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辩论。性本善这一方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辩论,请给我一些要点

如题所述

1、历史上有(人)性本善和性本恶的争论,两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性善论难以解释小孩长大之后为什么会去干坏事;
性恶论难以解释为非作歹的人为什么能弃恶从善。
2、个人善的行为或恶的行为都是后天形成的,不是先天本性造成的。
善行的外因包括家庭的道德熏陶和社会的道德教育;
恶行的外因包括文化的诲淫诲盗和社会的制度缺陷。
3、个人的本质包括善(好人)和恶(坏人)是社会制约和主体选择的统一。
末代皇帝溥仪转变为社会主义新人是社会改造和个人努力的共同结果;
而新社会的干部高岗却在受到批评教育时选择了用自尽方式结束生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03
我们可以看看新出生的小孩,100天之内。那个时候,他善到,不会分别,不会执著,没有过多的妄想。无论谁抱他,他欢喜,不会认生。对自己父母那种爱,夫子有亲。
随著年龄的争长,被外界的污染,有了欲望,开始分别,执著,追求。不折手段,慢慢的学坏了。
所以本性是善的。恶的习气。
所以古人教学的书,都是人的本性。只不过是把这个本性保持的长远,不要有恶的习气。所以古代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些的是性德。本性里面本来的东西。不是谁开发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29
否认混乱邪恶阵营的存在,那人性本恶就是人性本无善恶;每个人都追求美好,向往美好的东西;人变恶只是环境的影响,防止人变恶并不是因为人性本恶,而是有恶的存在,会影响人变恶。
第3个回答  2018-03-29
我赞同的是白纸论,没有善恶,只有善恶倾向。之所以有善恶是因为偶然的事件遇上特殊的性格。
第4个回答  2015-05-03
去读楞严经,和中论,能破一切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