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被称为什么

如题所述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宋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相。整个宋朝宰相制度发生多次变化。

一、宋太祖建国后

宋太祖建国后,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主要在于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实际为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

二、元丰改制后

元丰改制撤销中书门下,恢复唐初三省制度,置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不过,这三个官位只是虚设,从不授人。

又仿照唐制,用尚书左仆射、右仆射代行尚书省的职权;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代行中书令的职权,他们是正宰相。这时,参知政事的名称被取销,而增设了四名副宰相,即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三、宋徽宗政和年间

蔡京任宰相,自称“太师”,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钦宗靖康年间,又废除太宰和少宰,改为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

四、南宋高宗建炎年间

正式以左仆射和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相,又将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改为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还取消尚书左、右丞的官称,大体上恢复了宋初的制度。

五、孝宗乾道年间

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又改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丞相,参知政事照旧。除去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的虚称。门下并入中书,称中书门下。

左右宰相主中书事,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尚书省之制已废于无形,实际上这也是三省合一。从此,左右宰相成为全国最高的行政长官,尚书省只掌握六部,奉命执行政务。

扩展资料

历史上著名的宰相

一、开创先例 相杰之首——中国第一宰相 管仲

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二、才高齐天 谋深如海——秦朝名相 李斯

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

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楚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

三、功冠群臣 声施后世——西汉开国名相 萧何

汉朝初年丞相。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萧何是西汉初年政治家。沛(今江苏沛县)人。他不论在战争期间,还是在汉初恢复时期,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风度和治国才能,几千年来都被人们所称颂。

四、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蜀汉名相 诸葛亮

由于司马徽、徐庶的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州、益州(今四川大部和湖北一部),谋取西南各民族的支持,联合孙吴,对抗曹魏而后统一天下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后来,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占领了荆、益。曹丕代汉称帝后,诸葛亮说服了刘备,建立蜀国称帝,被任为丞相。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受遗诏辅后主",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军国大事。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抑制豪强,任人唯贤,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关系,东和孙权,南平孟获,六出祁山以攻魏,力图收复中原。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魏将司马懿争战于渭南,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勉县东南)。年五十四,谥忠武。

五、道破天下事 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 房玄龄

唐朝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以字行。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二十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1-08

军事上的一把手叫枢密使,这个够详细吧,呵呵(给个最佳呗)

 这提问的,真无语,我这么详细不最佳,他那么含糊就选了,没水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通常所说的宰相,参知政事是副宰相,主理政事;同时还有枢密院的枢密使、枢密副使主理军事,这些人被称为宰执,通常被称为相公,所以在宋朝,只有在职或曾经担任过宰相的人才能被称为相公。而我们现在所说的相公,宋朝时的称呼是官人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7-26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通常所说的宰相,参知政事是副宰相,主理政事;同时还有枢密院的枢密使、枢密副使主理军事,这些人被称为宰执,通常被称为相公,所以在宋朝,只有在职或曾经担任过宰相的人才能被称为相公。而我们现在所说的相公,宋朝时的称呼是官人。

这个我比较认同。
第4个回答  2012-08-02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通常所说的宰相,参知政事是副宰相,主理政事;同时还有枢密院的枢密使、枢密副使主理军事,还有三司使管财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