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三单元提纲

如题所述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一、文学知识
  1、《邓稼先》的作者是( ï¼‰    籍华裔1957年“ ï¼ˆï¼‰       物理学奖”获得者   ï¼ˆï¼‰       。邓稼先是我国的“()        ”元勋,被称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是 ï¼ˆï¼‰             。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 ï¼ˆï¼‰         ã€‚文中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å’Œ   ï¼ˆï¼‰       ã€‚
  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被誉为“()           巨匠”的 ï¼ˆï¼‰   国作家   ï¼ˆï¼‰ ,代表作有 ï¼ˆï¼‰          、   ï¼ˆï¼‰       .
  4、《孙权劝学》选自   ï¼ˆï¼‰                       ,该书是()                  ä¸»æŒç¼–纂的一部 ï¼ˆï¼‰                体通史,记载了从  ï¼ˆï¼‰   到 ï¼ˆï¼‰           共1362年间的史事。作者()             ,字    ï¼ˆï¼‰      ,是 ()         ä»£çš„()       家、()      家。
  5、《音乐巨人贝多芬》,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28岁听觉渐衰,50岁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二、基础知识归纳
  宰割zǎi gē 筹划chóu 彷徨páng huáng 仰慕yǎng mù 鲜为人知xiǎn 可歌可泣kě gē kě qì 当之无愧kuì 锋芒毕露fēng máng bì lù 家喻户晓jiā yù hù xiǎo 妇孺皆知rú 当之无愧  鞠jū躬尽瘁cuì 铤tǐng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Ä« 夐xiòng曛xÅ«n 衰微(shuāi) 赫然(hè) 迭起(dié)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潜心贯注(qián) 心会神凝(níng ) 迥乎不同(jiǒng) 一反既往(jì) 慷慨淋漓(kāng kǎi lín lí) 气冲斗(dǒu)牛 弥(mí)高 群蚁排衙(yá) 浠水xī 高标 重荷(zhòng hè ) 愁苦(chóu kǔ ) 深邃( shēn suì ) 踌躇( chóu chú ) 巴望 ( bā wàng ) 锁闭 ( suǒ bì ) 磐石(pán shí ) 惹人注目(rě ) 杂乱无章(zá luàn wú zhāng ) 不见天日(bú jiàn tiān rì )
  义愤填膺(yīng) 博学多识(bó xué duō shí)一拍即合(yì pāi jì hé) 寻欢作乐(xún huān zuò lè)忘乎所以(wàng hū suǒ yǐ) 卿qīng 邪 yé
  三、文章内容归纳
  11《邓稼先》
  一、问题研究:
  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答: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3、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答: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4、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答: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答:.“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6、“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二、主旨及整体把握
  主旨:本文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2《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一、问题研究:
  1.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答: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经作者臧克家先生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现标题与原标题没有本质不同。问题是,说话和行动,人人都有,天天都有,太一般化了,放在标题上不是太不醒目、新颖了吗?如果写一般人,确是如此。然而,闻一多先生与众不同。请问:谁发表过“最后一次演讲”?这样的演讲惊天地、泣鬼神,岂是平常的什么说话所能相提并论的?再请问:“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做出这样行动的人全国有几个?这样的行动震惊了国内外亿万民众,岂是一般的什么行为所能比拟的?由此而见,这个标题用来写闻一多先生是适当的,是不一般的。
   2.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加线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答:“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答:“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答:“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答:“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答:“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3、16——18段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刻画出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形象?
  答:用的是排比手法,形象地刻画出闻一多先生慷慨陈词、昂首挺胸的战士形象。
  二、主旨、层次及整体把握
  主旨:通过写闻一多的说与做,体现出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整体把握:
  1.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表现出来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2.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1)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选材精当。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3)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比如,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3.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ï¼ˆ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夜间睡得很少”,“惜寸阴”,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犹未尽的“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
   
  (4)富于音乐美。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4.夹叙夹议的写法。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ä¸‰ã€ã€Šå­™æƒåŠå­¦ã€‹
  1、出处:选自《资治通鉴》
  2、作者: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3、文学影响:
  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 编年体通史 ,共294卷,记述了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至公元959年(五代时期)共1362年的史实。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讲经济、文化,长于描写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
  4、字词句:
  A、词义:
  ⑴、古今异义:
  ①但,古义为只,eg:但当涉猎;今为转折连词。
  ②治,古义为研究,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治理。
  ③博士,古义为官职,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学位。
  ⑵、一词多义:
  ①以:a、用,eg:以军中多务;b、与“为”译为“认为”,eg: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当:a、掌管,eg:当除掌事;b、应当,eg:但当涉猎。
  ③见:a、知道,eg: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b、认清,识别,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动词,看见,见藐小之物。
  ④若:a、动词,比得上,eg:孰若孤;b、介词,好象,eg:关山度若飞。
  ⑶、重点词语翻译:
  ①当涂:当道,当权。 ②辞:推托。 ③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
  ④才略: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⑤涉猎:粗略地阅读。
  ⑥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⑦更:更新。
  ⑷、成语
  ①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B、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应“见事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老兄你为什么看事情的变化这么晚呢?
  ②省略句:肃遂拜蒙母。(“拜”后省略介词“于”。)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博士吗?
  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不过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懂得过去的教训罢了。
  C、备注:
  本文以对话为主,语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是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详略得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0
1.镶上一道银边,把“镶”改为“笼”为什么不好? 2.第一段结尾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济南冬天的水不结冰,是因为气候暖和,而作者却说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