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分文科 理科是什么意思

是分文科班 理科班吗 还是 个人的选修秀科目

高中的文理分科是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等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所实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即将教学课程分为文科和理科让学生作出选择后进行分别教育。

基本概述:

文理分科一般是在高一进入高二阶段进行的。虽然实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科都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所分的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必修科:语文、数学、英语。

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与设计理论、艺术鉴赏。

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与设计实践、体育鉴赏。

扩展资料:

文理分科在大陆始于1977年的恢复高考。但事实上这种制度源于对苏联模式的照搬。二战使苏联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因此战后重建急需以分科教育来快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大陆1949年后,同样急需专业人才,因此开始了文理分化的步伐,首先成立了西安、南京、重庆等最早的8所外语学校,并在50年代开始了对高校的合并。

当时实现工业化是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为了适应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自1952年起,将同类专业院校合并为专业学院,建起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校体制。

这样的合并加强了工科院校的专业性,但也造成专业面窄,且理工、文理分家,文法、财经等学科也被削减。

但在文革结束前,大陆的高中一般都没有实行文理分科。1977年,恢复高考制后,为分类选拔人才,高中文理分科才开始。

文科分为人文科学(humane studies)与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的,其经典学科是文学、历史学、哲学与艺术、人文地理学;“史”包括历史、考古等;“哲学与艺术学”是讲究方法的,当代的美学、艺术学等皆属“哲学与艺术”范畴。

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规律的,是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的统称,共有19个学科大类(一级学科),120个本科目录内专业(二级学科)。

2004年,设立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的大学共有597所。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

理科(science departments)是指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数理逻辑的统称,与文科相对立。理科学科主要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与设计实践等。

理科的诞生与发展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果,标志着人类真正懂得了思考自然,因此理科的发展也是人类科学与自然思维发展的关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理分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6
高中有分文科、理科,一般指到了高中后,分文理科时选择的科目。
一、文科
1、文科又称人文社会科学,顾名思义,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2、文科分为人文科学(humane studies)与社会科学(social studies)。
(1)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的,其经典学科是文学、历史学、哲学;“史”包括历史、考古等;哲学是讲究方法的,美学、艺术学等都属于哲学范畴。
(2)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规律的,是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的统称,共有19个学科大类(一级学科),120个本科目录内专业(二级学科)。2004年,设立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的大学共有597所。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
(3)中学文科设置有:1.主科: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2.其他:美术鉴赏、音乐鉴赏、舞蹈鉴赏、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与设计理论、体育实践。
3、高中文科包含:数学,语文,英语,文科综合(地理,政治,历史)。

二、理科
1、理科(science departments)是指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数理逻辑,与文科相对立,中学的理科学科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软件应用、地理学、技术与设计实践等,理科的诞生与发展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果,标志着人类真正懂得了思考自然,因此理科的发展也是人类科学与自然思维发展的关键。国内的较知名理科大学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
2、理科有数学,语文,英语;理科综合(物理,生物,化学)

三、选择文理科是一件很重要也很让人纠结的事,不过要根据高一时期的各科成绩和兴趣进行选择,选择是人生中经常遇到的事,兴趣又是人生最好的老师,据此选择好文理科很关键。
第2个回答  2012-06-16
分科目.文:语树外历政地.
理:语树外物化生.
学的科目都不同,当然要分文科理科班咯.选修的科目除了和你选择是文是理有关外,体育的选修也是有的。比如你选理,那历政地就是你的选修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6-15
分文科班理科班又分科目高考只考选修的和语数外
第4个回答  2012-06-19
是分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