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杀关羽后第二天暴毙真的是出于愧疚和对关羽的敬畏?

如题所述

关羽作为“武圣”,自古以来便是“忠义”的代名词。后世关于他的典故非常之多,如“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刮骨疗毒”等等。不过其中最令人遗憾的莫过于“大意失荆州”,而最为悲壮的,无疑还是“败走麦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从荆州出发北伐,取得了惊人的战绩。但东吴却没有履行盟约,非但不协同作战,还在背后捅刀子,趁关羽北伐袭取了荆州。等到关羽班师,才发觉荆州已失。在吴军的追击下,关羽兵败被杀。而据说,关羽被杀害后,东吴的指挥官吕蒙第二天就暴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一说法来自于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是罗贯中为了贯彻“尊刘抑曹”,神化关羽而编造的“灵异”剧情。孙权派吕蒙夺取了荆州后,“遂尽收荆襄之地,赏稿三军,设宴大会诸将庆功。”在庆功宴上,原本是其乐融融的画面,但这只是暂时的。

孙权先是让吕蒙坐在上座,以示对他居功至伟的表彰,然后对众人感叹道:“孤久不得荆州,今唾手而得,皆子明之功也。”而吕蒙则十分谦逊,恭敬地推让功劳。孙权处在全取荆州的喜悦中,于是继续夸赞吕蒙道:“今子明设计定谋,立取荆州,胜子敬、周郎多矣!”

随后,孙权亲自为吕蒙斟酒,并将酒杯递给吕蒙,然而,“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原本谦逊恭敬的吕蒙突然变了模样,对主公孙权破口大骂,状若疯狂。

后来,“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喝曰:‘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从这一段已经可以看出,吕蒙变得一反常态,是因为关公“显圣”。

出于内心的愧疚和对关羽显灵的敬畏,“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而袭取荆州和杀害关羽的主谋吕蒙就不仅仅是被吓一吓那么简单,在关公说完那番话后,“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这一说法十分荒诞,或许是罗贯中不满于吕蒙背弃同盟,悍然袭击荆州,并杀害关羽,所以为吕蒙设计的凄惨结局。

至于吕蒙去世的真相,史书《三国志》中有所记述。其实吕蒙早就患病,并且他还将计就计,用自己生病要回建业养病为借口,从原本接壤关羽领地的岗位脱身,从而麻痹关羽。原本关羽为了防止东吴的偷袭,是留了兵马镇守与之接壤的地界的。

但听闻吕蒙身在建业,接替他的不过是个名叫陆逊的毛头小子,关羽便将守军抽调协助北伐了。吕蒙成功用自己的病欺骗关羽,取得了荆州,但征战也使得他病情加重。关羽被杀后不久,吕蒙病入膏肓,随后逝世,年仅四十二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8
不会是出于愧疚的,因为关羽的一句“虎女岂能嫁犬子”让东吴孙权受到侮辱,当时他只能命令吕蒙杀了关羽,要不然没有面子,看到关羽的人头之后才发现自己闯了大祸,只能让吕蒙背锅了
第2个回答  2020-11-08
并不是。吕蒙真正的死信是被孙权毒死的。因为孙权下令不要杀关羽,但吕蒙还是杀了关羽。并且吕蒙手握兵权,在军中威望很高,对孙权形成了威胁,所以孙权杀了吕蒙。
第3个回答  2020-11-08
吕蒙杀死关羽之后,突然暴毙并不是对关羽的敬畏,是出于愧疚而暴毙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