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翻译

如题所述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

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水。

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落下来送给我们的吧!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七言绝句。原文: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扩展资料:

赏析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是真实的,但是通过诗人这些美好的幻想,进而抒发出自己的情感,让整首诗也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作者简介

皮日休,唐代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襄阳人(今属湖北)人。早年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等。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旧史说他因故为黄巢所杀。

一说黄巢兵败后为唐室所害。或谓黄巢败后流落江南病死。诗文与陆龟蒙齐名,人称“皮陆”。部分诗篇,暴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继承了白居易新乐府的传统。有《皮子文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5

翻译: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水。

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落下来送给我们的吧!

原诗: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出自:唐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

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是真实的,但是通过诗人这些美好的幻想,进而抒发出自己的情感,让整首诗也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诗人成就:

皮日休的遣作有《皮子文薮》,内收其文200篇,诗1卷。他与陆龟蒙并称“皮陆”,有唱和集《松陵集》。他的诗文多抨击时弊、同情人民疾苦之作,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

有学者认为皮日休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思想家”。鲁迅评价皮日休“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锋芒”(鲁迅《小品文的危机》)。

现存皮日休诗文均作于他参加黄巢起义军以前,《忧赋》、《河桥赋》、《霍山赋》、《桃花赋》、《九讽》、《十原》、《鹿门隐书》等,为有所为而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4

桂花从高处慢慢地落下,好像是从月亮上掉下来似的。 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鲜艳,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水。我到现在也不理解吴刚为什么要不停地砍桂花树。 这桂花大概是天宫上的嫦娥撒下来赠予凡人的吧。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扩展资料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是真实的,但是通过诗人这些美好的幻想,进而抒发出自己的情感,让整首诗也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件事表达了中秋佳节赏月之情。还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有以小见大之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0

原文: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释义: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

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水。

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落下来送给我们的吧!

扩展资料:

赏析: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

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是真实的,但是通过诗人这些美好的幻想,进而抒发出自己的情感,让整首诗也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作者简介:

皮日休  ,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

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

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他曾经编纂自己的著作《文薮》。他曾经中过进士,当过太常博士官,后来参加黄巢起义,任翰林学士。

参考资料:《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2

完整诗名《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翻译】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诗文】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作者】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

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扩展资料

【赏析】

诗歌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