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碘过量的危害

如题所述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材料,甲状腺素是维持正常人生长,发育,智力,代谢的主要激素。如果缺乏碘可能会引起甲状腺肿,俗称大粗脖子病,另外,如果孕妇缺乏碘,会造成胎儿发育异常,新生儿智力低下。所以,食用盐常规加碘,是为了预防甲状腺肿。但是,近些年发现,碘过量可能会引起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所以,现在超市的盐有加碘盐和普通盐,根据情况选择。
1.碘过量的原因碘过量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①水源性碘过量:由于外环境
饮用水
碘含量超标(大于100μg/L)造成人体碘摄入过量。我国是首先发现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首次报道河北省黄骅县沿海居民的甲状腺肿是饮用的深井水中含碘量过高所致。我国的水源性高碘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泛滥地区、渤海湾沿海地区、山西省晋中盆地和大同盆地的低洼地带;②食源性碘过量:由于食用高碘食物所致;20世纪80年代发现,山东省
日照市
部分沿海地区居民高碘甲肿的流行是食用腌制海带的盐及食用这种海带盐腌制的咸菜所致;同期,广西北部湾沿海居民食用含碘很高的海橄榄嫩叶及果实以及大量的海带等引起高碘性
甲状腺肿
;③药物性碘过量:由于服用或注射高碘药物或制剂所致,如卢戈氏液、碘化钾、胺碘酮、碘油造影剂均有可能引起碘过量。2.碘过量的危害碘过量的危害包括急性碘过量和慢性碘过量引起的危害。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同时也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正常机体在短期急性碘过量摄入的情况下,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产生碘阻滞效应(Wolff-Chaikoff效应)。但是,碘阻滞效应是暂时的,正常机体会产生碘脱逸反应,当发生碘脱逸反应时,
甲状腺激素
的合成和释放恢复。由于甲状腺自身具有调节机制,一定时间内的碘摄入过量,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甲状腺功能紊乱。但长期碘摄入过量可导致甲状腺自身调节失衡和功能紊乱,进而导致甲状腺疾病发生。摄入过量碘会扰乱人体甲状腺的正常功能,导致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减退
,还可诱发或促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15-18]。然而迄今为止,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碘摄入过量与甲状腺癌发病风险的增加有关。(争议话题-详见本研究团队研究论文-见
文章
列表)碘摄入过量也会对妊娠妇女健康和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研究显示,碘摄入过量地区的妊娠妇女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水平高于碘适宜地区妊娠妇女,过量的碘摄入会增加妊娠晚期
亚临床甲减
的风险。妊娠早期尿碘浓度大于250μg/L时,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显著增高;尿碘浓度大于500μg/L时,甲减的患病率显著升高。甲减、亚临床甲减对妊娠妇女有一系列危害,包括流产、死产、胎儿发育迟缓等。妊娠期过量的碘摄入还会损伤胎儿的甲状腺功能,造成新生儿甲减。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补碘同样需要避免碘过量。婴幼儿的
甲状腺
功能发育不成熟,对碘过量耐受能力低,容易引发甲减。研究发现,碘摄入过多的情况下,6~24个月的婴幼儿亚临床甲减的发病率约为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7
碘过量的危害:

近几年来,随着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激增,一些学者认为:食盐中碘的浓度过高,导致部分人碘摄入过量时引发甲状腺发病率激增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防治碘缺乏病的同时,一定要小心补碘过量。

一系列甲状腺疾病如高碘甲状腺肿、碘致甲亢、碘致甲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等都与长期摄入过量的碘有关系。

2011年9月,卫生部在我国碘缺乏病防治策略研讨会上宣布修改USI法规。

总的原则是:“全国不再实行统一碘盐浓度,在国家确定碘盐最低加碘量(20mg/kg)的基础上,由各地根据当地的监测结果和实际情况确定补碘方案”。

由此可见,多一碘少一碘,对我们身体的健康影响极大,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尿碘检测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辅助防治手段。

尿碘检测原理:

人体摄入的碘,经利用后90%都经由尿液排出,少部分是由粪便排出。

检测者只需简单留取至少10毫升晨尿,就可以进行检测,方法简便,实用性强。

尿碘水平是评价人体碘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已被国内外普遍采用。

尿碘检测的临床意义:

1.科学评价碘营养水平;

2.预防和减少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3.人体对碘-131的吸收与碘成负相关,因而起到指导碘-131治疗甲亢、甲癌等的作用,具有科研和现实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