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屋面需要用pkpm中的哪个模块分析

如题所述

论经济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在经济管理运行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简言之,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依赖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我国会计界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核算规范以及会计信息披露规范,旨在规范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除此之外,我国为了确保规范的执行制定了严格的监管体制。所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是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对会计信息特征的明晰,能够很好的把握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持久的动力;就相反方向而言,经济因素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主要的评价标准,详细阐述了经济体制、经济环境、会计法规制度、企业所有制、经济业务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为因素等经济因素对会计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相关性;会计准则

Effect of Economic Factors on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ccounting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econom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economic decision based. In short, the healthy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dependent on high qualit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in our country developed a series of accounting standard accounting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executable specification to develop a strict supervision system. So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clear. Clarit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an be a very good grasp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bring the sustained impetu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economic factor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also has great influence.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the two main evaluation standard, elaborated on the economic system, accoun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economic environmrnt, corporate ownership, economic business itself of uncertainty and humen economic factors influencing on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Key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uthenticity; correlation; accounting standards

目 录
摘 要IV
1绪论1
2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2
2.1会计信息使用人的评价标准2
2.2 会计信息提供人员的实践标准2
3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4
3.1社会文化因素4
3.2科技因素4
3.3.政治因素4
3.4经济因素4
4经济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5
4.1经济体制5
4.2经济环境5
4.3经济法规制度5
4.4企业所有制6
4.5经济业务本身的不确定性7
4.6会计行为7
5 结论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1绪论
会计信息是指人在经济管理活动当中通过会计实践,使用会计途径和理论获得能够体现会计主体价值的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经营者想要估计以及预测将来的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以及投资者想要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的成果就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最基本的三个质量特征是真实性、实用性和可靠性,换句话说会计信息必须能作为会计信息使用人进行各种经济决策的依据,而且会计信息能够真实的反应出会计主体财务情况。然而在真实的经济活动中,由于许多的不可控因素,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很多因素可能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信息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失真,因而这对之后的经济活动会造成直接影响。
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有很多研究,多是采用规范性的研究方法,而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定量评价方法多是采用实证法。随着时期的不同,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地扩展,研究者也越来越多,从最开始满足会计信息目标使用人的要求到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会计信息的评价标准正在日益完善。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很多专家都有研究,但是研究的体系与方式多不相同。本文主要研究经济因素对于会计质量因素的影响。

2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
从基础理论上来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使会计信息目标使用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如果会计信息的质量极佳,会计信息目标使用人可以仅凭会计信息做出以会计主体为基础的所有经济决策;二是所有的会计信息均能得到会计信息目标使用人的有效利用, 不存在会计信息目标使用人不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的预定提供对象即为会计信息的目标使用人。如果没有会计信息的目标使用人的存在,会计信息将没有提供的提供。
2.1会计信息使用人的评价标准
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抉择的目标,只有会计信息的使用人才有资格判断会计信息是否具有可靠性及相关性,《论财务会计概念》中说 “什么会计信息是有用的,最终要由每一位决策者来判断”。所以只有会计信息使用人才能制定所有会计信息的质量评价标准。但是在实际的会计信息提供过程中,,除了按照会计准则提供的信息之外,会计信息目标使用人还要求会计主体提供其他的会计信息进行经济决策,更有甚者会不注重会计信息,注重其他竞争性信息的利用,这些现象都是因为竞争关系的存在。所以,某些会计信息目标使用人不会制定专门的会计信息评价标准,只依据会计信息的有用及相关程度进行筛选。重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的现在,过去,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2.2 会计信息提供人员的实践标准
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对于会计人员及参与其中的相关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会计信息工作的准绳就是会计信息的质量评价标准,所以为了方便会计人员按照会计信息目标使用人的要求将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报告,必须提前制定会计信息的质量评价标准。实际工作中,参与其中的所有会计信息提供人仅仅是制定一个既定标准,工作目标就是通过相关的检查,但是参与人员较多,所以会出现不同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
现在,会计信息的提供是在相同的的会计规范条件下,所以会计规范的制定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会计信息使用人的不同要求。在做出经济决策的时候,会计信息使用人不能提出让所有人认可的标准,因为他们做选择的标准是会计信息使用、不使用、多大程度上使用。所以,在作出经济决策时,会计信息的目标使用人的会计信息使用情况就意味着会计信息的质量状况。
对经济决策有用是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因此,具备一定质量的会计信息才会对经济决策有用。会计界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的看法并不一致。本文的观点暂且采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设定。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有两个:可靠性和相关性。可靠性指财务报表人提供的信息能够让会计信息的目标使用人信任。 会计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能够验证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既要满足国家和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内部增强经营管理的需求。如果会计信息是相关的,那么会计信息必然是及时的,而且必然有反馈价值以及预测价值。

