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如题所述

牧野之战
“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现代人根据史书记载的天象,甚至推算出了具体时间是公元前1106年2月4日。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汇集各部落的兵力,大破商军的共约17万人于牧野。

城濮之战
面对锋芒必露的楚军,晋文公选择“退避三舍”,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对于楚军3路兵马实行各个击破,最后战斗以晋文公在践土朝觐周王,会盟诸侯结束.

长平之战
秦赵为了上党的归属展开了3年的拉锯战.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出现了百万人大战的局面.赵王"临阵换将",派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相对应的秦派上了战神级人物白起.白起创造了一个兵力接近而围杀对手的奇迹,45W赵军全军覆没.

巨鹿之战
项羽破釜沉舟,以三万之众带三天的口粮打败秦将章酣率领的三十万大军.此一役消灭了秦主力军队,为汉朝的统一奠定基础,也成就了“霸王”之赫赫威名.

韩信破赵之背水一战
韩信率领3万汉军,面对号称20万的赵军,以"背水一战,致之死地而后生",开创了中国历史战争的一场新典范.

官渡之战
曹操以两万之众击败原绍十万大军,奠定了曹操同意整个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没什么好说了,人人皆知,只是兵力大概为3万:20万,没有演义说的那么多。

淝水之战
什么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还有“投鞭断江”,皆来源于此.东晋谢玄以8万对前秦苻坚80万.

朱仙镇大捷
狄雷、岳云、严成方、何元庆4员小将主动请缨攻打金军重镇朱仙镇。金银铜铁8柄大锤左挥右抡,上挡下砸,骁勇无比,直杀得金兵鬼哭狼嚎。岳家军大获全胜.“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在河南取得顺昌、郾城大捷,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

淮海战役
60万对80万,历史以来在中原大地上最辉煌宏大的战斗,堪称大兵团运动战的教科书,共产党勉强凑足的60万人马战胜了国民党80万精锐部队并歼灭了其中的55万。

关羽白马坡之战
在三国时期中原争夺的最高潮上演了这么一个传奇,曹操以500兵和众老百姓面对袁绍的数千部队的一次奇袭。名将关羽于乱军中斩杀敌军主将颜良之首。
其双方兵力对比之大,对双方战局影响之大是古代战争史很少有的。关羽斩杀颜良直接遏制了袁绍军对中原地区的袭击,并为后来的官渡之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牧野之战
古代社会规模最庞大的一次战争。也是在军力数量极大反差的情况下,西周的军队战胜了商朝的军队。而在战争的过程中,出现的商军集体倒戈,成为古代战争历史的奇观。

曹彬灭南唐之战
宋朝是个武将匮乏的时代,但在杯酒释兵劝之前还是有一大批优秀将领存在的。曹彬就是其中一位。在中国全史,下度长江战役都是十分庞大的,两面的伤亡同样是十分惊人的。但宋朝的这次渡江战役却没损一兵一足,可算古代战争历史的一大奇观。

项羽的巨鹿之战
背水一战而求生。此战是霸王人生的辉煌篇章,一个天下无双猛将的闪光点。此战消灭了恐怖的秦朝军队的主力部队,是一个相当经典的战术范例。以一军之力消灭战斗力和兵力远胜于己的军队,这是古代战争史难以见到的。

大明的两次北京保卫战
第一次。明朝30万军队在土木堡被瓦喇也先部队歼灭,皇帝英宗被活捉。瓦喇大军直扑北京,兵部尚书于谦临危受命,于乱军中立景帝,号集民兵誓死守卫北京城。经过惨烈的战斗,不但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而且顺利迎回英宗皇帝,创造了北京保卫战的第一次神话。
第二次。比第一次北京保卫战更加凶险。在皇太极的数十万大军的猛烈攻击下,名将袁崇涣率领队伍艰难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第二阶段的胜利。然而取得这次胜利的军队居然不许进城,居然被友军用石头从城楼上面猛砸,这是古代战争少见的;最少见的是,袁崇涣在取得战役胜利后居然被下了大牢,这完全算得上古代战争最惨烈的奇迹。

