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到底是4虎将还是5虎将?

如题所述

  五虎将一说最早出自《三国演义》,指刘备麾下的五员猛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原文描写为“五虎大将”,后人惯称“五虎上将”。也是在中国历史章回小说或戏曲中常见到的武将称谓,通常有五个人,都是君主或势力中最得力的将领。后来也用以形容各领域中能力出众之人或团体(数量一般也为五)。“五”的数字组合,反映了中国传统对五行、五方、五色、五音等神秘结构的思维。
  《三国演义》描写,蜀汉昭烈帝刘备麾下的五员猛将。根据《演义》描写,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攻取汉中,自立汉中王,册封麾下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后人也习惯称为“五虎上将”。
  演义人物传记
  关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位列五虎之首,文韬武略兼而有之。河东解良人。曾随刘备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中显露头角,后参加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联军,在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同刘备、张飞在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后为报孝曹操斩颜良、诛文丑,为曹操解决了困难局面,后为找刘备,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在赤壁之战中义释曹操,后北伐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单刀赴会足见其胆量过人,但其人待人过于孤高,刚而自矜,傲慢有时让他失去理智,最终丢了荆州,败走麦城,死于东吴军之手。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   关羽在涿郡遇上东汉政府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共同镇压黄巾起义。他在这里结识了当地正在聚众起兵的刘备(刘备自称是西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和张飞,三人志同道合,一见倾心,友爱异常,亲如兄弟,曾在桃园结义。刘备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关羽、张飞担当他的护卫,是他得力的左右手,终日侍立刘备左右,保护刘备。   曹操攻击刘备,备败逃依附袁绍,关羽及刘备妻室被围于下邳,羽降曹,诏为偏将军,待以厚礼。七月,羽探知刘备在袁绍部下,遂挂印封金,拜书告辞,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身边,随之与刘备奔往汝南联络刘辟击曹。建安十二年,刘、关、张兄弟三顾诸葛亮于隆中草庐,始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击败曹操占领汉中,自称“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列“五虎上将”之首。八月,羽乘孙权与曹操交兵之机,率其主力北上攻打樊城、襄阳,放水淹杀曹军,斩杀曹将庞德,收降于禁,威镇华夏。就在关羽志得意满之时,同年十月,孙权遣吕蒙抄其后路,袭取荆州。羽腹背受敌,军心涣散,处境危艰。十一月,羽从樊城撤军,企图夺回荆州,途中连遭吴军截击,部卒走失,战斗力大减。羽见夺回荆州无望,且战且退,先抵麦城,欲逃往西川与刘备会合。十二月,羽从麦城败退临沮章乡,骑马中被孙权伏兵:潘璋生擒,与子关平同时遇害,时年58岁。   
  张飞
  张飞,字翼德,五虎次席,勇力过人,智谋不足,但还是粗中有细,当阳疑兵,义释严颜显示其攻于心计的一面。   黄巾起义,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三人情同兄弟,刘备坐下时,二人常不辞辛劳随身守护,有时一站就是大半天。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刘备被封为平原相,时关羽、张飞任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曹操击败吕布,被任命为中郎将。后来刘备再依袁绍、刘表,最后屯兵于新野。几年后,刘表死,曹操南下,刘备弃新野行陆路南逃,曹操派人追了一日一夜,在当阳桥上,刘备弃妻先逃,张飞带领二十骑拒后,张飞断桥、立于河边,大叫:“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魏兵不敢上前后撤退,赤壁之战后,刘备夺下荆南,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到南郡。   刘备入川受阻时,让荆州出救兵。诸葛亮安排关羽留守荆州,自己和赵云、张飞入川。一路走来,与民秋毫不犯,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又在巴郡城下义释严颜。为刘备又得一大将。   刘备称帝后封张飞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刘备称为关羽报仇,东征东吴,张飞在阆中准备出兵会师江州。临近出发时,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疆谋杀,更带同其首级奔赴孙权,刘备闻得张飞都督有表,大叫:“噫!飞死矣。”后主刘禅时追谥为桓侯。其尸体躯干被埋葬在阆中,头颅埋葬在云阳,并分别建有张桓侯祠和张桓侯庙。   
  赵云
