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提供一写关于土地资源的资料,我们上课时要交流的

如题所述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土地既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活动领域。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逐渐超出了单一的民族和国家的范畴,而跃居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空间的全球性大问题。
要做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工作,首先要对什么是土地资源及土地的基本属性有基本的认识,还要懂得土地的分类及土地的生产潜力,要对世界土地资源利用及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贯彻实施土地合理利用对策。
(一)土地和土地资源
土地是具有一定地理空间(经度、纬度、高程),以土壤为基础,与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水文地质条件,表生地球化学因素、自然生物群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一个包括众多子系统。1972年在荷兰瓦格宁根召开的关于土地评价的专家会议认为“土地包涵着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它还包涵着这一领域范围内过去和目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它们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指出,土地包括影响土地用途潜力的自然资源,如气候、地貌、土壤、水文与植被,它包括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结果。石玉林强调:“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可分为表层、内层和底层。包括地形、土壤、植被的全部,以及影响它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表层岩石和作用于地表的气候条件。”所以,土地是指自大气的对流层的下部,下至地壳一定深度的风化壳空间内的有关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成果的综合体。一般更偏重于自然方面。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人类在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也包括了改造,所以土地资源既包含了资源的自然属性和人类利用、改造的经济属性,故称之为“历史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土地与土地资源同等看待,但后者更多地考虑经济活动和人类生存发展的范畴。返回
(二)土地的基本属性
土地是自然环境的立地基础,又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是人类从事一切社会实践的基地,它除具有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外,也有一系列特有的自然-经济特性。
1、位置固定
指土地都是特定的空间位置及一定的形态特征。即每一块特定所处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都是固定的,并有特定的外在形态。也就是说,各种土地分布具有受水热条件支配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以及受局部地形、地质条件影响而表现的非地带性规律。土地利用都有限于固定地点,不能像其它物品一样进行移动。土地只能就地利用,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可利用性有很大差异。
2、数量的有限性
指不考虑漫长的地质过程,土地面积不会明显增减。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具有原始性,不可能再生产和复制。其数量是由地球表面的大小及其形状所决定的,所以数量相对固定而不能扩延、也不能消灭。某项用地面积的增加,必然导致其它用地面积的减少,总的土地面积基本不变。
3、不可替代性
指土地无论作为环境条件,还是作为生产资料都不能用其它任何东西所代替。
4、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土地利用永续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说土地作为自然产物,它与地球共存亡,相对于地球而言永不消失;其二是指土地作为人类的活动所和生产资料,在使用过程中,只要利用合理,其生产力能够得到保持或不断提高,土地可以年复一年地使用下去。土地利用上的这一特性和其它生产资料完全不同,它为人类提出了尊重客观规律、合理利用科学保护土地的要求,也展示了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三)土地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属性,土地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多种多样。例如,按照地貌特征划分可以把土地划分外围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按土地的土壤质地划分,可分为粘土地、砂土地、壤质土地等;按土地所有权划分,可分为私有、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过最为常用的土地(土地资源)分类还是依照土地的经济用途进行的分类,通常分为以下几种土地类别。
耕地:耕地是指用于种植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作物并被经常耕作的土地。耕地是农业的基础,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食物。95%以上的肉类又是由耕地产出的农产品转化而来。耕地根据耕作方式和种植作物的不同有可又可划分为旱田、水田、水浇地和菜地等多种类型。
林地:指用于林业生产的生长乔木、灌木、竹类等各种树木的土地,按生产木材的用途不同,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用材林地、经济林地、薪炭林地、防护林地等;此外,林地还包括林地采伐、火烧后的迹地以及苗圃等。
草地:指常年生长草本植物、覆盖度在15%以上的土地,草地大都用作畜牧业生产,所以草地又有天然牧场、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之分。
水域(水面):通常指河流、湖泊、水库、池塘、苇地、沟渠、沿海滩涂的水面和冰川以及永久积雪覆盖陆地部分。
未利用土地:是指目前尚未利用的土地,包括荒地、盐碱地、沼泽地、风沙地(沙漠)、戈壁滩等,其中荒草地是最主要的耕地后备资源。
建设用地:是指通过工程建设营造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是城镇、村庄、军事及其设施所占土地的总称。
工矿用地:指厂房、仓库、矿场、油田、盐场等用地。
交通用地:指铁路、公路以及飞机场、港口、码头及其它附属设施用地。
(四)耕地与土地生产潜力
1、耕地
耕地是人类生产最基本、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生产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等农副产品的基地,是土地的精华。耕地数量的多少,质量肥瘠、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2、土地生产潜力

