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题所述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要么是无从下笔,要么是满纸空话、言之无物,要么是写流水账。究其根本,学生在写作上存在困难的原因是平时阅读较少、缺乏写作训练和缺乏对所需描写事物的有效观察方法等,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写作素材的缺乏,不能顺畅地组织语言。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
1.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保证有趣。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设计一些游戏、家务劳动比赛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观察,然后将活动经过详细地写下来。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使写作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
2.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想方设法地活跃学生的写作思路,尽可能启迪思维。对于学生平时看到的画面、人、事、物,教师要引导其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而使他们寻找到写作的源泉,激发起勤于动笔的写作激情。因为只有想象越丰富,才思才会越敏捷,学生在写作时的思路才会更开阔。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将事物的特点抓住。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观察时要找出其与众不同的一点。为使学生能够准确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而进行重点观察,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出事物的变化及异同,进而将所观察事物的特点抓住。如在进行人物肖像描写时,通常学生较喜欢运用“炯炯有神的双眼”、“樱桃小嘴”等语句,对所有人都进行了美化,致使学生的作文多数都是“千人一面”。对于此,教师在人物描写的写作课中首先可以让学生描写本班学生的外貌,引导他们详细比较不同同学的外貌特征,将外貌特征的异同点找出来,然后再重新对所描写的人物进行描绘,以促进学生观察能力与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4.注重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在一些写作课上,学生需要写《上课铃响后》、《课间十分钟》等类型的作文,写作内容要反映学校的日常生活。对于这类文章,学生常常会感觉没有什么可写的,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日常的学习生活。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堂教学的情况,以促进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日常生活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的作文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还原其生活的本来面目,写真实的人、事、物、感情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表达、易于动笔,写作文时才能做到文思泉涌。
二、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
1.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方位进行反复观察。《画杨桃》一文中这样写道:“站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不一样。”教师应借助书本的教学,告知学生反复观察的重要意义,反复观察并非机械地重复,而是在观察时有所改变,这样才可以做到一次比一次观察得深入,才能有所收获。
2.抓住观察对象的观察重点,由此及彼。如《白鹅》一文中,作者在对白鹅进行观察时,并不仅限于观察其外表,而是在观察中抓住它让人注意的姿态——“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重点将“好一个高大的动物”写出来。然后对白鹅“严肃郑重”的叫声做了进一步的观察和描写,“有模有样”的步态与令人搞笑的吃饭动作,从而对白鹅的高傲及与众不同进行了佐证。
3.进行分析比较,探寻疑点。《五彩池》一文中写道:“水明明是清的,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这即是经对比将疑点找到。作者再经过分析与探寻,最终得到结论:“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石笋就像高低不同的折射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颜色。”根据这些课文的教学能够向学生进一步说明观察过程就是分析比较、探寻疑点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解疑释惑,才能由现象看到本质。
4.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还要引导他们寻找和积累素材。此外,教师还要多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要时常提醒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从常见的现象中发现其独特之处和非凡的意义。
5.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观察习惯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小学生形成自主观察的能力后,就会对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处、实物的不平凡处进行仔细观察,还能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