3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起到重要的作用,经济因素的可靠性也对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引导经济决策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影响会计信息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社会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会计人员因素等。
3.1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对于会计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社会的文化因素决定着会计行为的标准,在这会文化的影响和趋势下,会计信息质量有着相对的保障。
3.2科技因素
科技因素对于很多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科技水平不仅决定着会计信息提供的科技手段以及会计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效率,也决定着会计信息可靠性及相关性。科技手段决定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目标使用人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3.3.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是一切因素的基础。所有的会计行为必须要在政治决策的准许下进行,而政治决策直接影响着国家法制法规的制定,会计信息必须依靠这国家法制和会计准则进行信息的提供以及整理。作为最基础的因素,政治决策更在一定方面限制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制约着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会计信息目标使用人手法的合法性、科学性。
3.4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受很多方面的制约,比如社会文化因素,科技因素,政治因素等。在这些因素中,经济因素无疑是最重要的。不论是社会文化因素还是科技因素、政治因素,都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而经济因素也同时被其他因素所影响。所以,经济因素不但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还通过其他因素的调控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重要影响。

4经济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诸多影响因素中,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因素主要有:
4.1经济体制
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最大。在我国统一计划经济条件下,会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政府。政府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国家经济计划决策,要求各行各业提交统一的指标项目,在此过程中就会造成相关有用信息的漏报,错报,甚至在者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延误或者无法上报,然而不需要的信息又报上来的情况,这样会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造成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就是会计的主体,而与企业有着利害关系的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是会计服务的对象。企业的获得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否强大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一个企业能否得到支持,重点看其发展前景与获利能力和偿还能力,而一个企业要站稳根基,也必须得到投资者的支持。这也就要求企业财会人员向会计信息目标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有价值的会计信息。
4.2经济环境
由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我国经济环境有了新的形式,更加复杂化,经济、体系更加成熟化。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发生改变,从以往的制约过度到推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我国经济业务不断增加并且向多元化发展,企业需要相应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对企业便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整个经济环境角度分析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再企业内部管理下有很大的提升。企业在做账的同时与管理相结合,更能得到真实的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者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不是直接的影响,是通过其他方式最终影响的。经济环境的不一致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注重研究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不断优化会计环境,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以便于会计信息为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更高质量的决策服务。
4.3经济法规制度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国家对会计工作的规范和制约。作为制度层面的规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相对的固定性,然而在具体操作时,这些规范并不能够百分之百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原因在于:第一,制度的制定没办法完全排除制订者的主观意见和判断,这必定会影响到会计制度的严密性和准确性;第二,会计准则定义或释义有时候会出现不准确性,如果一项会计准则的涵义有多种理解,甚至有歧义,就必然会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比如在会计准则中使用较宽泛的“极少可能”、“有可能”、“很有可能”等,这种对“可能性”的判断将必然会对前提条件分类选择、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等诸多方面造成影响;第三,会计制度和准则的相对固定性决定了其对于社会经济中的新经济现象不能作出迅速的应对和调整,从而造成某些已经出现的会计实务缺乏规范,由此也导致了实践中企业经济创新行为的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第四,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审计制度等制度之间存在着像目的、手段等事实上的不协调,在这些法规、规范、准则的指导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偏离实际情况,出现对实际情况无法贴切表达的“合法性失真”。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权责发生制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及时性。而在特殊情况下,则不然。就拿收入确认问题来说,比如某个企业的一个赊销对象一直以来守信用,偿债能力强,当企业把产品提供给对方,取得收取货款权力时,即销售成立时,就按权责发生制确认销售收入,无疑是完全的。因为记入收入帐户并在损益表上报告此项收入,具备会计信息应有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权责发生制与达到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会如此。假设某企业将产品赊销给了一个信用很差,偿债能力也很弱的客户。如果这个企业在销售成立时,就确认收入,而该客户却迟迟没能清偿货款,甚至最终宣布破产,使应收账款变成坏帐。在这种情况下,赊销企业以前确认的收入,由于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而成为虚假收入,丧失了会计信息本该具备的真实性。虽然可以说该项收入信息的提供是及时的,但是,及时性的前提必须得是真实性,这种虚假信息,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不但无利,反而有害。
现行的制度规定的资产计价方法有:现行成本计价,历史成本计价、现行市价计价和未来现金流动现值计价。不同的计价方法就会得出不一样的成本信息,因而约束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历史成本计价和现行成本来说 ,历史成本是交易发生时的实际成本,是客观的成本,而且是可计量和可验证的,所以具有极高的可靠性。过去的成本和决策却是不相关的,会计上的历史成本是在在物价变动不大的条件下其偏离现行成本相对不大而且仍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它的相关性远远不如现行成本的大。现行成本是以资产现行的价值计价,使得成本信息与决策者评估会计主的体财务实力以及将来的现金流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所以它的相关性要比历史成本的相关性强。
4.4企业所有制
