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中挡土墙设计的问题

挡土墙的设计所用的土压力是根据土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已产生一系列的滑裂面,甚至局部已发生剪切破坏,那挡土墙的设计是防止剪切破坏后的土体坍塌还是不让土体发生剪切破坏?

1、挡土墙设计一般是用的极限土压力。
2、但是实际的土压力是与挡土墙的位移有关的,这被称为动用土压力。
3、挡土墙实际工作状态下,位移我们还无法准确预测,实际位移下的土压力,还没有成熟的算法。
4、挡土墙的设计是控制土体的塑性区发展,不能发生塑性区的贯通。
5、如果被动区土体发展到被动土压力,挡土墙的倾覆稳定性,就很难保证,位移也会很大。
5、挡土墙设计,用极限土压力时,要求验算挡土墙的抗滑移、抗倾覆稳定性,整体稳定性。这是对极限状态的安全系数的验算。
6、也有不用极限土压力的,如考虑土结构共同作用的弹性地基梁理论,用的是弹性抗力,它与墙的位移成正比。
7、现在的基坑规范用的是弹性地基梁法,要用软件计算。如启明星。追问

极限土压力的计算所用的两个理论都是在极限状态平衡所得,此时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滑裂面,就是塑性区已经贯通了,跟你第四条不符啊?就是用这种情况算出的土压力会发生塑性区贯通啊,求解释啊!谢谢啦!

追答

请体味上次回答的第五条,有安全系数控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一)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靠自身重力平衡土体,一般型式简单、施工方便、圬工量大,对基础要求也较高。依据墙背型式不同,其种类有普通重力式挡墙、不带衡重台的折线墙背式重力挡墙和衡重式挡墙。
  衡重式挡墙属重力式挡墙;衡重台上填土使得墙身重心后移,增加了墙身的稳定性;墙胸很陡,下墙背仰斜,可以减小墙的高度和土方开挖;但基底面积较小,对地基要求较高。
  (二)锚定式挡土墙
  锚定式挡土墙属于轻型挡土墙,通常包括锚杆式和锚定板式两种。
  锚杆式挡墙主要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和挡土板构成墙面、与水平或倾斜的钢锚杆联合作用支挡土体,主要是靠埋置岩土中的锚杆的抗拉力拉住立柱保证土体稳定的。
  锚定板式则将锚杆换为拉杆,在其土中的末端连上锚定板。它不适于路堑,路堤施工容易实现。
  (三)薄壁式挡墙
  薄壁式挡土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悬臂式和扶壁式两种主要型式。
  悬臂式挡土墙由立壁和底板组成,有三个悬臂,即立壁、趾板和踵板。当墙身较高时,可沿墙长一定距离立肋板(即扶壁)联结立壁板与踵板,从而形成扶壁式挡墙;老路加固时,考虑扶壁难以在踵板侧做,也可考虑将其做在趾板侧,同样可以发挥作用,但须进行设计计算确定。
  (四)加筋土挡土墙
  加筋土挡土墙是由填土、填土中的拉筋条以及墙面板等三部分组成,它是通过填土与拉筋间的摩擦作用把土的侧压力削减到土体中起到稳定土体作用的。
  加筋土挡土墙属于柔性结构,对地基变形适应性大,建筑高度也可很大,适用于填土路基;但须考虑其挡板后填土的渗水稳定及地基变形对其的影响,需要通过计算分析选用。
  (五)其它挡土墙
  柱板式挡土墙(沿河路堤及基坑开挖中常用)
  桩板式挡土墙(基坑开挖及抗洪中使用)
  垛式挡土墙(又称为框架式挡土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