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新的行政区划分

如题所述

行政区划分如下:

(一)市南区保留现行区域范围、名称保持不变。

(二)市北区保留现行区域范围、名称保持不变。

(三)四方区保留现行区域范围、名称保持不变。

(四)海沧区:由原城阳区所辖4个街道(城阳、流亭、夏庄、惜福镇)与原李沧区所辖11个街道(李村、虎山路、浮山路、永清路、振华路、永安 路、兴华路、兴城路、楼山、湘潭路、九水路)组建新的海沧区。

(五)红岛区:原红阳区的四条街道,包括红山,上马,红岛,河套,原南墨镇,兰村镇,大新镇和原胶州市,李各庄镇,胶东镇和瀛海镇巩固并形成新的红色 岛屿地区。 这将有助于发挥胶州湾北部经济发达乡镇作为小城镇群的综合辐射功能; 与此同时,进一步加速了胶州湾北部的崛起。

(六)崂山区:由原崂山区所辖4个街道(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与原即墨市所辖温泉镇、鳌山卫镇组建新的崂山区。

(七)黄岛区:6个街道(流花街,新安街,黄岛街,薛家道街,长江路,红石街)下辖前黄岛区和灵山卫镇和前胶南市太镇和黄山镇的王建立了一个新的黄岛区。

(八)即墨区:由原即墨市余下的部分组成。

(九)胶州区:由原胶州市余下的部分组成。

(十)胶南区:由原胶南市余下的部分组成。


扩展资料: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全市划分为七区:市南区、市北区、台西区、台东区、四沧区、李村区、浮山区。 

1951年8月,市区调整为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六区。 

1954年7月,撤销浮山区,其区域分别划分给市南、四方、崂西和李村区管辖。

1958年9月,胶南县、胶县、即墨县划归青岛市管辖。至此,全市共辖7区3县,即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台西区、四方区、沧口区、崂山郊区和胶县、胶南县、即墨县。 

1961年10月,崂山郊区改建为崂山县,崂山县的行政区域为原崂山郊区辖区,仍归青岛市管辖。

2014年6月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 

2017年9月20日,国务院、山东省政府批复了青岛市区划调整的请示,同意撤销县级即墨市,设立青岛市即墨区,以原即墨市的行政区域为即墨区的行政区域,即墨区人民政府驻通济街道振华街140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4

青岛市新的行政区域划分:


撤销青岛市市北区、四方区,设立新的青岛市市北区,以原市北区、四方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市北区的行政区域;

市北区人民政府驻敦化路街道延吉路80号;

撤销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以原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岛区的行政区域;

黄岛区人民政府驻隐珠街道深圳路181号。 


这次本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是:撤销青岛市市北区、四方区,设立新的青岛市市北区,以原市北区、四方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市北区的行政区域。撤销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以原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岛区的行政区域。

扩展资料

青岛,山东省地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简称青,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青岛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新一线城市、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幸福宜居城市, 被誉为“东方瑞士”。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地处中日韩自贸区的前沿地带; 东北与烟台毗邻,西与潍坊相连,西南与日照接壤; 青岛因地理位置优越继而1891年清政府驻兵建置,1897年德国租借建设港口和铁路,青岛因“一港一路”而兴,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航空港,是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履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枢纽型城市。

青岛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海滨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青岛作为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域龙头城市。截至2017年,青岛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辖7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有1个国家级新区(青西新区),总人口920.4万。2016年,青岛地区生产总值10011.29亿元,增长7.9%,人均GDP达到109407元。

青岛拥有道教名山崂山、栈桥、五四广场、八大关、青岛奥帆中心等著名景点。老舍、闻一多、洪深、沈从文等名人曾在青岛讲学;驻有山东大学(青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院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青岛市新的区域划分

根据“十二五”规划,为加快城市空间拓展和内城更新,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此,市委、市政府在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论证后,决定对城区行政区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国务院、省政府批准青岛市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 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总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以老市区为依托,着力加快“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步伐,逐步改变南北狭长的城市格局,缓解老市区拥挤、饱和的矛盾,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强化城市对内对外的辐射,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村和广大腹地的发展。 调整方案是:将城阳区作大的调整,一部分设立新的城阳区,一部分设立新的红岛区。调整后的区级建制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海沧区、红岛区、崂山区、黄岛区、即墨区、胶州区、胶南区(10区2市),其中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海沧区为市内四区。(一)市南区保留现行区域范围、名称保持不变(二)市北区保留现行区域范围、名称保持不变(三)四方区保留现行区域范围、名称保持不变(四)海沧区:由原城阳区所辖4个街道(城阳、流亭、夏庄、惜福镇)与原李沧区所辖11个街道(李村、虎山路、浮山路、永清路、振华路、永安 路、兴华路、兴城路、楼山、湘潭路、九水路)组建新的海沧区(五)红岛区:由原城阳区所辖棘洪滩、上马、红岛、河套4个街道与原即墨市所辖南泉镇、蓝村镇、大信镇与原胶州市所辖李哥庄镇、胶东镇、营海镇合并组建新的红岛区。这样有利于发挥胶州湾北部区域经济发达乡镇作为小城镇群的综合辐射功能;同时,进一步加快胶州湾北部的崛起。(六)崂山区:由原崂山区所辖4个街道(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与原即墨市所辖温泉镇、鳌山卫镇组建新的崂山区(七)黄岛区:由原黄岛区所辖6个街道(柳花泊街道、辛安街街道、黄岛街道、薛家岛街道、长江路街道、红石崖街道)与原胶南市所辖灵山卫镇、王台镇、黄山镇组建新的黄岛区(八)即墨区:由原即墨市余下的部分组成。(九)胶州区:由原胶州市余下的部分组成。(十)胶南区:由原胶南市余下的部分组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8-07
青岛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是:撤销青岛市市北区、四方区,设立新的青岛市市北区,以原市北区、四方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市北区的行政区域。市北区人民政府驻敦化路街道延吉路80号。撤销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以原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岛区的行政区域。黄岛区人民政府驻隐珠街道深圳路181号。其他不变
第4个回答  2015-08-07
撤销青岛市市北区、四方区,设立新的青岛市市北区,以原市北区、四方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市北区的行政区域
·市北区人民政府驻敦化路街道延吉路80号
·撤销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以原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岛区的行政区域
·黄岛区人民政府驻隐珠街道深圳路181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