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教得枯燥透顶了,怎么办

她不教我们做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只给我们报答案抄。她不懂真正的文学,只给我们读作文书上的所谓好文章。她不解何谓心灵感韵,只会让我们死记硬背——天哪,谁来告诉我怎么学下去?
这年头,只有老师处分学生的理,哪有学生投诉老师的份?(班主任都和她是同一阵线呢,所谓优秀的不得了的老师们)
1.我是初二的学生,不听课?自学?天方夜谭。。。又:若人人皆可自学,何须老师?他们传承的不仅仅是知识、理念,还有课本上没有的思想情感,人文氛围,可自学乎?曾有一恩师,对我谆谆善诱,然逝者如斯夫......
2.她若愿意和我们沟通,采纳我们的意见,我还用得着来这求助么?
3.举报?证据呢?谁好心提供录音机、摄像头?——拜托,我还是学生啊,禁不起这风波。阁下以为给教育局写信是很简单的事?教育局真能解决这事?能解决也愿意管这闲事么?
4.对文学的追求么,未存此意
楼下诸位的想法虽好,尚欠考虑,然此心意吾心领了
5.爱上文学?违心之爱亦能称爱乎?吾独爱物理矣

真巧,我也是一个初二的学生,而且目前是班里的语文科代表,我的答复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首先,你说“只有老师处分学生的理,哪有学生投诉老师的份?”,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想法,这样想的话就过于偏激了。老师怎么就不能投诉?平日里虽说学生是要尊重老师的,但亦师亦友,如果朋友有了错误,我们应该也会清楚明白地指出来的吧?!现金许多学生都对他们自己的老师有很大不满,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只是如果一昧地放在心里,或者自己暗暗把那个老师骂上千遍万遍,这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那位老师可能会一直以这种错误的教学方式继续错下去,而你也许直到初中毕业都无法对这位老师释怀了。

那些什么学习方式之类的东西我就不说了,主要是针对问题补充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1.人人都自学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你真的愿意相信自己没有自学的这个能力么?人文氛围不仅需要老师传递,也需要自己去领悟。我初一时的语文老师就和楼主描述得差不多,讲课枯燥无味,从不提问,也不让我们讨论课后问题,她甚至还怀疑过我语文成绩取得全班第一的事情是作弊得来的。后来我转学之后,语文成绩也还是在中上水平,现在还当上了科代表,这说明了什么呢?我并不讨厌自己初一时的那个语文老师,因为同一个老师,我们班里也还是有人很认真地听课的,这只能说明每个人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有不同的感觉。

2.我不知道你和那位老师沟通了没有,如果沟通了,她听不进你的意见,那就是她的错,她还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如果没有沟通,那不妨大胆试着去和她沟通,你可以采用委婉一点的方式,比如写封信(也可以叫上那些不喜欢她教学方式的同学们和你一起写,可以手写匿名信,怕笔迹被认出来的话也可以用打印的)之类的。

3.举报也许不象你想象的那么艰难,录音机、摄像头之类侦破案件等等才需要用到的工具也是可以免掉的,只是举报一个老师而已用不着说那么严重。如果你这么说那位老师,那也说明你一定非常讨厌她吧?其实也不一定要写给教育局,你说自己的班主任和那位老师是同一阵线的,那你就向校内权力比较大而且你认为比较能理解学生心情的老师反映一下,然后再通过老师来传达给教你语文的那位老师。我就不信一个学校里连个负责的老师都找不到。

4.你应该是不喜欢语文或者对语文没有兴趣吧?我不知道这其中是不是也有你语文老师的一份原因,不过语文是一门说重要又不太重要,说不太重要又很重要的学科,我们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的写字拼音什么的语文全囊括在内。追求文学不是硬性要求,你不一定要学好语文这门课,但是你的成绩至少不要因为这样就处在下游。平时看些自己感兴趣的文字类课外书,无论小说也好,同人也好,考场作文也好,只要是你喜欢的都可以看,也许这样你的课外阅读量与写作水平就会不知不觉地提升了。

5.这一点……应该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和第4点是差不多的,看来你应该是喜欢理科吧?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科目,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喜欢这科就把精力大部分倾注于上因为不喜欢那科就放弃努力,两边兼顾很重要,文理要齐头并进才是最好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我说了这么多,但是也全只是我一个人的看法而已,可能会招来一些人的不满也说不定。希望你能参考一下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3-08
呵呵~看你的问题觉得很有感触。交流一下~~

我刚上大一,高三的时候文转理。就是因为很喜欢物理——虽然没有学得特别特别好,也没搞过什么竞赛之类的,不过高考的时候满分哦:)——当初学文的时候就是因为老师们推荐的,因为我的文科成绩“相当”好,并且是从来不怎么学的。

语文这个东西其实满奇怪的。尤其是应试角度下的语文。通常,真正特别有文采,文学功底特别深的那些同学考试的时候都不会特别突出。原因么~~我也说不清。我呢,就属于考试时候的胜利者,平时的语文知识,嗯,不算特别精通,但也算有所积累吧。
高中的语文课我基本上是不怎么听的,因为已经很熟悉老师的套路了。什么分析课文阿,手法鉴赏阿,提炼主题啊,那些东西都是有固定套路的,我都不怎么在乎,考试的时候都是像用公式套一样把它阐述出来——但是,就像物理题目有一题多解一样,同样的语文题目同样的答题方向,不一样的表述就会有不一样的分数。这个是需要多多学习的,就像你们老师让你多做一些题目甚至背下来一样,等你有一定的积累的时候,答题就不在话下了。我们是高考制度下的学生,这一点,谁也没办法。得适应阿~~~~~
语文课上更多的是自己看一些别的东西,通常是唐宋诗词和古文,然后把喜欢的篇目或者句子抄在语文书上。不搭理老师,老师看你成绩好又在看语文经典也不说什么。结果就是分数拿到了,对语文的兴趣也培养起来了,偶尔和人家讨论一下,冒出来几句诗经什么的,自己也颇有面子。更实际一点的,现在的考试讲究能力,自己看的东西多了,语文的感觉就有了,答一些课外阅读的东西下笔即来,非常容易命中得分点。呵呵~我高考语文轻轻松松就拿了138~~~满分150

