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北区

如题所述

浙西北区上中生界划分早已取得基本一致的认识,它集中地反映在 《浙江省岩石地层》 ( 浙江省地质矿产局,1996) 成果中,共建两个群,八个组,即建德群 ( 包括劳村组、黄尖组、寿昌组和横山组) ,衢江群 ( 包括中戴组、金华组和衢县组) 以及桐乡组等。本书基本采纳上述划分意见,仅将建德群的定义略作修订,时代归属也有明显更改。现作如下划分 ( 表 3-1) :

表 3-1 浙西北地区白垩系地层划分对比

( 一) 早白垩世早期地层———建德群 K1J ( 劳村组 K1l、黄尖组 K1h、寿昌组 K1s)

建德群一名来源于刘季辰、赵亚曾 ( 1927) 创建的 “建德系”,原定时代为晚白垩世。1959 年浙西地层现场会议后,研究者逐步将 “建德系” 进一步划分为建德统( J22? —J3) 、紫红色砂岩页岩层 ( K1) 及浙江流纹岩 ( K1) 等地层单位或改称武夷群( 建德亚群和浙江流纹岩组) 。1965 年逐步建立了至今仍沿用的地层系统,将建德群自下而上划分为劳村组、黄尖组、寿昌组 ( 下段、中段、上段) 和横山组,这四个组是最基本的岩石地层单位,可以独立用于地质填图、描述和阐明区域地质特征。因此,建德群一名似可以废弃,但考虑到建德群自创名以来,广为沿用,知名度较高; 同时建德群内前三组化石属于同一生物组合,与其上覆的永康生物群有明显的差异,所以继续保留群的名称,有利于区域地层对比以及生物群分析与对比等。

《中国地层指南》指出,“群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或相关的具有共同岩性 ( 或岩性组合) 特征的组组合而成”,据此,劳村组至寿昌组属于陆上火山喷发沉积组合,构成完整的火山活动旋回,具有相似的古生物化石,将它们置于一个群内是合适的。而横山组以紫红色碎屑沉积岩为主,厚度巨大 ( 最厚达 1 400 m) ,在底部或下部已发现的介形类、叶肢介化石与下伏地层中同类化石面貌不同。中、上部地层中,曾发现区别于寿昌组的孢粉组合,近年在兰溪墩头梅坞发现恐龙蛋化石,在墩头盆地东端上木坑、虞街附近,横山组底部夹 20 ~100 m 气孔玄武玢岩。从层序、化石及区域地层对比来看,横山组似与浙东南馆头组和朝川组大致可以对比。因此,就岩性、化石而言,将以红层为主,岩性单一,厚度巨大,产恐龙蛋化石的横山组归入建德群似不合适。本书建议建德群的定义为:不整合覆于中侏罗统或更老地层之上,整合或超覆不整合伏于横山组之下的一套陆上火山喷发、沉积组合,包括劳村组、黄尖组和寿昌组,产特有的多门类化石组合,时代归早白垩世早期。这样的定义既有利于大范围区域地层及古生物群的对比,也与地质事实相协调。

1. 劳村组 ( K1l)

劳村组由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 1965) 创名,命名地点在建德市大同劳村,原定时代为晚侏罗世,自创立以来,广为沿用至今。

浙西北劳村组发育于大致呈 NE 向断续分布的盆地中,主要出露于建德劳村—梅城,浦江盆地南、北侧,桐庐杨家坞,临安和安吉等地,此外富阳胥口、新登和淳安等地亦有零星出露。

本组岩性主要由河湖相的紫红色砂、泥岩夹酸性火山碎屑岩组成,底部常见砾岩,局部含钙质和钙质结核,夹少量泥灰岩透镜体,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 526 ~1 318 m,最厚可达 2 000 余米,普遍不整合覆于中侏罗统渔山尖组或更老地层之上。劳村组典型岩性是红层夹火山岩,但在建德梅城—寿峰山一线以东,火山岩急剧增多,几乎构成本组主体,而紫红色碎屑沉积岩仅以夹层形式出现。综合劳村组岩性、岩相特征,在空间上自西向东、由南往北火山岩呈逐步增多的趋势,而紫红色碎屑岩则减少变薄; 在时间上,自下而上火山岩逐步发育,沉积岩相应减少,反映火山活动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属间歇性的弱喷发活动,显示了白垩纪大规模火山喷发活动的初始阶段。