所谓土地生产潜力或土地生产力,在农业上是指在一个地区土地能生产人们可能利用的能量和蛋白质的能力。对耕地和粮食作物来说,土地生产力是指单位面积耕地生产粮食的能力或数量。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是土地资源在一定条件下,该种用途所要求的全部条件都能满足时能生产的物质或经济产出。同一土地资源在不同利用条件下,其生产潜力是不同的。如作为工业、商业、农业、林业等用途时,同一土地资源单位面积上的生产力(产值)差异相当大。由于作为工业或商业利用时,难以确定土地资源达到最大生产力时的最佳条件,因而无法估计这些利用方式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所以经常讲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主要是指土地资源的物质生产潜力,也就是土地资源所得植物生产潜力。其基本含义是土地资源作为某种植物(作物)栽培时,在温度、水和养分条件适宜,CO2充分供应,无毒害、病虫害及其它自然灾害和杂草控制完全的条件下,该植物(作物)所能获得的生产力叫植物(作物)的生产潜力,植物(作物)种类不同,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也不同。

(五)世界土地资源利用

1、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世界陆地面积为1.3多亿km2,占地球表面的29.2%;各大洲中除南极洲外,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其次是非洲。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为960万km2,1997年人口密度为129人/ km2,约为当时世界平均值的3倍。
在地球陆地表面,有近50%的面积是永久性冻土、干旱沙漠、岩石、高寒地带等难以利用和无法利用的土地,此外尚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存在各种障碍因素,实际适于人类利用的土地只有7000万km2左右。在世界范围内各地可利用土地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按照不同气候带划分,适于耕种的土地主要分布在热带,约16亿hm2,其余各气候带之和大约为15亿hm2;远东和欧洲各国25%以上土地是可耕种的,而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可耕种只占其土地面积的5.5%左右,南美洲也仅为其土地面积的6.2%。但是,可作为牧场的草原占其土地面积的比例,大洋洲最多,为54.8%,北美为13.7%,远东为15.3%。森林面积占各洲土地面积的比例南美洲约为46.4%,大洋洲为10.2%。目前,全世界有荒地面积约为50亿hm2,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亚洲的土地开发利用率远较其它各洲高。
1960年以来,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土地资源造成愈来愈大的压力,地球的土地资源究竟能否承载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已成为大多数人,特别是土地左右研究和管理的人们急需回答的问题。

2、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1) 耕地减少
耕地侵占导致可耕地数量减少。日本从1950年到1987年耕地减少了100万hm2,英国近20年共减少农用地113万hm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除世界居民占地约1.5亿hm2,到2000年,全世界有约2亿hm2肥沃土地成为非农用地。尚未开垦的土地已无太大的潜力,迫使人们向草原、森林要地。

2) 森林砍伐、草原破坏和沼泽滩涂的围垦

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对耕地的压力,人们盲目毁林开荒,使森林、草地、沼泽和滩涂等类型的土地资源面积不断减少。在过去的10多年中,非洲每年开垦郁闭阔叶林130万hm2,其中滥伐面积占世界热带树林和林地面积的62%。世界森林平均每年约减少300万hm2,到二十世纪末已有约40%(主要是热带雨林)被消灭。半数以上的森林损失发生在象牙海岸、尼日利亚、利比亚、几内尼和加纳这些西非国家,那里森林消失的速度是世界平均值的7倍。

