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子怎么起名

是由哪个部门起还是由皇帝起?是生下来之前起好了,还是生下来之后第几天起?请具体说明谢谢~

名字都是皇帝自己起的。纠正一下一楼的,公主是有名字的,只不过没有流传下来而已。清朝入关前有十来位公主都留下名字了。

另外,名字都是孩子的名字绝对出生后起的。所以我们才会在史料中看到很多年又夭折的地皇子后面有这样的记载“几月(岁)殇,未命名”。

另外,清朝入关以前起名字比较粗糙,都是简单的满文,比如“多尔衮”是“獾”,阿济格是“小儿子”等等。

刚入关的时候也还保持着这个特色,比如顺治的长儿子“牛纽”。

随着皇帝汉文化提高,到顺治后期,皇帝给孩子取名开始偏向汉文中吉利福气的字眼,比如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纯亲王“隆禧”,当然康熙的名字是汤若望起的,所以有些例外。

到了康熙朝,最初皇子的名字一度倾向一些深奥的汉古文过渡,比如太子的“保成”(出自“不如保已成之业”),当然也还残存满语的遗风,比如康熙夭折第四子“赛因察浑”。

后来,随着康熙文化水平的增高,他开始对自己的孩子的名字进行规范化处理。于是就确定了“胤”为固定的第二个字,“礻”为第三个字的偏旁。于是,长子保清改名“胤褆”,太子保成改做“胤礽”。

自康熙之后的皇帝都沿用了这样的起名规则。到乾隆的时候,他不但给自己的儿子取名,还为之后四代子孙确定了辈分为“永绵奕载”。到了道光,他又往后延续了八个字为“溥毓恒启 焘闾增祺”,于是就成就了之后乃至今日爱新觉罗子孙的名字辈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19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爱新觉罗氏源于金代的"交鲁"姓,在金代为小姓。经元、明、清的三四百年间的繁衍,发展为满族重要姓氏。

爱新觉罗氏最初使用的姓氏,据文献记载为"佟"。据《金史》载,"夹谷"(即交鲁姓)曰"仝","仝"者,"同"也,即"夹谷"汉姓曰"仝",与"同"、"童"、"佟"三者音同。因此,有的史书译"仝"为"童"或"佟"。而"夹谷"为女真文译音,在满文中的译音即为"觉罗"。"觉罗"系以居住地而得姓,汉译角落,引申为故里老家之意。后来由于日久年深,氏族繁衍和迁徒,于是形成了人口众多的觉罗氏族。

太祖高皇帝为巩固以其为首的女真贵族的统治,强化家族神圣不可侵犯的独尊地位,奉传说中神女佛古伦所生布库里雍顺为始祖,奉有史可查的孟特穆为直系祖先。在觉罗前面加"爱新","以示其异",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姓氏"爱新觉罗"。其余的觉罗氏统称"民党罗",以与爱新觉罗氏相区别,如:伊而根觉罗、西林觉罗、阿哈觉罗等。于是,爱新觉罗氏即取得了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成了"国姓"。爱新觉罗系满语,译为汉语则是"金子般尊贵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觉罗族"。

爱新觉罗氏家族按血统亲疏分为宗室与觉罗,以显祖宣皇帝(太祖之父塔克世)本支为宗室,系黄带,兴祖直皇帝(太祖之曾祖福满)、景祖翼皇帝(太祖之祖父觉长安)子孙俱称觉罗,系红带。清亡后,族人则皆冠以汉字单姓,只宗室支,仍姓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家族,经四百余年的演变,逐步汉化。首先体现在名字的汉化上。清康熙朝前,爱新觉罗家族的名字均用满语。为了标明直系与远支的区别,康熙帝在给诸皇子命名时一律用"胤"字,给皇孙命名一律用"弘"字(个别幼亡者除外)。这是爱新觉罗氏行辈用字之始。不过,当时康熙帝未必想用汉字排列一个行辈顺序,因为他没有要求皇子皇孙以外的人也用这个字命名。但《玉牒》中载,康熙帝诸子名字除胤祯外都用"允"字,因此有的人以为"胤"字不对。其实,康熙帝诸佣际怯?胤"字命名的,胤祯继帝位后,为避圣讳才将其兄弟的"胤"字改为"允"字。乾隆帝弘历不讲忌讳,其兄弟之名都保留了"弘"字。

乾隆帝以"永"字给皇子们命名。有一次皇六子永瑢画了一幅《岁朝图》献给祖母孝圣皇太后。乾隆帝在上面题了"永绵奕载奉慈娱"几个字,意思是让老太后为儿孙繁衍和成长而高兴。此后,永、绵、奕、载四个字就作为后代命名用字了。乾隆帝晚年将皇位让给了皇十五子永琰。为免众兄弟改名,而将永琰一人改为颙琰。此后道光帝绵宁继位,也将其名改为旻宁。咸丰以后,皇帝也不改名了。从这以后,皇帝与其兄弟都按辈份顺序命名了。道光时,上述六个字已不足用,故于丁亥年补了"溥毓恒启"四个字;咸丰丁巳年又续"焘闿增祺"四字,前后共十四个字。 民国以后,爱新觉罗氏已成平民。为恐后世不辨宗亲,难明辈次,乃于1938年由宗人发起重修谱书。这次修谱由光绪帝七弟载涛牵头,由本枝宗人金松乔、庆厚等人组成修谱委员会。书名改为《爱新觉罗宗谱》。逊帝溥仪又增补行辈用字十二个,即:"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加上过去所定十四字共为二十六个字。从此,爱新觉罗氏按行辈用字命名的人才多起来。 故爱新觉罗氏字辈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第2个回答  2008-02-14
在皇子没有生之前,字辈用字是已经知晓的,如康熙儿子辈的是“胤”,孙子辈是“弘”,曾孙辈是“永”。清宫惯例,皇子一般是周岁时由内务府会同宗人府请名,也就是说向皇帝请赐名,在多数情况下是由宗人府按名辈的应该用的偏帝拟好几个字,由皇帝定夺,当然也会有皇帝自己想好某个起名用字。在还没有起名之前,只称皇几子。但皇子在还没有起名之前就夭折的话,就一般不再进行序齿,在此之后生的皇子排行就可以往前推了。也有两种例外,一种是皇后或是皇帝特别宠爱的妃子生的儿子,像顺治第四子,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取就夭折了,追赠为荣亲王;还有一种是没排序,但可以追赐名,像康熙、雍正有不少儿子都夭折没有序齿,都是追赐的名字。
第3个回答  2008-02-14
由皇帝起的,生下来之后才起的,没生下来都不知道是男还是女的,如果是女的就不用起了。所以清朝的公主都是没有名字的,特别是入关以后的。
第4个回答  2008-02-16
以爱新觉罗为性,名字就看他是什么辈的了,比如说永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