劳村组生物化石主要有植物、腹足类、双壳类、叶肢介、昆虫、介形类和鱼类等。

据俞云文等 ( 1999) 对浙江白垩系同位素年龄值的收集和总结,指出劳村组年龄值在135 ~ 127 Ma 之间。另用 Ar-Ar 法测试方法获得桐庐劳村组同位素年龄值为 124 Ma。

2. 黄尖组 ( K1h)

黄尖组一名系顾知微、邹鑫祜等 1962 年创议,邹鑫祜等 ( 1964) 首次报道,命名剖面位于建德市寿昌镇南 4 km 的黄尖山,创名后一直沿用,原定时代为晚侏罗世。

黄尖组分布范围与劳村组基本一致,其中以建德鸟龙山—富阳杏梅尖和天目山等地最为发育。本组岩性为一套酸性火山熔岩或酸性火山碎屑岩,夹中性熔岩,偶夹少量凝灰质砂岩,为本区白垩纪火山活动鼎盛时期的产物,各地厚度变化较大,建组剖面厚度 943 m,向北相距 10 km 的枣园剖面厚度仅 175 m,总的趋势是自南西向北东方向变厚,如绍兴王家大山厚达 1 551 m,天目山一带厚度大于 4 390 m。

本组底部以中性或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呈整合关系覆于劳村组沉积岩之上,顶部以酸性火山碎屑岩呈整合关系伏于寿昌组沉积岩之下,故顶、底界线清楚,野外易于识别。

黄尖组中沉积夹层少而薄,且富含凝灰物质,化石稀少,保存不佳,仅发现少量植物与孢粉化石。

本组同位素年龄值 ( 俞云文等,1999) ,除一个为 140 Ma 外,其余均在 130 ~ 126 Ma间,与下伏劳村组同位素年龄相近。

3. 寿昌组 ( K1s)

顾知微 ( 1959) 于建德市寿昌创立 “寿昌组”一名,1962 ~ 1964 年间顾知微、邹鑫祜等将伏于寿昌组之下的原称 “蔡郎岗组”中、上段归并到寿昌组,就此扩大了寿昌组的含义,后人沿用寿昌组一名是指扩大了含义包括三个岩性段的寿昌组,原定时代为晚侏罗世。原浙江省地质矿产局 ( 1996) 修订了寿昌组顶界,将原横山组底部酸性凝灰岩划归寿昌组,并以该层凝灰岩的顶界作为与上覆横山组底部紫红色中层状含砾粉砂岩的界线。本书沿用这一划分意见。

寿昌组主要分布于寿昌—临浦一带的寿昌盆地,兰溪墩头盆地边缘,浦江盆地女儿坑、阳山、杭口坪与诸暨等地,淳安—临安地区寿昌组不发育,出露较零星。本组岩性为一套灰绿、黄绿、紫红等色砂、页岩,中部和顶部各有一层厚度不稳定的酸性火山岩。寿昌盆地寿昌组以湖相沉积为主,火山岩所占比重不大,往东经兰溪墩头、浦江至诸暨等地,本组中火山岩明显增多,在寿昌盆地火山岩仅厚 65 m,浦江盆地厚近 467 m,至诸暨盆地厚达 736 m。

本组厚度随地而异,由数十米至 1 200 m 不等,与下伏黄尖组及上覆横山组呈整合或超覆不整合接触,岩性界线清楚,野外易于识别。值得提及的是,临安平山盆地寿昌组为河湖相的火山-沉积岩,含大量的火山玻璃,在钠质碱性水的不断作用下,形成了具较大规模的钙、钠基膨润土矿。

寿昌组以富产生物化石而著名,计有植物、轮藻、孢粉、腹足类、双壳类、叶肢介、昆虫、介形类及鱼类等化石。

寿昌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 124 ~117 Ma 之间 ( 俞文云等,1999) 。