全球草原消失已达19%,目前世界上所谓“湿草原”地带大部分成为农区,且垦荒还在向半干旱草原移动。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30年代美国的“黑风暴”迄今为人所惊骇。中国长城一线的风沙已正向南侵,蒙古巴颜浩特西北至锡林郭勒之间的草原荒漠化面积由50年代末的12%,增加到70年代的50%。
围垦沼泽和滩涂,尽管得到了某些眼前利益,但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使许多水禽和鱼类减少,甚至灭绝。沿海滩涂是近岸水产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为鱼类和甲壳类动物提供有高度生产性的产卵地、养殖地和喂养地,世界全部鱼类捕获量的2/3是在潮汐带孵化的。由于耕地压力上升,全世界沼泽地已丧失25-50%,法国布列塔尼亚半岛的海岸湿地在过去的20年里消失了约40%,剩余的2/3正在受排水和其它开发活动的严重影响,自50年代以来英格兰东海岸的瓦利有2万hm2盐沼和潮泥滩被开垦用来发展农业;70年代中期美国原有的海岸湿地已损失一半,1983年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计算,由于重要的河口湾的损失,美国渔业自1954年到1978年每年损失2.08亿美元。

3) 土地资源退化

(1)
地力衰退。主要表现在养分的亏缺上。据统计世界土壤养分不足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热带地区表现为P、Ca、Mg和B的不足;南美洲10亿hm2酸性土中,N和P不足的占90%,缺K的70%,缺Zn的60%。

(2)
水土流失。据统计,全世界水土流失面积达2500万km2,占总面积的16.8%;耕地中受流失土地占2.1%。有史以来,人类耕地总损失量为目前总耕地的1.33倍。水土流失不仅使上游的土地肥力下降,生态破坏,而且造成下游河道和水库的淤积、严重影响沿河生产发展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据世界观察学专家估计,每年全球的土壤侵蚀量约为250亿吨,远远大于土壤的形成数量。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估计,仅水土流失一项,每年全世界就要失去耕地5~7万km2。

(3)
土壤盐渍化。世界干旱半干旱均有盐碱土分布,其面积占该地区面积的39%,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北非、北美西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因错误灌溉而失败的农业系统,世界各地仅盐碱化造成的荒废土地就与目前灌溉的土地一样多。各国水稻产区的土地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现象也较常见。

(4)
土地沙漠化。全球沙化、半沙化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1/3,据联合国资料,每年有7万km2的土地变成沙漠,许多沙漠化逐年向外扩展,如撒哈拉沙漠南侵速度为每年30~50km,流沙长度沿长度约3500km。

(5)
土壤污染和环境恶化。随着工业的速度发展,“三废”的排放、化肥和农药在农业中的大量投入,使土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土地污染不仅使土地生产力降低,而且还会引起农产品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威胁、危害人体的健康。污染的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
返回

(六)、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1) 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只有平均值的1/3,不足1hm2。

2)
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且生产力的地域差异很大。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和复杂的地形,地质组合,我国有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但各种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我国90%以上的耕地和陆地水域分布在东南部;一半以上的林地集中在东北和西南的山地;80%以上的草地分布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雨和径流由东南向西北递增,长江、珠江、浙、闽、台及西南诸河流域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1.0%,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的35.9%。东部湿润地区的生产力很高,其生物产量占全国的90%,但面积只有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

3)
土地资源质量较差。1.27亿hm2耕地中,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占66%,而平原仅12%,盆地占19%。中低产田在60%以上。据石竹筠资料,水田占用耕地面积的26.1%,水浇地占17.4%,而旱地占53.5%。1.15亿hm2林地中多为采伐后的次生幼林,特别是一些采伐不合理的林地,因没有及时营造幼林,留下多为灌木次生林地。全国131个国有大型林业局中有25个局可采资源枯竭,到2000年已有一半至2/3的局辖片范围将无林可采。由于过渡修枝作燃料而形成“小老头树”,树干畸形,形不成森林环境,结果是“有林无实”。2.87亿hm2草地自然生产率极低,每百亩草原的畜产品产量,只相当于澳大利亚的1/10,美国的1/20~1/30,新西兰的1/83,荷兰的1/120。全国草地地区的饲料产量仅占全国饲料产量的11%,产肉量仅占4.9%。草地过载使草原退化。北方沙漠化和潜在沙化的草地在33万多km2,并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4)
土地资源生产力集中在耕地上。有学者计算,1.4亿hm2耕地的现实生产力(生物产量)约占总农业用地的3/4;而约4亿hm2的林草地的现实生产力仅占农业用地的1/4,产值的1/10,不仅粮、棉、油全靠耕地提供,而且全国产肉量的96.2%,也由耕地生产的饲料转化。农村所用木材也大部分依赖于农田林网和农田绿化。

