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复习中要注意什么?求答案

如题所述

  近年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几乎是年年考、卷卷考,此考点是我们在复习文言文阅读时必须加以充分注意的环节。我们应特别注意掌握好课文中出现过的文言实词,而且尤其要注意那些与现在意义不同的文言实词。  
  复习文言实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义现象。一般来说,除了一些基本词汇外,文言实词大多是多义词,一个词除了它的基本义之外,还有不少引申义和比喻义。如《齐晋鞌之战》中“逢丑父为右”的“右”字,是由方位词“右边”引申出来的“车右”(即主帅车中保护主帅的勇力之士)的意思;而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位在廉颇之右”中的“右”,在此处含有“位尊”之意,译为“地位在廉颇之上”。《齐晋鞌之战》中“马逸不能止”中的“逸”是“失去控制、奔跑”的意思;而《伶官传序》中“逸豫可以亡身”中的“逸”则是“舒适、安逸”之意。《晏子之晋》中“向者子乘”中的“向”是“过去、刚才、前不久”的意思;而成语“向隅而泣”中的“向”则是“朝着”之意。为了掌握好一词多义,可采用“以句记义”的方法,即记住典型例句,以掌握同一实词在不同例句中的意义。  
  (二)通假现象。“通假”是文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阅读一段文言,如果按常义理解不通时,往往应该想是不是有通假字。寻找某字的通假字,一般可从同音字(或音近字)、形近字方面考虑。比如《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句中的“生”,就是“性”(本性)的通假字。再如《齐晋鞌之战》中“师陈于鞌”中的“陈”,就不能理解为姓陈的陈,而是与“阵”相通。  
  (三)古今异义现象。由于语言的演变,文言实词的词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转移了,这就造成了古今异义的现象。比如“书”在古代是“信”的意思,《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的“行李”的意思是“出行的人(这里即‘行吏’)”。再如《齐晋鞌之战》中“吾子忍之”中的“吾子”不是“我的儿子”,而是第二人称尊称,与“您”意思相同;同样,《晏子之晋》中“向者子乘”的“子”也不是“儿子”的意思,而是“您”之意。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千万别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实词当成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于是相如前进缶”一句中的“于是”和“前进”,就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同:“于”是介词,相当于表时间的“在”,“是”是代词,相当于“这”,“于是”就是“在这时”;“前”是“上前”之意,“进”是“进献”之意,“前进”就是“上前进献”。另一方面,有些时候,一个文言词语也兼有两个词的意思,比如《尧以天下与舜》中“尧以天下与舜,有诸”中的“诸”就兼有代词“之”和语气词“乎”两种含义,“有诸”就是“有这件事”。  
  (四)词类活用现象。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和动词活用作名词。一般来说,如果两个名词连在一起(或名词后边跟着一个代词),这个名词就大多活用作了动词。比如《鸿门宴》中“沛公军霸上”的“军”就活用为动词“驻军”。再如《齐晋鞌之战》中“不介马而驰之”中的“介”,本是名词“甲胄”之意,但在这里却活用作动词“披上甲胄”;“左轮朱殷”中的“朱”本是形容词“红”的意思,在这里却活用作动词“染红”。  
  (2)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还包括为动用法、称动用法等)。区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关键是看动词对宾语的“态度”:如果是让宾语发出这个动作,就是使动用法;而意动用法一般只有活用作动词的名词或形容词才会有,它一般是在意念上把宾语看成是这个名词或形容词,或者把这个宾语当成这个名词或形容词对待。比如《齐晋鞌之战》中“马逸不能止”的“止”则是使动用法,即“不能使马停下来”之意。  
  (3)名词作状语。在文言文中,往往会碰到一个名词后边跟着一个动词的情况,在这时要注意区别这名词和动词之间是主谓关系,还是名词作状语。区别的办法是观察动词的施动者:如果这个名词就是施动者,那就是主谓关系;如果这个名词不是施动者,那一般多为名词作状语。比如:《口技》中“百千儿哭”的“儿哭”,“儿”是“哭”的施动者,属于主谓结构,应译为“上百上千的小孩在啼哭”。而《循吏列传》中“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号哭”的是“丁壮”,应译为“青年男子们在号哭”;“啼”的却不是“儿”而是“老人”,所以属于名词作状语,应译为“老年人也像小孩子那样哭泣”。再如《鸿门宴》中“吾得兄事之”的“兄事”,不是“兄”来侍奉,因而是名词作状语,应译为“我要像侍奉兄长一样侍奉他”;《愚公移山》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的“箕畚”不是动词“运”的施动者,应译为“用箕畚(把泥土)运到渤海边上”。  
  考查文言实词的试题,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选择题多为选出释义错误(或正确)的一项、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选项中的意思、同现代汉语意义作比较等;主观题多为翻译题,一般要求翻译准关键字。除此之外,也有解释加点词含义的主观题。  
  除上述所讲之外,对于文言实词的复习和试题的解答,还可采取下列方法:  
  (一)记忆解词法。课本中出现的常用文言实词的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方法一般是记牢例句,以例句带词义。比如,记住了《陈涉世家》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一句,文言实词“间”“之(动词)”“次”的意义就记住了,而活用作动词的“篝火”(点燃篝火)以及作状语的名词“夜”(在晚上)“狐”(像狐狸一样)等的用法也就明白了。  
  (二)组词解词法。古代汉语单音词多,翻译时可以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词组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翻译。比如翻译“勿惧以罪”一句,可以把“勿”翻译成“不要”,把“惧”翻译成“威吓、恐吓”,把“罪”翻译成“犯罪”,于是全句就可译为“不要用犯罪来恐吓(老百姓)”。  
  (三)成语解词法。现在的成语大都是由古代汉语中的词直接继承下来或由某个故事概括而成的,成语中个别字词的解法就是古汉语的解法,所以在解释中碰到不懂的字词,不妨联想一些包含此词的成语,问题有时便能迎刃而解。如“喻”,可以从成语“家喻户晓”的“喻”知其是“明白”之意。  
  (四)互文解词法。文言中一些结构相同的词语,在对应位置上常常使用同义、反义的词语。据此,有些词语可依据上下文断定其含义。如若对《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的“趣舍”不理解,可根据互文的特点观察“静躁”,发现它由意义相反的两个词组成,于是可知“趣”和“舍”的意义也相反,“趣舍”就相当于“取舍”。  
  (五)析字解词法。汉字是形音义结合的文字,每个汉字的字形都有一定的作用。在答题时,如果碰到很难的字,有时也可用分析字形的方法试试。比如2011年高考山东卷中“则必从其本事矣”的“本”,根据字形分析,可知它指树木的根,由此不难知道此“本”是“根本”之意。一般来说,由字形分析出来的词义,大多是它的本义。比如“贼”字,左边是宝贝的“贝”,右边有兵器“戈”,意思是残害宝贝的东西,于是可知“贼”的本意是“残害”,由此又可引申出残害的人、祸害等意思。  
  (六)代入法。在考场上,为了能更迅速、更正确地确定正确答案,答题时一般可采用“代入法”,即把各备选答案“代入”原文检验,看是不是合乎上下文语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