( 二) 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横山组 ( K1-2h)

浙江省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地层分布示意见图 3-2。

本区下白垩统上部仅有一个地层单位———横山组。横山组一名系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 1965) 于建德市寿昌镇横山所创,原定时代为早白垩世。建组剖面未见顶,出露厚度 >214 m,兰溪墩头盆地横山组发育较全,厚度巨大,约 1 400 m。

横山组主要发育于建德寿昌盆地和兰溪墩头盆地,在淳安—临安一带亦有出露。寿昌盆地横山组岩性以滨浅湖相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有砂岩,厚度大于214 m,至盆地边缘岩性明显变粗,为紫红色砾岩、砂砾岩与细砂岩互层,夹薄层凝灰岩,厚度变薄。墩头盆地横山组发育较全,顶底界线清楚,厚度可达1400m,其上部为河流相紫红色钙质粉砂岩、细砂岩,夹砾岩与砂砾岩; 中部为滨湖相灰紫红色钙质粉砂岩,夹钙质中—细粒砂岩与凝灰质粗砂岩; 下部为浅湖相紫红色厚层钙质、泥质粉砂岩夹紫灰色凝灰质砂岩。在盆地东端上木坑、虞街附近,本组底部夹 20 ~100 m 的气孔状玄武岩。

本组厚度为82 ~1 400m,与下伏寿昌组顶部酸性火山碎屑岩是连续过渡关系,但在盆地边缘,横山组底部有一层暗灰紫色砾岩与下伏寿昌组接触,似为超覆不整合接触关系;本组亦可超覆在黄尖组或劳村组抑或更老地层之上。与上覆地层关系,在兰溪墩头盆地与中戴组下段砾岩呈整合接触。

横山组所产化石大多采自寿昌盆地横山组底部或下部,计有植物、腹足类、双壳类、叶肢介与介形类等,在墩头盆地仅发现孢粉化石。2003 年在该组上部或近顶部发现了恐龙蛋化石,这一新发现意义重大,为横山组的时代归属提供了可靠的化石佐证。

图 3-2 浙江省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地层分布示意图( 据浙江省地质矿产局,1996,改绘)

( 三) 晚白垩世中、晚期地层———衢江群 ( K2Q) ( 中戴组 K2z,金华组K2j,衢县组 K2q)

衢江群一名来源于刘季辰、赵亚曾 ( 1927) 所创的 “衢江红砂岩”,原定时代为新近纪。1960 年以来,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和浙江石油地质大队等多次在金衢盆地 ( 金华—衢州) 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曾先后提出衢江群再划分的多种意见,开始由划分五个岩性段逐步演变到划分成三个组,迄今主要有两种划分方案: 浙江石油勘探处 ( 1993) 将衢江群划分为方岩组、兰溪组和衢县组,同时将分布在杭 ( 州) 嘉 ( 兴) 湖 ( 州) 第四系覆盖下的桐乡组也一并归入衢江群; 陈其奭 ( 1989) 与浙江省地质矿产局 ( 1996) 则将衢江群划分为中戴组、金华组和衢县组三个组。本书采用后者划分意见。

本书定义: 衢江群系指浙西北区整合覆于横山组或超覆不整合于前横山组之上、由山麓堆积相-河流相-湖相-河流相组成的以紫红色为主夹杂色的碎屑沉积地层,包括中戴组、金华组和衢县组,其上未见顶。现按组分述如下。

1. 中戴组 ( K2z)

中戴组系陈其奭 ( 1981) 于浙江省金华市中戴创建,原定时代为晚白垩世。

中戴组主要发育于金衢盆地,向东延至义乌、东阳以及浦江等盆地,泗安—嘉兴地区出露零星。本组岩性可分成两个段: 下段属山麓堆积相堆积物,以紫红色块状砾岩、砂砾岩为主,夹含砾砂岩、粉砂岩,局部偶夹火山岩; 上段为河流相堆积物,下部为紫灰色砾岩与砖红色含砾粉砂岩互层,向上为中粒砂岩、粉砂岩,偶夹含砾中—粗粒砂岩,顶部为紫红色钙质、粉砂质泥岩夹钙质粉砂岩。