5)
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我国尚有于开垦种植农作物、发展人工牧草和经济林木的土地约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7,其中质量较好的占8.9%,中等的占22.5%,而近70%是质量差的三等地。有人估计按现有的技术条件对耕地后备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全面治理,使之全部开垦出来,耕地面积最多也只能增加0.07亿hm2左右。

2、我国土地利用结构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多样,按现状全国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已经开发了的,待开发的和还难以开发的,其面积分别为6.54亿hm2、0.75亿hm2和2.22亿hm2,面积比为1.00:0.11:0.34。已开发的土地中又可分为农业用地(农林牧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居民点、工矿和交通用地)两类。其中,农林牧用地占95.9%,非农业用地占4.1%。在0.74亿hm2待开发土地中又包括宜耕地、宜林地、宜园地、宜牧地、宜建设用地和其它可利用土地六类,其面积比例为1.00:0.22:1.94:2.03:0.06:0.20;在难以利用土地中包括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质山地以及其它难利用土地五类,其总量达2.2亿hm2。总体上,我国土地利用结构以农、林、牧用地为主,但农业用地后备资源数量有限,在尚未利用土地中,宜牧、宜林地面积最大,其次才是宜耕地。

3、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促进土地资源退化

(1)
对山坡的刨垦使大面积的森林、草地毁坏、造成水土流失。从多年条件资料看,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呈逐步增加趋势,建国初期我国有水土流失面积150万km2,目前已增加到183万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左右;黄河、海河、淮河、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其流域面积的70%、47%、33%和20%左右。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侵蚀掉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大约占世界水土流失量的1/5左右。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黄河、长江年输沙量20亿吨以上,列世界九大河流的第一和第四位。

(2) 围湖造田。盲目的围湖造田,使湖区滞洪能力下降,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而水旱灾害频繁。

(3) 盲目开发草原,使草场沙化。由于多年的滥垦过牧,我国近1/4的草场退化,产草量平均由3000~3750kg/
hm2,每年沙化面积达133万hm2;更值得忧虑的是南方也出现了“红色沙漠”、“白沙岗”、“光石山”等。

2) 非农业用地迅速扩大

我国1957-1985年净减53.3万hm2,仅1985年就净减100万hm2。按此速度发展下去,我国的全部耕地将在200年之内全部被占完,因此有学者写了一篇题为《二百年后不耕、不种的中华大地》。解放后30多年城市扩张占用地面积为城市原来面积的4~6倍。从1978~1998年我国的城市由原来不足200个增加到600多个,增加了475个。上海郊区被占耕地达7.33万hm2,相当于上海、宝山。川沙三县耕地面积的总和。北京自1951年以来,平均每年占用耕地约0.67万hm2,30多年达20多万hm2。据初步预测,到2050年我国非农业建设用地将比现在增加0.23
hm2,其中需要占用耕地约0.13
亿hm2,另外在现有耕地面积中约有0.07亿hm2不适于用做耕地而需要退耕,两项相加耕地的减少量为0.20亿hm2,如果在此期间开垦荒地能增加耕地0.07亿hm2,尚要净减少耕地0.13亿hm2。

3) 土地污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发展,大量的“三废”物质通过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形式进入土壤。同时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人为地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及污水灌溉等,使土壤污染不仅对农作物及农田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污染物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还会为害人体健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已经遭受污染耕地面积的准确统计数字,但有人估计由于环境污染而导致农作物减产数量每年在大约100亿kg,这已数字约我国粮食产量的3%,相当于我国近年来每年进口的粮食总量。

