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宫资料

详细点,是韩国的景福宫,里面每个宫殿都要介绍,实在不行,几个就可以了

景福宫是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时期韩国首尔(旧名汉城)的五大宫之一,也是朝鲜王朝的正宫,占地12.6万坪(57.75公顷),由330栋建筑组成,共计5792个间(古代以4个柱子为一间)。它是朝鲜王朝的始祖——太祖李成桂(1392年~1398年在位)于朝鲜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将原来高丽的首都迁移时建造的新王朝的宫殿,具有500年历史。景福宫得名于中国古代《诗经》中有“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的诗句,因位于首尔北部,也叫“北阙”。

景福宫东面是建春门,西面是迎秋门,北面是神武门(原名玄武门,后避清康熙帝玄烨讳而改名),南面(正门)是光化门。光化门在朝鲜战争时期曾遭全毁,重修后的光化门的门匾,据称是韩国唯一用韩文写成的门匾,而且是前总统朴正熙的手笔。

  景福宫内有勤政殿、思政殿、康宁殿、交泰殿、慈庆殿、庆会楼、香远亭等殿阁。
勤政殿
勤政殿内景
  景福宫的正殿勤政殿是韩国古代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最雄伟壮丽,是举行正式仪式以及接受百官朝贺的大殿。高宗同治六年(1867年),勤政殿由兴宣大院君重建,在花纹华丽的两坛月台上,冠以两层重檐,显得雄伟壮观。殿内有宝座和藻井,殿身四周绕以回廊,殿前铺平石板,此外,配色华丽的丹青,造型秀丽的藻井,使建筑更为庄严肃穆,异常壮丽。殿前方的广场就是百官朝会之地,广场的地面铺以花岗岩,分三条道路。中间的道路稍高、稍宽,是国王走的路,两侧的稍低一些,是文武百官走的路。还有品阶石分列于广场两侧。

思政殿  思政殿位于勤政殿后边,为国王的办公地点。“思政”意味着国王深思国事,细心虚理。康宁殿是国王的寝殿。建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烧毁于宣祖万历年间的日军入侵(壬辰倭乱)(1592年),高宗同治六年(1867年)与勤政殿同时重建竣工。大正五年(1917年)昌德宫内殿被烧毁重建时,将景福宫的宫殿(包括康宁殿在内)迁至此处,并将该殿作为昌德宫的熙政堂。
慈庆殿、交泰殿  慈庆殿和交泰殿分别是王太后和王妃的寝殿。交泰殿是王妃的寝殿,这里的特点是没有屋脊,朝向峨嵋山的殿墙及后门尤为美观。 与此同时,康宁殿、昌德宫大造殿、昌庆宫通明殿都没有屋脊,这些建筑均为国王和王妃的寝殿。大正五年(1917年)拆除该殿,在此处重建昌德宫大造殿。经1995年的重建,恢复了历史原貌,

交泰殿
  将交泰殿后丘叫为“峨嵋山”,源自中国四川省的山名。建造庆会楼莲池时,将池土堆成一座人工丘陵―峨嵋山。台阶上的花草,花岗岩石盆上的怪石,呈六角形红砖烟囱上的秀丽花纹,构成一幅幅秀丽的画面。慈庆殿建于高宗同治六年(1867年),在重建景福宫时,为赵大妃(神贞王后)而建。正面10间,侧面4间,东有清燕楼,西有协庆堂,相互连接。高宗同治十三年(1874年)发生爆炸而被毁,重建于高宗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庆殿后边有红砖墙壁叫做“十长生烟筒”,十分有名,墙上雕刻“十长生”,墙顶冠上10个屋状烟囱盖,以便排烟,这就是十长生烟筒。十长生烟筒算得上是朝鲜时代最漂亮的烟囱,现被指定为珍贵文物第810号。在狭窄的殿后,将墙兼做烟囱,刻上华丽的花纹,如此围墙,庭园及烟囱合为一体,呈现匠人的智慧和工艺。

庆会楼
庆会楼、香远亭  使景福宫更添韵味的是与宽阔的池塘相呼应的庆会楼和香远亭。庆会楼位于勤政殿西北边,是国家每逢喜事时或迎接外交使节时举行宴会的地方,建于一个巨大的人工池塘之上。它正面10间,侧面4间,为两层楼阁,建于太宗永乐十年(1412年)。楼阁造型被誉为韩国之最,方型河池上耸立的石柱楼阁,看似巨大楼阁漂浮在池上,显得异常壮丽。烧毁于壬辰倭乱,重建于高宗4年(1867年)。香远亭是位于寝殿后面的后院,坐落于景福宫后苑莲池中央的小岛上,与庆会楼一样,系人工挖池筑岛后修建。其特点是与庆会楼相比更富女性的柔美。特别是建造时充分保留了峨嵋山及自然地形的特点,将人工建筑完全融入其中,可谓是韩国典型的宫内后院。香远亭呈六角形。因为“6”象征“水”,盖在池边的亭子常取“六”字。与香远亭连接的渡桥叫为“醉响桥”,与池亭和谐为一体,更增雅趣。香远亭西北边小泉“冽上真源”的泉水流入莲池。

修政殿  此外还有学者们读书的图书室修政殿,修政殿建于高宗同治六年(1867年),是处理国事的场所。正面10间,侧面4间,基座较高。此处原为集贤殿,壬辰倭乱时被烧毁。高宗时期与景福宫其他建筑同时重建。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336.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