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出自哪首诗,诗人是谁

如题所述

出自——老舍的《草原》。

原文: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年新添时代装,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译文: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和睦相处;离别之际,共同在夕阳下的草原上细谈,不忍心分别。

深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此句中多处运用了“借代”期望傍晚时分。这些借代,意思完备而又深刻。

这句话所描绘的意境:自古以来,蒙古与汉族就是好朋友。今天在这里相聚,不仅是朋友的聚会,更是两个民族友谊的见证。在这一碧千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夕阳西下,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

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

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09
《草原》 老舍
主人好客手抓羊,
乳酒酥油色色香,
祝福频频难尽意,
举杯切切莫相忘。
老翁犹唱当年曲,
少年新添时代装,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14
巜草原》老舍
第3个回答  2019-02-26
没有诗人与诗题的,是老舍自己写的
第4个回答  2018-03-05
《内蒙东部纪游 陈旗草原二首之二》 老舍
主人好客手抓羊,
乳酒酥油色色香,
祝福频频难尽意,
举杯切切莫相忘。
老翁犹唱当年曲,
少年新添时代装,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