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和乡镇企业排放的各类废弃物、农用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以及畜禽粪便和生活垃圾的不适当堆放等。尤其要指出的是,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在部分地区推广污水灌溉,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每年排放养分物质。但同时也将大量的污染物带入农田,这些污染物质对农作物造成急性危害外,其中的重金属等一旦进入土壤就很难被移走,由此可能造成长期性环境污染。因此,保护农田土壤,使之免受污染是当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返回

(七)土地合理利用对策

1、世界土地资源利用对策

1) 进行世界性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研究,并开展广泛的生态教育,使各国家和地区能在土地可承载的前提下制定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

2)
对一些世界性的土地资源开发需要进行统一协调。因为大类型、大面积的土地资源类型的开发影响,常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殃及鱼池”。

3)
保护环境、防止生态恶化。要使一系列国际国内的环境保护立法和公约生效,必须要有国际间行之有效的监督和惩罚制度。同时更要增强全人类的环境意识,使所有的人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对策
我国土地资源问题的焦点主要是在土地资源有限与人口增长无限的矛盾上,因此合理利用与保护每一寸土地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成为我国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基本国策。

1) 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控制非农业用地。

2) 按照《土地法》执法,打击滥用土地的行为;积极开展土地生产潜力和承载能力的研究,作好长远的土地利用规划。

3)
严格控制人口。据估算我国90年代初的土地生产能力大约可承载12亿左右人口,如果到2025年,整个投入水平增加到中等水平,可承载15亿人口。因此严格控制人口始终是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一个主要课题。提高全民的国土意识和综合文化素质,让全国人民共同对付土地问题。

4)
增加农业投入,改造中低产田和加强农、林、牧业生产基地的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土地承载力的主要途径,而任何一种中低产田如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土壤次生潜育化或土壤沙化土地的改造都需要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加强商品粮基地、优质棉基地、饲草基地和山区果基地的建设,以便国家宏观调控,安全地应付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5)
加强土地资源的宏观建设。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技术条件拟定国土资源开发规划,通过如三北防护林等项目的建设改善宏观生态环境,从根本上防治土壤沙化,通过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缺水地区的土地生产力。

6)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从控制和治理污染源着手,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合理利用污水灌溉。加强土壤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及时预报土壤的环境质量变化和主要问题所在,提出对策。

参考资料:http://www.eedu.org.cn/Article/es/esbase/resource/200601/7009.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3-03
土地资源
[2005-4-13]

指导思想和原则
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对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保障首都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
(1) 坚持保障经济发展和保护土地资源相统一,统筹安排各类用地。
(2) 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3)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资产的增值。
(4) 建立健全土地宏观调控体系,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5) 维护农民利益,促进解决“三农”问题。
(6)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协调和衔接。

合理确定城乡土地利用规模,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积极推动存量建设用地的再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在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的基础上,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1)调整优化中心城的土地资源配置,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前提下,结合中心城的职能调整,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占地少的行业,按照土地级差地租的要求,合理确定城市不同地区的开发强度,提高土地、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2)结合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和“村镇规模化、工业园区化,就业城市化”的原则,调整现有村镇的数量和布局,适当合并,重点向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村镇倾斜,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3)通过制定和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推行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控制制度,提高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结合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顺义潮白河以东、通州运河以东、亦庄新城等重点建设地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严格控制昌平浅山区、大兴南部、亦庄新城永乐地区等城市远景发展需要预留的重要土地资源。

严格保护涉及公共利益和具有特殊功能的重要土地资源,如耕地、林地、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用地。通过对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建设时序的控制,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盲目圈占土地。依法保障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用地和其它合理建设项目用地。

根据城市总体布局,适当调整基本农田布局,将基本农田保护区与绿色隔离地区和生态走廊规划相结合。

实施城乡用地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制度,依据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土地供应计划,强化城乡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和对土地储备的引导。通过空间和土地用途管制,促进城乡均衡协调发展。

创新耕地占补平衡补偿和基本农田保护机制。按照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方式补充耕地,促进土地整理的市场化、产业化,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

积极推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和征地制度改革,充分尊重农村集体和农民的财产权,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为城市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完善土地市场建设,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推行经营性建设用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方式,建立统一、公开和透明的土地市场。

