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激将为何也是一种激励?

如题所述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在管理中也要善用激将法。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当有些人的自尊心由于遭受挫折、犯了错误因而缺乏信心时,为了使之接受管理者的意图或意见,而用语言故意贬低他、刺激他,从而激发起他强烈的自尊心,这即是激将法。

在激励员工的过程中,如能够使用巧言激将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895年10月的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美国现金出纳机公司,他向该公司营业处的约翰·兰奇先生表示:

“我……我希望能当一名推销员。”

“可以一试。”兰奇先生可不愿花时间跟他废话。

半个月过去了,年轻人走街串巷,一台出纳机也没有卖出去。

他来到约翰·兰奇的办公室,希望这位前辈能给予指教。

“哼,我早就看出你不是干推销的那块料。瞧你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你呀,老老实实回家去吧。”

这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顿时无地自容,继而对约翰·兰奇的话大感恼怒。

“兰奇先生,我来这儿的原因是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而不是想听到您的训斥,您如果不愿意帮我,那么我再去请教别人。我现在就告诉您,我不会回家种地,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是一名出色的推销员。”

这位年轻人说完转身就要离去。

“且慢。”兰奇和蔼地说:“年轻人不要太着急了,让我们来好好地分析一下,为什么没有人买出纳机呢?”

约翰·兰奇像换了一个人,他请年轻人坐下,接着说:“记住,推销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如果零售商都愿意要出纳机,他们就会主动购买,用不着让推销员去费劲了。推销是一门学问,而且学问很深。这样吧,改天,我和你走一趟。如果我们俩一台出纳机都不能卖出去,你和我都回家吧!”

过了几天,约翰·兰奇带着年轻人上路了。

年轻人非常珍惜这个宝贵的机会。他用心地观察这个老推销员的一举一动。在一个顾客那里,约翰·兰奇平静地说:“买一台出纳机可以防止现金丢失,还能帮助老板有条理地保管记录,这不是很好吗?再有,这出纳机每收一笔款子,都会发出非常悦耳的铃声,让人心情愉快……

年轻人亲眼目睹一笔生意就这样谈成了。

原来,约翰·兰奇那天对他的“粗暴”,一不是真的看不上他,二不是拿他撒气,而是敏锐地洞察了这个年轻人求胜心切、不甘失败的心理,然后针对他采取的一种训练方式——先将年轻人激怒,然后告诉他应该怎样去做,以此来激发这个年轻人的热忱和决心,调动这个年轻人的全部潜能和智慧。

这个年轻人就是IBM的创始人——约翰·沃森。

巧言激将,一定要注意区分对象,根据性格特征对症下药。否则,只会白费口舌、枉费心机。巧言激将还要看准时机。出言过早,时机不熟,易使人泄气;出言过迟,又错失良机。除注意把握时机外,还要注意分寸,运用激将法,不痛不痒的语言犹如隔靴搔痒;但言语过于尖刻,则让员工难以接受。因而,语言激将要灵活运用。这里介绍几种用法:

(1)反激法反激法就是反面激励,与心理学里的“反暗示”或者“负强化”相仿,但又有区别。它是用刺激性的言语或者反语,鼓动人们去做原来未打算做、不情愿做或者不敢做的事。

某电子厂徒工小张提前定级出徒,进厂较早的学徒工小李自以为学技术快、干活麻利,心里不服气,就冲着厂长发牢骚。厂长看到小李虽有思想疙瘩,但有争胜好强的心理,于是决定将计就计。厂长道:“你的技术不在小张之下,可在全年的生产竞赛中,人家先后六次夺魁,三次当亚军,两次居第三,一年干了一年半的活,翻翻你的记录,是多少?”小李不吱声了。“小张总是脏活累活抢着干,你却拨一拨,动一动,缺乏主动。不服气,就干出个样子来!”这一招果然灵,从此,小李判若两人,一年后他被评为全公司的先进工作者。

(2)侧激法顾名思义,这种激励方式既不是正面激励,也不是反面激励,而是从侧面激励。侧面激励,激励者对受激励者各种情况虽然了解得清清楚楚,但为达到激励的目的,在好多情况下,却佯作不知,并有意识地褒扬第三者,暗中贬低对方,运用人们争强好胜的心,激起他超过别人的强烈愿望。

三国时,诸葛亮为了抗曹来到江东,他深知孙权有不甘居人之下,轻易不服人的脾性。诸葛亮明知曹军有八十三万,却对孙权说曹兵一百万,兵多势大,所向披靡。孙权对曹军人数表示怀疑。诸葛亮说:“我只讲一百万,怕吓坏你们江东的人呀。”孙权中计,忙问题:“那我是战,还是不战?”诸葛亮乘机说:“如果东吴人力、物力能与曹操对抗,那就战;如自觉不敌,那就投降!”

孙权不服,反问道:“依你之言,刘豫州缘何不降呢?”

此话正在诸葛亮预料之中,于是进一步激发他说:“田横乃齐国一壮士,尚能坚守气节,何况刘豫州乃皇室之后,盖世英才,众望所归如百川入海,岂能屈膝投降、屈于他人膝下呢?”孙权被激得勃然大怒,发誓要与曹军决一死战。

此中的巧妙之处,在于旁敲侧击,刺中对方不甘人下的自尊心,使他萌发一种非要超过别人,以胜利者的姿态昂然屹立的念头。

(3)导激法对待不同的被激对象,有时简单的否定、贬低收效甚微,还需要“激中有导”,现实生活中,凡是人缘比较好的管理者,都是比较注意运用导激法的激励方式的。

一位厂长要求新入厂的一位大学生修改一下工作总结时是这样说的:“小王,这份总结写得很好,看来你确实下了一番功夫,思路很清楚,观点很明确,里面有几点写得比较精彩。要说不足,我看是不是把这几处修改一下,这种说法不大妥当,言辞过激了点,会伤害人的积极性。你辛苦一下,能不能争取在后天下午给我。小伙子加油,文章一定能越写越漂亮。”果然,小王经过一番努力,写出了一篇令人满意的作品。用明确的或诱导性的语言,把对方的热情激发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