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四人一等功士兵捐出奖金1万元,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吗?

如题所述

救四人一等功士兵捐出奖金1万元,这种做法当然是值得提倡的。

事情发生于七月十二日,就在江西省景德镇浮梁县,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大货车相撞,小轿车在大货车的撞击之下,竟然直接坠入到了旁边的湍急的河流中,眼见小轿车一点点的陷入到河流中,当时小轿车中坐着一家四口,如果不能及时地对车内的人进行救助的话,可能会危及他们的生命。关键时刻,回家探亲的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95后”战士王亮正好路过这里,他眼见小轿车坠入河流中,二话不说,直接跳进了河流中,然后游到小轿车那里,在短短两分钟的时间里,将车里的人救了出来,挽救了一家四口的生命。

做好事不留名,王亮救人之后,就离开了,此后,被救的一家人向有关方面反映了这件事,我第72集团军对此高度重视,决定对亡灵进行奖励,后于七月三十一日举行了隆重的庆功授奖大会,授予王亮“见义勇为英雄”的称号,并且还给他记了一等功。事实上,王亮这个一等功,可谓是实至名归,毕竟他救下的可是一家四口的性命。八月一日,王亮所在部队的领导亲自来到了王亮的家乡,向他的家人送上了珍贵的建军节礼物,“一等功喜报”和“一等功臣之家”牌匾。值得一提的是,王亮还获得了一等功将近10000元。

当天,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经公桥镇经公桥村,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王亮家乡浮梁县经公桥镇经公桥村挂起横幅“热烈祝贺王亮同志荣立‘一等功’光荣称号 。” 江西省景德镇市委常委、景德镇军分区司令员孙安敏和江西省浮梁县委书记胡春平为王亮父母披挂“一等功臣之家”的绶带。孙安敏表示,英雄王亮在危急时刻,临危不惧、不怕牺牲、奋不顾身,勇救落水群众,短短2分钟时间,救起4名群众,创造了人间奇迹,体现了人间大爱,“王亮不愧是浮梁县经公桥镇培养的好儿女,不愧是部队大熔炉培养锻造的好军人。希望英雄王亮珍惜荣誉,在今后军旅生涯中再立新功、再传捷报!”

不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仪式结束之后,王亮便将10000元“一等功”奖金捐助给了景德镇市慈善总会。王亮表示,比起自己,还有很多真正需要这些奖金的人,他也希望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从这里来看,王亮将自己获得的奖金用来做慈善,的确是一件值得提倡的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6

“这个做法是好的,但是不建议提倡”

我认为这种做法是非常好的,但是不建议提倡,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读过一篇关于孔子教育弟子的故事,大致意思如下。鲁国当时有很多战俘在别国当奴隶,鲁国政府为了解救这些奴隶就出台一个优惠政策:如果人们将鲁国籍的奴隶赎回的话,不但可以到政府报销赎金,还可以领赏。孔子的学生颜回在齐国赎回了很多奴隶,而他呢,既不去报销也不去领赏,于是就赢得了人们的称赞。但是孔子却很生气地告诉他,说他的这个举动将鲁国的俘虏们害苦了,以后没有人敢赎他们了。颜回很吃惊,孔子就又说,你颜回是富有阶层,能用大批的钱赎奴隶并不要报酬,但是大部分的鲁国人没有这些钱,如果他们以后赎回奴隶后去报销领赏,那么人们肯定会拿你作比较,从而瞧不起领赏的人;但是如果不去报销领赏的话经济上又负担不起。所以这个政策执行不久就废除了。这个小故事就能很好的对应我们的问题,对比来讲,这位士兵捐出了奖金,那后来再有其他士兵救人有奖金要不要捐出去,不捐可能就会有人说闲话,弄不好把我们的英雄说的一无是处,捐了吧,如果这位士兵家境就不好呢。所以说捐奖金的士兵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想的远一点就不是很好了,以后有人落难救不救,救了弄不好就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不救也不能眼看着一个生命离去,所以说,做什么事情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千万不要让你的好心发展成了坏事。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始终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始终在默默的不求回报的保护我们。

第2个回答  2020-08-06
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首先可以说明我们的士兵救人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一种自己的使命,所以说这种行为值得我们去学习
第3个回答  2020-08-06
这个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因为生命是宝贵的,能去挽救都是最好的。
第4个回答  2020-08-06
这样的做法也许不怎么值得,因为他们也是不容易的。还要拿出钱来。挺影响他们的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