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立案程序是怎么样的

如题所述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公安机关受理报案后,经审查,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条件:(1)有犯罪事实存在;(2)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3)属于案件管辖范围。公安机关严禁超越案件管辖范围越权办案,插手经济纠纷。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报案人。控告人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要求立案的复议,或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异议。由于经济犯罪比较特殊,犯罪主体很大一部分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因此虽然经济犯罪部分还是由公安机关处理,但是可能还会涉及检察院。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刑诉诉讼法》地11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5
你好,根据不同案件,侦查机关是不一样的。例如故意伤害罪的侦查机关是公安机关,立案程序一般是先接受报案,如果有区一级公安机关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进行立案侦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4-01
申请立案,批准立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