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验光,一定要散瞳吗

如题所述

散瞳是在应用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使之失去调节作用的情况下进行的验光。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较强,验光时如果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不能把调节性近视即所谓假性近视成分除去,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青少年近视患者,散瞳验光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年龄越小的孩子,眼睛的调节能力越强,在不散瞳的情况下,会使得验光的远视度数偏低或近视度数偏高,从而影响验光的准确性。因此小于10岁的孩子,医生建议最好进行散瞳验光(尤其是远视的孩子),通过药物使睫状肌充分放松,以便准确地验出屈光度数。其中6~7岁以下的孩子一般需要点阿托品眼膏3天左右,8岁以上的孩子会使用快速的睫状肌麻痹药(环戊通眼水或托品酰胺眼水)3-5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0
近视已经成为当代人的重要标志了,很多人都因近视而戴上了眼镜,有的人甚至戴了一生,大家都知道近视患者验光时需要散瞳,专家说有一些人是不宜散瞳的,那么?往下看就会知道了。 下列人员验光时必须要散瞳: (1)15岁以下小孩,由于其眼调节作用很强,而且年龄越小调节越强,如果不将调节麻痹,验光结果误差极大 ,所以必须散瞳。一般用强效的散瞳剂-阿托品。 (2)16-30岁的近视,16-40岁的远视,第一次验光都需要散瞳,但可以使用中效散瞳剂-后马托品。第二次及以后配镜时,可根据情况散瞳或不散瞳。 (3)对比较复杂的屈光不正,如度数比较高的近视散光、混合性散光高度近视、高度散光等,散瞳验光比较准确,如不散瞳误差比较大。 (4)某些诊断性验光,眼底及屈光闻质均正常,而视力较差,需要用验光手段来排除有无屈光不正时,需散瞳验光。 (5)对小瞳孔验光后,视力矫正不好或者有屈光间质混浊,应进行散瞳验光。 (6)青少年视力减退或视力不稳定(视力一会好一会坏),应当散瞳验光。 下列人员不宜或不必要散瞳: (1)诊断为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或有怀疑者,或者检查发现前房浅,眼压偏高,禁用散瞳剂。因为散瞳可以诱发闭角性青光眼发作,眼压升高,后果比较严重。散瞳剂必须由医生指导下使用。 (2)40岁以上调节力已弱,一般对验光影响较小,可以不散瞳。 (3)严重屈光间质混浊,如白内障、重度玻璃体混浊,无法验光,也就没有必要散瞳。 (4)瞳孔严重粘连,不能散大者
第2个回答  2018-05-27
孩子验光建议散瞳,尤其是孩子第一次做视力检查,发现有屈光不正,建议散瞳检查,因为孩子的调节能力会影响孩子的屈光度,散瞳后检查更准确,希望可以帮到你。
第3个回答  2020-02-18
因为儿童的眼睛调节能力相对较强,只有散瞳后才能被诊断为弱视。如果他们没有通过散瞳,眼睛的真实屈光度就无法检查。如果使用成人镜片匹配的方法,插入镜片的测试往往会不准确,这会加深近视。因此,儿童的眼睛必须扩张,睫状肌麻痹应用于测试。
第4个回答  2018-11-19
你好,有些孩子的睫状肌痉挛,一直处于收缩状态,孩子只能看清近物而看不清远景,就像得了近视,但这种近视只是假性近视,只要睫状肌功能恢复,近视就不存在了;当睫状肌痉挛时间长了,晶状体变厚的形状就会固定不变,这时候造成的近视就是真性近视,即使睫状肌不再痉挛,视力也不会恢复,孩子的睫状肌调节能力很强,如果验光时不散瞳,孩子又处于假性近视,验光结果就包含了假性近视的度数,配出来的眼镜度数就深了,戴一段时间后假性近视就变成真性近视了。
散瞳验光,能够让睫状肌彻底麻痹,失去调节能力,这样验光的结果才是最真实的。所以,散瞳验光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