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为什么叫凉山,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

如题所述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

总人口473.04万人,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全州辖1市16县。

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平均气温l7℃,堪称四季如春。

1952年,凉山建州时不叫彝族自治州,叫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  
因为当时的凉山地区属西昌专区,而西昌专区属西康省,所以从专区划出的凉山地区,行政上仍属于西康省管辖。

1955年10月1日西康省并入四川省后才改属四川省。
  
凉山这个名称怎么来的呢?

清代的时候,人们觉得凉山气温低,是个很寒冷的地方。清代道光年间编撰的《宁远府志》里说,凉山以“群峰嵯峨,四时多寒”得名。

解放前云南一带称凉山地区为“巴布凉山”,“布”字与古“æ¿®”字有关,凉山古时有“濮人”,彝族称之为“濮苏乌吾”,即后来称之“僰人”的少数民族居住。而彝族自称凉山地区为“斯普古火”,汉语意为森林茂密的高寒地区。

凉山远古时是一片森林,因此说凉山很多地名都与林木有关,如金阳县有个地方叫灯厂,却与灯无关,也不是厂子。它的原名是墩场,墩是木墩,四川方言叫直径盈尺的方形原木为墩子,即木墩。

墩场是墩子(原木)的集散地,各地砍伐的原木多运到这里来集中,然后顺金沙江,漂流至长江下游,再转运各地使用,墩场之名缘此。

昭觉的四开,是彝语地名,是彝族以杉木劈成木瓦板的地方而得名。这些都说明古时凉山遍山都是森林,以此得名“斯普古火”。在准备建凉山彝族自治区时,当时西昌第一任地委书记梁文英曾广泛征求各方特别是凉山彝族的意见,是用凉山?还是“斯普古火”?最后根据多数人意见,还是用的“凉山”这个词,这就是凉山得名由来。
 
至于“彝”字也有来历,彝族自称“诺苏”,解放前汉族称为“夷族”,或其他带有歧视性的称呼。“夷”字从字形字义上,是“一”、“人”、“弓”三字组成,反映彝族人民古时在森林中以狩猎为生,但夷字却带贬鄙之意,是古时汉族对少数民族的贬称,如东夷、南夷、西南夷等。

清时称外国人也称作外夷,西夷,要是向西方学习了,就是师夷之长。

1950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彝族代表团的时候,是否可以把夷族的“夷”字改为“彝”字,“彝”字有丝有米,即有吃有穿,是富裕的生活。对此,代表团的成员都举双手赞同。

于是,中共西昌地委于1950å¹´11月1日正式下达文件,把夷族的“夷”字改为“彝”字。通知中并说,把“倮倮沟”(昭觉县境内)改为“解放沟”;把“平夷堡”改为“平等堡”;“锁夷桥”改为“解放桥”;“蛮子岗”改为“解放岗”(都在越西县境内)。自此,夷族就正式改称为彝族,这是党的民族友爱、民族平等政策的有力体现。
  1955å¹´4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53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设立自治机关”。这里,自治区是指省一级,自治州是指专区一级,因此把凉山彝族自治区改称为凉山彝族自治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2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许许多多的省和一些自治区,因为受到了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影响,一些地名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些非常独特的含义,而且很多地名的背后也都有着一段历史故事,在我们国家,有很多的地名也是非常的有寓意的。凉山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自治区,只不过到后来才并入了四川省凉山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与当地的气候有关,而且是根据多数人的意见投票选择出来的。

各地的地名

我们国家每一个城市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都有着特殊的寓意。像四川成都,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根据“一年成邑,两年成都”的口号得出来的,像遂宁,它就有着平息战火,达到一种安宁社会的意思。这些名称大部分都是在历史上有着自己的背景故事的,也都流传了很多年,是当时的人们或者是统治者一种美好愿望的表现和反应。

大凉山

凉山州这一个地域也有着自己特别悠久的历史,它在唐朝的时候,属于南诏,在宋朝的时候属于大理国,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前进,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凉山一开始是被当做一个自治区进行建设的,后来经过几年又成为了一个自治州。它之所以会被称为凉山,是因为在这一座山,一年四季都是非常寒冷的,所以顾名思义,凉山也是因为它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特征才有了这个名字的。

众望所归

在凉山这个地域里面居住的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在1955年的时候,凉山就成为了四川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为它选择名字的时候,其实是参考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意见的,在当时有两个名字备选,一个就是凉山,另外一个则是少数民族中的斯普古火,后来经过大家投票,一致决定用凉山这个简洁的名字来命名。

第2个回答  2020-05-15
这个名字来源于它的地理位置,因为凉山州地处于川西南横断山系东北缘,在环境上具有着温凉湿润、多阴雨等特点。
第3个回答  2020-05-15
凉山州其实是因为大凉山而得名的,而大凉山是汉武帝时期的朝廷命官大概划分众山山名,后来演变成为地区名。
第4个回答  2020-05-13
解放前云南一带的人称凉山地区为“巴布凉山”,而彝族自称凉山地区为“斯普古火”,汉语的意思是森林茂密的高寒地区。
后来在准备建凉山自治区的时候,当时西昌的第一任地委书记梁文英就征求各方意见,特别是凉山彝族的意见:到底是用云南人称的“凉山”还是彝族自称“斯普古火”?
后来采取了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以“凉山”来命名。
幸好以“凉山”来命名,不然当初如果取名叫 “斯普古火”,那就不利于凉山大力发展旅游业了,毕竟辨识度太低了。
虽然“凉山”和“斯普古火”都表示“寒冷的山”,但凉山更简洁明了、见名知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