参考资料:http://www.aqstinfo.gov.cn/aqnckj/zrzy/tdzy01.htm

第2个回答  2006-02-28
土地资源

(Land resources)指目前或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人类利用的那一部分土地。它是地球表层的陆地、内陆水域和海涂的总称。是以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各种自然因素为基础,包括人类活动等因素的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在社会生产中,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而成为土地资源。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土地资源的内涵既有质和量的规定性,又具有动态性、可变性的特征。作为自然综合体,土地资源不仅有各组成因素固有的特征,如土壤特征、水文特征等,还可依各要素在土地形成中表现的地域分异和组合特征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类型和单元;作为生产资料,土地资源具有区位固定性、数量有限性、结构上的整体性、分布上的地域性和使用上的长期性、多宜性及两重性(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社会关系的载体或表现形式)等特征。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资源之一。我国以“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

据1990年土地详查结果,全国耕地总面积为20.16亿亩,比当年统计数字14.35亿亩多40.5%。按总人口计算,人均耕地只有1.63亩,为世界人均耕地3.75亩的43%。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2862个的23.27%。其中,低于0.5亩的县(区)达463个,有的县(区)甚至仅有0.2~0.3亩。我国耕地分布不均匀,质量较差,生产水平低。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6%,而平原、盆地等仅占34%。全国优质耕地少,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9%,中低产田占61%。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种的耕地面积为12339.22万公顷,园地1108.16万公顷,林地23396.76万公顷,牧草地26311.18万公顷,其他农用地2550.83万公顷,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535.42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14.52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56.53万公顷,其余为未利用地。与上年相比,耕地减少2.01%,园地增加2.70%,牧草地减少0.16%,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增加1.03%,交通运输用地增加3.30%。
  全国净减少耕地 253.74万公顷,人均耕地已由2002年的0.098公顷降为0.095公顷。其中生态退耕223.73万公顷,包括退耕还林211.7万公顷,退耕还草11.95万公顷,退田还湖0.09万公顷。生态退耕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

  新增建设用地42.78万公顷,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9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27万公顷,增长17%。其中独立工矿占用耕地11.1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万公顷,增长37%;公路建设占用耕地3.7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76万公顷,增长25%。

  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6.41万公顷,增加耕地3.28万公顷,净减少耕地33.13万公顷,比上年多6.27万公顷。灾毁耕地面积5.04万公顷,低于往年平均水平。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逐步完善,24个省(区、市)不同形式建立省级耕地占补平衡目标责任制;26个省(区、市)实行补充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挂钩制度;27个省(区、市)建立耕地储备库;21个省(区、市)建立耕地占补平衡统计台帐;城市建设用地补充耕地基本实现“先补后占”;逐步开展按建设用地项目考核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1.08万公顷,其中整理增加耕地6.44万公顷,复垦废弃地增加耕地3.25万公顷,开发增加耕地21.39万公顷。补充的耕地比建设占用和灾毁耕地多3.13万公顷,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补充耕地大于建设占用耕地。

  2001—2003年国土资源部共安排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731个,项目建设总规模47.39万公顷,其中,土地整理31.43万公顷,土地复垦4.01万公顷,土地开发11.95万公顷。新增耕地17.17万公顷。

  土地管理为经济建设服务,重点抓好国家重大工程用地协调和报批:三峡工程淹没用地在库区淹没蓄水前报经国务院批准; 西气东输从陕西靖边至上海白鹤镇涉及河南、山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境内的永久性用地已经国务院批准;西电东送广东、湖北等省境内输电线路塔基、换流站用地已随工程进度报国务院批准;青藏铁路青海段工程用地已经国务院批准;南水北调江苏、山东、河南等省境内控制性工程按有关规定办理先行用地手续。

  出台一系列耕地保护严格措施。基本农田实行“五不准”:不准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法律规定的除外);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非农建设用地实行“六不报批”:对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验收不合格的不报批;未按规定执行建设用地备案制度的不报批;城市规模已经达到或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已用完的不报批;已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仍有闲置的不报批;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用地预审的不报批;建设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报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