然后想跟你讲讲我的初中语文。

初一初二的时候,头疼阿~~~一样的枯燥的老师,背诵,默写,不仅仅是写课文什么的,还要写文学常识,语法常识。当时很烦。阅读题目总是拿不到分。
后来自己觉得不行了,决定采取点措施。就用了最死板的方法——整理笔记。真的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把参考书里有关重点篇目的字词、篇章分析都整理到自己的课本上,然后慢慢的就记住了。考试的时候课内阅读肯定能命中,课外阅读呢,也沾了光——因为平时抄笔记的时候对那些分析的话已经相当熟悉了,怎么答题自然不在话下。同时平时积累的文学常识也慢慢显现出来,课外读得很多书也让自己写东西很有文采。所以上了初三语文成绩开始狂飙。一度拿过全区联考第一名——大概全区近2000学生吧。

适度的积累真得很必要。上了大学更发现,书读得多的人果然不一样。人家什么都知道。趁着记忆力好的时候,各方面的知识多知道一点都是好的。呵呵~~经验之谈阿!
同样的,我觉得自己的这种在初中积累的方法对英语也很有效,真地做好了的话,上高中学文科你就狂轻松了~~~~~~呵呵~~~我们学校哪个文科成绩远不如我的女生最后是我们省榜眼,我转到了理科却因为数学不好只上了个一本里面还不错的经济类大学。也挺遗憾的。

就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有的话,或者还有什么问题想问我,qq48136958,嘿嘿~我初中物理也很强的阿~~还拿过竞赛省一等呢。你呢?
第2个回答  2006-03-05
1自学,课下多读课外书,增加知识面
2何老师沟通,说明自己的看法

要求掌握的古文,抄一行空三行,空的行写翻译,重点词的解释;
2阅读要做多点:现代文阅读可以适量买些往年的考试的阅读,看看得分点是什么,做学校什么《评价手册》之类的要认真做,老师报答案的时候看看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有什么区别;古文阅读:可以买些《古文观止》看看,你现在才初二,每隔一两天看一篇,到了中考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3作文:看一些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或者《读者》《新华文摘》,因为这样你的文章应该会有点他的味道,老师比较喜欢,千万不要在考试时写别人的作文,被发现会死的很惨,但多读是好的
4至于基础(文学常识...)只能靠你自己了,不过适量的背一些诗词,也要赏析一些诗,因为现在考试老师喜欢出这类型的题目。
一定要定好计划,按到去做,就算没有计划也可以但一定一定要去做,希望你的语文有进步!
告诉你一句话:失败的时候你还不算一个失败者,但是你把失败怪到别人的身上时,那就真的是一个失败的人。
加一句我也很喜欢物理,但任何科目想要好的前提就是要有好的语文功底,加强理解能力,也许将来你出名了,写论文的时候没有语文功底那可不行哦!:)
第3个回答  2006-03-05
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没办法啊,自古以来中国不就是死板的教育方法吗?你学到那么多东西有什么用?工作以后帮人家解方程?帮人家鉴定首诗?帮人家制点氧气?
其实学这么多也没什么不好,可是在中国,学生都不会把它们当作乐趣来学,而是负担。学会了也垃圾,一毕业又什么都不会了。我们老师都是,看着是一个个的大学生,连句顺溜的英语也说不出来(当然除了英语老师),更别说有点难度的理科东西了,问问跨科目的老师都一窍不通。
就是为了这点没用的破教育,家长也会给孩子掏大把大把的钱去上学。不是前几天有几个学校被查出来乱收费的吗?其中有个是太原5中的。其实我是太原的,在读高2。具体情况可是远远不只如此。5中一个学校2年光扩招就多受了300多万,全市还有好多比较好的高中,他们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不说大家也知道了。每所高中多收了肯定都不只100万。市教育局其实在其中就起了很大的坏作用。国家说是不让扩招,教育局就换个名字叫择校。靠,中国的字很多啊,换个名字照收不误啊?!
教育局出了本书,叫《学用通》,就是辅导各个科目学习的,那可是教育局出的书啊,全市学校无一不买的!而且都是全价买!教育局不让学校自己给学生买书,可是学校自己买的都比他那个强的100倍啊,而且一般都是5~7折的。那〈学用通〉就是本垃圾书,大家有太原的朋友可以问问~
所以,中国现在从上面开始就已经腐化了,不用指望下面的老师啊之类的有什么作为。
第4个回答  2006-03-05
其实刚开始我也有这种感觉,但你慢慢就会明白,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还有,只有人适应环境,永远不可能让环境去适应你。老师不是你父母,不是你的臣民,不要想象他会去迁就你想要的学习方式。
至于你补充的问题,
1。一个初二的学生,不能自学,只能说明是自学能力不好,不就几篇文言吗,背。不就20来个生字吗(我是说“字”),怎么不能自学。
2.一个老师是不可能不愿意和你沟通的,试着好好跟他聊聊,缓和一下关系。
你补充的最后一点,我认为很没必要。说难听点,sb.真的太惟我独尊了。
如果你想好好领略语文的味道,那就暑假(考完中考)再去自己好好品味吧。现在的语文课对你来讲只是中考的辅助工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