  赵云,字子龙,五虎之三,常山真定人。赵云先侍公孙赞,后投靠刘备。是三国中少有的几位文武双全的武将之一,是自吕布之后的三国第一猛将,单骑救主即是其能力真实写照。但其谋略也相当了得,是刘备最为器重的大将。从事小心谨慎,人称常胜将军!三国演义中,刘备亲赐五虎大将军的称号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赵云仅次于关张位居第三。演义中除了孔明之外,是溢美最多的人物。   赵云武艺高超,深明大义,遭遇强敌无数而未尝一败,甚至数度击败曹魏名将张郃;在汉水河畔勇救老黄忠时,“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吓得徐晃、张郃不敢抵挡,任其在万军之中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当阳长坂坡,赵云于百万曹军中怀抱阿斗,连杀曹营名将五十四人,砍倒象征军威的大旗两面,夺去镇军长槊三条后从容离去,其神威盖世,无人能及!演义中击杀敌军将领之多,实无人出赵云之右。 关羽被东吴杀害后,刘备执意要为关羽报仇,此时唯一力谏的就是赵云。赵云主张北上伐魏,魏灭则吴服,而刘备不听导致夷陵大败,夷陵大败后随诸葛亮南征孟获,南方平定后又北伐。在第一次北伐中力斩韩德父子五人。大涨蜀军军威,后再第二次北伐中病故。   
  马超
  马超,字孟起,五虎之四,扶风茂陵人。名门之后,相貌堂堂且武艺高强,但心计稍欠,以至被人利用,是刘备入主西川的功臣。   马超是东汉征西将军马腾长子。年十七,随父马腾、韩遂袭长安,杀李傕将李蒙、王方。曹操诱杀腾,超、遂举西凉兵报仇,酣战许褚。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因操离间超、遂,事败,往汉中投张鲁。鲁使超救刘璋与先主战,超与张飞大战百余合,不分胜负。后受张鲁谋士杨松诬陷,投先主,威使刘璋降备,拜平西将军、前都亭侯,后升左将军。先主称帝,以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镇守西境。诸葛亮南征孟获时病故。后诸葛亮北伐,往扫超墓。其弟马岱一直追随诸葛亮北伐。  
  黄忠
  黄忠,字汉升,位列五虎之末。南阳人。原为长沙太守韩玄手下中郎将,年近六旬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他的弓箭射术更是天下无双。黄忠与前来取长沙的关羽连战三日,不分胜负。黄忠所骑之马失蹄,关羽令其换马再战。黄忠感动于关羽的义气,不忍用弓箭相伤,只射中他的盔缨。太守韩玄以黄忠战关羽不利要处斩黄忠,为魏延所救,后刘备又亲自将他请了出来,这才归顺刘备。   黄忠随刘备入西川,所到即克,战功赫赫,他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常常独当一面,后又率军取汉中,定军山亲斩夏侯渊,为取汉中的第一功臣。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刘备伐吴为关羽报仇,任命黄忠为前部先锋。但其不顾年迈,被吴将马忠用箭偷袭射中,在张苞,关兴与刘备护送他回营救治的当天晚上,不治身亡。谥曰刚侯。他的名字在中国也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7
“五虎将”的由来。五虎将这个称号,是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里提到的。从小说来看,是写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把手下的五员大将封为“五虎将”,也叫 “五虎上将”,也叫“五虎大将”。其实这个称号应该说由来已久。《三国志》和《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里,就提到了关羽和张飞为“世虎臣”,而且把关张赵马黄五个人并列,虽然没有明白的说五虎将,关羽则始终为首。在《三国志平话》里面,就明确地讲到了五虎将,《平话》和《三国演义》有点不太一样的地方,《三国演义》是讲刘备进位汉中王以后,封了五虎将。而在《三国志平话》里是在刘备称王之前,封了五虎将,时间上稍微有点儿不太一样。这五虎将和八大将,大概是宋元时期比较习惯的一个称呼。所谓五虎之“五”当来自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古时候说世上的万物都是由五行配合而产生的。大家知道,除了《三国演义》里的五虎将以外,《水浒传》里面不是也有五虎将嘛,就是英雄“排座次”的时候,讲到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来为“马军五虎将”。这是说在《三国志平话》就已经有了五虎将这样一个称号。在宋元“三国”戏曲里面,它没有讲五虎将,而是讲“五兄弟”。这和《三国演义》也有点不太一样的地方,在哪儿呢?就是关汉卿《单刀会》里,提到了关羽五个兄弟。是说鲁肃要请关羽来赴单刀会,司马徽劝鲁肃,说关羽有五个兄弟是很厉害的,鲁肃就问他哪五个兄弟呢?司马徽就唱了一支曲子,详黄汉升(黄忠),猛似彪,赵子龙胆大如斗,马孟起(马超)超是杀人的领袖,张翼德(乡张飞)虎牢关力战十八路诸侯。这里说的是关黄赵马张“五兄弟”。《三国演义》五虎将大概是吸取了《三国志平话》里的五虎将和元杂剧里的五兄弟而来的,所以这不是《三国演义》首创,而是由来已久,有依据的。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第2个回答  2012-06-24
三国志上有将五个人放在一起
同时也将 徐晃 张辽 乐进 于禁 张合 放在一起成为魏五子
所以一般有蜀汉五虎将的说法
应该说 五个人中关羽的地位最高 荆州都督 方面大员 蜀国鼎盛时期 荆益二州 关羽在荆州 政军一手抓 地位远高于其他人
张飞的功绩主要在打益州 以及之前和刘备一起逃命
黄忠汉中之战打出名声 打出地位
马超原是三国时期的一路诸侯 地位是和刘备有一拼的 归降后 只有虚职
事实上 差一些的就是赵云 没什么像样的战绩 也没独挡一面过
地位也平平
和以上四位一比 逊色不少啊
第3个回答  2012-06-18
应该是四虎,赵云由于出身寒门,一直不受重用,地位比较低,和吕布手下的高顺差不多的命运,都是君主知道他是忠臣,但是就是不重用,不然也不会用单骑救主来获得认可了,可惜、可悲、可叹。有本事的寒门还是跟曹操好啊,保证重用,而且武将不必担心被猜忌。
第4个回答  2013-09-26
是四虎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而赵云只是刘备身边的护卫队长,五虎将是现代说法,是由毛主席到常山后的说法,而看过三国演义的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赵云一生都没打过几场大战,遇到的武将都是二三流,到蜀汉都期,诸葛亮手下没有大将可用才重用赵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