的旱灾,让他们的粮食歉收,民无口粮军队乏力,秦王嬴政趁着赵国虚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王翦用反间计除掉了当时赵国最能打的将军李牧以及其他的忠臣,说李牧有谋反之心,赵王将李牧杀害。缺少主将的赵军在其后更毫无抵抗力,随后王翦率领秦军攻破赵军拿下邯郸俘获赵王迁,赵国就此灭亡。

赵国名将李牧

灭燕国

公元前228年,灭燕国

随着赵国的被灭,秦国直接和燕国接壤,北线的秦军已经抵达燕国边境,在加上燕国太子收留了当时秦国的叛将樊於期,并派遣荆轲刺杀秦王,最后给了秦王进攻燕国的借口。于是秦始皇对燕国的愤怒。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都蓟城(今北京市),燕国被灭。

荆轲刺秦王

灭魏国

公元前228年,灭魏国

作为前期一直抗秦的主力,秦国在的在打残魏国之后一直留着不灭,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魏国太弱了,不过在其他几个邻居被灭了之后,也该轮到魏国了。于是在的公元前225年,大将翦之子王贲仅仅率了10万大军以横扫之势,消灭魏国军队,并凿开黄河,水淹大梁(魏国首都),最后在三个月的围困之后,魏王投降,魏国灭。

灭楚国

公元前223年,灭魏国

和消灭其他四国相比,楚国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军攻楚。年轻的李信并非楚国名将项燕的对手,情敌冒进被击败。不得已秦始皇只能亲请老将王翦出马,其后王翦率领60万大军,以缓兵之计大破楚军于蕲南,杀楚将项燕,占领楚国大片领土,最后的王翦围攻楚国国都寿春,楚王只能投降,楚国灭。

灭齐国

公元前221年,灭齐国

灭齐国应该是最没有压力的,主要是当时的六国都投降了,在名将王贲带兵从燕国南下之后,齐国各处基本上是望风而降,根本没啥抵抗。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是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七雄争霸,在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战国七雄指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体系(楚文化、齐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燕文化)。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国家被历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秦并六国

秦国虽然暂受挫败,但实力雄厚,六国没有一个能单独抗秦。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完全成熟了。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经过十几年的休整,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

第3个回答  2006-03-11
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国最后统一了中国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漫长,曲折,风云变幻,难以尽述。从秦王朝的建立起,就开始有了“皇帝”这个最高统治者的尊号,中国人民承受着以往残酷的封建统治:一轮一轮地改朝换代,一次一次的皇帝登基;遇到一个好的统治者,中国人民的日子就太平些,遇到一个残暴的皇帝,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中国人民就是靠着这样的偶然性而生活,痛苦,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者,嬴政,他十三岁即位,五年后平定嫪毐之乱,次年,免除吕不韦相职,任用李斯;他发动统一全国的战争,十年之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消灭了称雄割据的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统一了天下。他雄心勃勃,志气满满的他一身风尘,厮杀战场,为了他的事业,他的大志,也为了他的狼子野心。

�也许应该感谢他的野心。统一了天下,一切硝烟随着呐喊声,厮杀声,在一片骑声马啸中散去。秦王,坐在他的龙椅上,如释重负,他悠然地看着他自己打下的天下。辉煌,博大,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望着他的子民,他应该是得意地微笑着的。但是,他还不会停下来休息。他派兵北击匈奴,修建长城,统一货币、文字,废除分封制,这其中每一件事情的成功,都对他的治国治民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我们确实对他的雄才大略钦佩。他,生来就是一个统治者,高高在上,不可侵犯。

�但是,横征暴敛,租役繁重,严刑苛法,以刑杀为威,焚书坑儒,这一条条罪行,又让成为一个暴君。他习惯了自己独揽一切,目空一切,刚愎自用,从不顾忌百姓的安危疾苦,他喜欢把天下称为他自己的天下,把人民称作他的人民,但是他又不爱护他们,他只是喜欢享乐,无所顾忌。也许,他的打天下就是为了财富,他的志向就是为了大量挥霍财富,他的统一天下,只是他为了自己和子孙享乐的一个必要步骤罢了。

�他把自己称为始皇帝,妄想自己的子孙一代一代接替他的位子,但结果,秦王朝只存在三十几年而已。仅仅因为别人的几句话,他就能够不假思索地进行焚书坑儒,将古人睿智的,辉煌灿烂的著作毫不顾惜、毫不留情地投入熊熊烈火,付之一炬。那火上的青烟烈地叫人睁不开眼睛。这样一个举动,只能让秦王暴露他的愚昧,暴露他的统治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他想让他的王朝延续得更久,反而加速结束了它的寿命。他害怕死亡,想长生不老,永远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甚至派徐芾带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到海上仙山求不死之药,但到头来却死得那么凄惨可笑,只活到46岁。他死后一年,陈涉等人领导农民大起义,秦王朝土崩瓦解。

属于秦王的风云过去了,历史还在继续,但弥漫在人们心头的风云仿佛还未散尽。这样一个耀眼的王朝去得太突然,像流星划过天际;但它的消逝仿佛是不可避免的,是嬴政一手决定了它的命运。

�秦始皇的功过,至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是,根本没有必要去讨论他的功大还是过大。他的功绩,有的至今还在为我们造福;他的罪过,也深深烙在我们心中。这一切已成为历史。我们只要知道,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位皇帝,他做过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吸取些什么,得到些什么,怎样去做得更好。而历史,一直在按照它的规律前进着。
第4个回答  2006-03-06
齐,楚,燕,赵,韩.魏.秦
秦国统一中原,赢政是秦朝第一个皇帝,号称始皇帝
后称秦始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