东晋渭水之战

此战是中国历史上兵力最悬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明确记载到美国西典军校的中国战争史上最经典的战争之一。在这场战争中,双方的指挥员体现出来的战争素养几乎决定了整个战争的走向。
而整个战役所带来的影响,也决定了此后近五百年的历史走向。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是战争史上战术应用的奇迹。

宋末襄阳之战
一个城守了十年,城里已经是弹尽粮绝,以至于到了人相食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在襄阳之战时,宋军巧妙的应用了地形优势,成功的阻止了蒙古军的投石兵器的猛烈攻击。 然而蒙古人找到了阿拉伯的兵器专家,改进了投石兵器的攻击距离和准确率,顺利的攻下了樊城,襄阳苦于后无援兵,内无粮草,宣布投降。此战是兵器改革的奇迹,也是汉族人民对抗侵略的奇迹。

霍去病战匈奴
霍去病18岁开始与匈奴作战,24岁暴病身亡,本身这个人就是中国古代战争的奇迹,世界战争历史的神童。一个20左右的将军,创造性的指挥出当时机动力最高的骑兵部队,开拓河西走廊,以10000人消灭了号称有15万人口的两大匈奴部族。

李靖3000铁骑过阴山
这是场扞卫之战,它扞卫的是大唐在东亚的地位,此战将一个崭新的帝国推向了世界的顶端。整个战役从发起到结束都极具突然型。
想象下,在长达近万里的边境线上,没有电话通讯,也不大可能有什么将领集体开会,然后各路总官集结兵力与突厥进行声势庞大的大兵团作战。
实际历史上的阴山之战发起是极具隐蔽性的,并且由个大总官的非常有效的战略佯动,使得李靖的部队顺利奇袭了吉利的大营。此战不但改变了亚洲的政治格局,也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使中国最辉煌的王朝屹立于世界东方近300年。

薛仁贵征战高句丽
薛仁贵这个人跟霍去病十分相识。霍去病24岁死的,而薛仁贵30岁从军。薛仁贵从军时,漂亮完成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奇迹。在太宗驻跸山战中,薛仁贵白衣单骑,猛冲高句丽的十五万大军,使其混乱,连在场的所有久经沙场的李世民、李道宗、李世绩等都看得目瞪口呆,这完全称得上战争的一大奇观。
在袭扰东北地方势力的战争中,薛仁贵又上演了横山之战的好戏。在西北征铁勒九姓之战中,薛仁贵将自己的传奇上演到高潮。三矢神箭使铁勒十余万人在战场上集体跪拜投降,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唯一、也是中国古代对外战争的辉煌篇章。
在征战高句丽的时候,薛仁贵用本部2000人横扫了敌军总数达25万之巨的战役。薛仁贵先后进行了新诚保卫战、金山会战、扶余川奇袭战,取得了灭高句丽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为古代中国开拓东北、治理东北起到了先锋性作用。
薛仁贵从任左领军郎将到死前雁门治代郡大都督,都对外族保持着极强的威慑。在薛仁贵69岁时,于雁门关出击阿使那元真。面对13万敌军,薛仁贵脱帽示敌,敌见之,下马列拜而退。这完全展示了大唐名将的风采。
薛仁贵其人是几乎被遗忘的古代战争名将,现在在韩国日本都有供奉其灵位,他是大唐的军魂,也是我国古代边防战士的模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07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等。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第2个回答  2016-11-06

1 牧野之战
2 城濮之战
3 长平之战
4 巨鹿之战
5 韩信破赵之背水一战
6官渡之战
7赤壁之战 

8淝水之战
9朱仙镇大捷
10 淮海战役 

11夷陵之战

第3个回答  2016-11-05
官渡、赤壁、猇亭三国三大战役全都是以少胜多
第4个回答  2020-01-1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