本组厚度由 247 ~1 500 m 不等。在兰溪墩头盆地与下伏横山组呈整合接触,浦江盆地超覆不整合于寿昌组之上,大多以砾岩与下伏磨石山群之不同层位呈超覆不整合接触。

本组化石稀少,计有植物、轮藻、介形类和吉兰泰龙。

采自龙游上圩头橄榄玄武岩的同位素年龄样品,经 K-Ar 法测试,年龄值为 105 Ma( 张利民,1997) 。

2. 金华组 ( K2j)

金华组系邹鑫祜、陈其奭 ( 1964) 创名,顾知微 ( 1980) 介绍,命名地点在浙江省金华市,原定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选层型在浙江省龙游高仙塘剖面 ( 由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1993 年测制) 。

金华组主要发育于金衢盆地。本组岩性为浅灰紫色薄层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夹细砂岩与灰绿、浅灰、灰黑色泥岩,属湖相沉积物。金衢盆地两端岩性变粗,北部夹有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偶夹泥灰岩、含膏泥岩、白云岩及白云质泥岩等。其厚度在兰溪沈店为469. 7m,但在盆地南部龙游一带厚度变薄,约263m,最厚达2125m。与下伏中戴组呈连续过渡,岩性界线不十分明显,是从河流相逐步过渡到湖泊环境。

金华组化石比较丰富,计有植物、轮藻、腹足类、双壳类、叶肢介、昆虫、介形类等。

3. 衢县组 ( K2q)

衢县组系李龙通、甄金生 ( 1981) 于浙江衢县创建,原始定义是指浙江石油地质大队( 1979) 在金衢盆地划分衢江群的第五段,其后陈其奭 ( 1981) 、徐克定 ( 1989) 和浙江省地质矿产局 ( 1996) 所称衢县组皆指衢江群四、五段,本书采用后者衢县组定义。衢县组选层型为浙江龙游小南海曹垄—刘家村剖面 ( 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993) 。

衢县组为河流相沉积物,主要出露于金衢盆地,据钻井资料杭嘉湖地区似有衢县组存在。其岩性主要由棕褐、棕红色,中厚层、厚层至块状砂岩、粉砂岩、含砾砂岩、砂砾岩及砾岩组成。金衢盆地东部和西部岩性较粗,以棕红、浅棕红色厚层至块状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灰白色厚层状砂岩、含砾砂岩和砂砾岩透镜体。常见不规则交错层理与大型板状交错层理。

衢县组厚度一般在 1 000 m 以上,龙游横山一带为 1 562 m,兰溪沈店附近厚度大于2 361 m。与下伏金华组呈整合渐变关系,地表剖面未见顶。本组富产介形类与轮藻化石,同时发现恐龙牙齿、碎骨及恐龙蛋化石。

( 四) 晚白垩世末期地层———桐乡组 ( K2t)

桐乡组一名由浙江石油勘探处 ( 1988) 创建,它是依据钻井资料建立的地层单位,命名地点在浙江省桐乡县白马庙双桥钻井剖面 ( 杭 31 井) ,原定时代为晚白垩世。

桐乡组仅在桐乡凹陷中分布,未见地表露头,在杭 31 井、杭 33 井、杭 34 井、杭 38井都先后发现该组地层,其岩性可归纳为三部分: 下部为灰紫、浅棕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含砾砂岩、砂砾岩、细砾岩,总趋势下粗上细,厚 287. 4 ~ 450. 5 m; 中部为浅棕色、灰紫色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含砾砂岩、砂砾岩、间夹泥岩或粉砂质泥岩,总的以粗碎屑岩为主,厚度 178 ~ 235. 5 m; 上部以浅棕、粉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灰紫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底部为含砾岩或砂砾岩,总之以细碎屑岩为主,下粗上细,厚度 100 m 左右。下与衢县组接触关系尚不完全清楚,推测为假整合接触 ( ?) 。

桐乡组含有丰富的介形类、轮藻和孢粉等微体化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