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需求曲线的移动与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并用价格下降和收入增加解释!

价格和需求量是内生变量,而收入是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的变动,即价格或者需求量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由于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所以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量的增加,也就是说,价格下降会使代表某一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的点,即需求曲线上的一点沿着需求曲线向右下移动。
价格下降,点在需求曲线上移动 因为这条线就是价格和需求的函数曲线 收入增加,需求曲线移动,收入影响整个价格与需求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各是什么
1)古典模型 认为产出完全由供给因素决定。这种观点体现在垂直的总供给曲线上。产出和就业的古典理论的中心是古典劳动市场假设。劳动供给和需求两者都唯一地取决于所有市场参与者都知道的实际工资。货币工资是完全灵活变动的,并在劳动市场上使得需求和供给相等。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价格上升,其他事物保持不变,能刺激生产。然而,为了出清劳动市场,货币工资必须与价格水平呈比例地上升。这样,实际工资保持不变,结果是就业和产出在新的均衡下保持不变。
总需求=C(消费)+I(投资)+G(政府支出)+(X(出口)-M(进口)) 这五个因素都会影响总需求变动 请你阐述为什么会有“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和需求曲线的平移”的区别
需求量的变化指的是在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在图形上表现为,点在既定而且不移动的需求曲线上移动。 需求的变化,也就是需求曲线的移动,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这里的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和相关商品的价格。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8
价格和需求量是内生变量,而收入是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的变动,即价格或者需求量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由于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所以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量的增加,也就是说,价格下降会使代表某一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的点,即需求曲线上的一点沿着需求曲线向右下移动。拓展资料: 一.需求曲线移动的概念是什么?1.沿着需求曲线移动即需求没变,只是价格变动导致需求量变化。 2. 而需求曲线平移时,需求发生了变化,及时价格不变,需求量也会变化,常见的导致需求变化的原因有替代商品的价格变化和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化。 3. 需求量的变化指的是在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消费者愿意而且需求量发生改变的变化。4. 需求的变化,也就是需求曲线的移动,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改变,需求变化所发生的改变。二.需求曲线的移动代表什么?1.需求曲线(需求的变化)向左和向右移动分别表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减少或者增加。 2、X商品的价格下降,意味着消费者的对X需求量会增加,此时只是X的价格发生变化了,其他因素没有变化所以不会导致X的需求(X的需求曲线)发生变化,于是A不对。Y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我们都知道互为替代品的X和Y,X的需求量增加,Y的需求量就会减少,此时Y的需求量发生减少了,不是由于Y的价格变化引起的,而是由Y的价格以外的因素(替代品X的价格变化)引起的,Y的需求量会变较少,于是Y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第2个回答  2008-01-17
首先,你应该分清楚两点,在这个问题中,即 价格和需求量是内生变量,而收入是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的变动,即价格或者需求量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由于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所以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量的增加,也就是说,价格下降会使代表某一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的点,即需求曲线上的一点沿着需求曲线向右下移动。
而外生变量的变动,即收入增加,则会导致需求曲线整体向右上移动,假定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其结果是需求量的增加。也就是说,你的收入水平增加了,其他商品价格没有变化的话,你会购买更多的商品来满足你的需求。
第3个回答  2008-01-16
价格下降,点在需求曲线上移动
因为这条线就是价格和需求的函数曲线

收入增加,需求曲线移动,收入影响整个价格与需求的关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1-16
需求曲线,它的横坐标是量,纵坐标是价格,所以价格浮动就相当于改变函数的y,于是点在曲线上移动。就是某个商品价格下降了,你原来买不起的就可以买了,所以这个商品的买出量就会增加,点浮动。

收入增减,影响到购买力问题,所以整个需求曲线是会移动的。就是你有钱了,原来不一定非买不可的东西也可以买了,所以整体商品的买出量会增加,整条曲线移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