企业所有制,即财产归属的问题。不同的财产所有者,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一样。以股份公司和国有企业为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股份公司最显著的特点。财产所有者他们最关心的是可能获得的利润 ,即现金股利、利息以及投资报酬率等等。为此,投资者要求企业财务报表应尽可能的提供对其决策有利的信息,从而作出是继续持有抑或是售出股票、债券的决策。决策又和未来相关,因此关于未来的信息对他们最有用。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国家作为所有者将资源交给经营者(厂长、经理)去经营,最关心的就是企业所占有的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情况,而此信息来自对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业绩的评估。国家依据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考虑是否更换经营者,而不是要求提供和决策相关的信息来决定是否出售国有产权。很明显,在会计的质量特征上,强调可靠性更胜于相关性。
4.5经济业务本身的不确定性
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 涉及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只要有资金流动的角落, 就会有会计信息的产生。它随着生产产品流程从购买原材料开始一直到销售产品回收资金, 基本上涉及到了各个部门的业务处理。其他的部门处理业务的情况, 会直接影响到会计部门的进一步加工。这些影响体现在: 第一, 真实、完整: 其他部门所提供的原始单据是真实的、全面的, 而且没有虚假, 则会计核算的内容就是真实与完整的。第二, 及时: 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 其他的部门提供原始信息能够在要求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传递到会计部门, 会计部门就能够及时的进行会计处理, 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出报告。第三, 相关、重要、实质更重于形式、谨慎: 其他部门能否会向会计部门提供客观、重要的核算资料, 包括传达没有形成的正式文件, 但是有助于会计估计与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不确定性事项, 则会计部门就能按照规定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评估、预测的必要信息。第四,可理解性: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有效使用会计信息,要懂得会计信息的含义,了解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给予的会计信息必须简明易懂,经济业务本身的内容也就便于理解。第五,可比性:经济业务本身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差异,企业不同时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加以比较,得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变化趋势,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在会计核算当中,企业总是力求准确性,目的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可靠的会计信息。但是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根据经验判断做出估计,这就会使会计报表提供的信往往具有近似性。比如,坏帐准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与残值等。这些估计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4.6会计行为
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会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影响,以股份公司为例。由于会计核算与监督是以经理人员的利益为核心,会计的这一价值取向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更是极其深远的。就会计信息相关性特征来说,股份公司会计必须提供和企业管理者、投资者等广泛的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信息,但是由于各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利害冲突,因此,当其他的信息使用者与企业管理者有利益矛盾而又有很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的时候,企业常常选择那种能够给管理者带来较多利益的方式。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往往选用后进先出法来确定存货成本。由于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后进先出法以较高的存货成本和现行收入配比,造成较低的利润,减轻企业的所得税负担,对企业有利。
随着股份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股东(所有者)远离企业的管理,除公司的对外财务报告信息之外,接触不到其他具体相关的数据资料。所以,对于股东来说,这些会计信息的可验证度就相对来说较低。要保证信息质量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一是要求会计人员要工作认真、仔细, 不能出因为笔误、遗漏和疏忽而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下降, 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以及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新出的会计准则留给企业比较多的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它要求会计人员有相应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 对原则要有全面、系统、精确的把握,面对实际问题, 也必须只能够以个人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则的理解为出发点, 通过逻辑思维, 得出应该采用的处理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会计科目的计量和确认标准是靠会计人员根据掌握的会计理论和多年经验并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作出的职业判断。比如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的计提, 财会人员需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与残值进行合理的确定;以及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起点、终点与暂停时点的确定; 对受到限制的资产应该列作其他的流动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 需要对受限程度和时间进行判断; 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企业, 需要依据经济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持有目的等对可变现净值进行确定等。( 2) 会计准则给出了许多会计处理方法以供执行者选择, 然而又没有明确指明这些方法的适用条件。比如坏账损失的确认应该采用备抵法, 对于具体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百分比法 、还是个别认定法, 以及各种方法计提的比例都需要会计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与债务单位的财务状况等相关的信息作出判断; ( 3) 会计准则提供了诸多原则而不是量化的标准, 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职业判断。例如销售商品的时候, 收入的确认原则是把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与报酬转移给买方, 而对于“主要风险与报酬”准则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判断标准, 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 通过职业的判断是否确认收入和确认收入的时间。再比如, 会计准则规定了企业应计提坏账准备的原则, 但是确定在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 会计人员应该依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实际的财务状况和其他相关的信息合理判断, 并且自行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利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会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暂且不说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影响会计人员的工作的重要因素。当会计准则的不明确为会计人员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空间的时候,尤其是当法律没有严格规定的时候,具有极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只要能够抵制各方诱惑,在不受权势欺压和偏见的影响保证判断产生的信息资料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这样才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正确性及有用性。反之一个将会计职业道德从属于领导权威、忽视职业道德、唯利是图的会计人员,很有可能会为了企业利益或者个人利益而作假账,虚假的会计信息肯定会侵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者的利益。

5 结论
不管各因素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影响程度有多深。信息使用者在依据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时候,所获得的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相关性与可靠性这两种质量,否则,再多的信息也是没用的。综上所述,要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要重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各种因素,并遵循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各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为决策有价值的会计信息。综上所述, 从原始材料收集到形成最终的财务数据是一个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 其间有很多因素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但要是想全面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从会计信息“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 深入地分析, 抓住会计信息产生的实质,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23
模型建立:
1、采用“上节点高”来建立结构模型,
注意:1)屋面斜梁不能直接落在下层柱的柱顶,斜梁下应输入200mm高的短柱(08版已经不需要)
2)斜屋面的荷载能够自动导算,但条件上斜屋面所围成的房间是封闭的,否则必须加
100mm*100mm的虚梁来形成封闭房间。
2、采用SATWE进行计算。

我的做法:
1、进行整体的计算,计算得到的柱、斜梁配筋是可以用的。画梁施工图(斜板上的恒载、活载能够自动导算到斜梁上)
2、结构平面图中得到的板的配筋应该也是可以用的,画板施工图。
第2个回答  2016-04-15
分析不了。 PKPM不是有限元软件。 你按斜屋面建模,实际模型分析还是按平屋面计算。 如果非要按斜屋面建模,需要调整梁的上节点高。 通过斜梁布置出斜屋面。 没有单独计算斜屋面的模块。
第3个回答  2016-03-23
分析不了。
PKPM不是有限元软件。
你按斜屋面建模,实际模型分析还是按平屋面计算。
如果非要按斜屋面建模,需要调整梁的上节点高。
通过斜梁布置出斜屋面。
没有单独计算斜屋面的模块。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19
分析不了。
PKPM不是有限元软件。
你按斜屋面建模,实际模型分析还是按平屋面计算。
如果非要按斜屋面建模,需要调整梁的上节点高。
通过斜梁布置出斜屋面。
没有单独计算斜屋面的模块。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