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的两个儿子最后被处死了吗?要有凭据的

世说新语中说他两个儿子和他父亲一起被收押了,死了吗?

被处死了,但并不是两个儿子,而是一儿一女,孔融得罪手握兵权的曹操,满门被斩,还连累了两个同样是神童的儿女。

孔融被害时,他的女儿七岁,男孩九岁,因年幼得以保全。寄在别人家中。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不起,为什么?”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卵不破的呢?”

主人有给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女孩说:“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号哭而止饮。有人对曹操说了,于是决定都杀掉。

等到捉拿的人到,女孩的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引颈就刑,颜色不变。时人都为之悲伤。

扩展资料

孔融满门被斩原因:

孔融进入官场,做到北海太守。但他锋芒毕露,不甘居于人下,不懂得谦卑韬晦,经常发表一些刺激曹操的言论。他看不起宦官家庭出身的曹操,老是挑他的刺,经常用自己的才华捉弄曹操。曹操禁酒,孔融就写了一篇《与曹操论禁酒书》,说什么尧帝爱喝酒才成为圣人。

曹丕纳袁尚遗孀甄夫人,这根本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孔融却多嘴多舌地说:“周武王讨伐纣王,把妲己赐给周公了。”曹操不懂,又以为孔融学识渊博,便请教语出何典,孔融则不怀好意地说:“从当前的事情想当然推测的。”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但真正让曹操起杀心的,并不是孔融在这些八卦轶事上给他添乱,而是孔融经常发表一些反对曹操内政、外交、军事的言论,比如孔融反对曹操北伐袁绍、乌桓,在曹操权力圈中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羊之乱群,犹能为害”,曹操最终忍无可忍,决定除掉孔融,以绝后患。

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这些神童为何陨落?孔融因得罪曹操满门被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4

孔融被处死的是一儿一女,不是两个儿子。

《后汉书·郑孔荀列传》:孔融的两个孩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不起,为什么?”,两个孩子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卵不破的呢?”主人有遗肉汁的,男孩口渴喝。

女孩说:“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号哭而止饮。有人对曹操说了,于是曹操决定都杀掉。

扩展资料: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魏势力越发壮大,孔融作为圣人之后,自然不愿看到汉室正统被要挟,于是他愤然上书,痛斥曹操为曹贼。

不仅如此,他还大力发展舆论力量,让与他交好的名士宣扬曹操的恶行。要知道当时天下动荡,曹操自然很担心孔融的举动会给他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于是下令诛杀孔融三族。

当诛杀孔家的人到孔府后,孔融万念俱灰。此时他已经五十六岁,他望着自己两个八九岁的孩子,朝行刑之人求情说:“我身犯重罪,死不足惜,但两个孩子是无辜的,能放过我的孩子么?”

行刑的人还没说话,他的孩子却对孔融说到:“父亲大人,您见过鸟巢落在地上后,里面还能有完整鸟蛋的么?”

孔融一家最终惨被杀害,正好验证“覆巢之下无完卵”这句话。孔融死前看不透的事情,他的小孩竟然比他看得透彻得多,所以再聪明的人,一旦入局,也没有旁观者看的清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9-14
孔融被处死的不是两个儿子,而是一儿一女。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初,女年七岁,男年九岁,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遗肉汁,男渴而饮之。女曰:“今日之祸,岂得久活,何赖知肉味乎?”兄号泣而止。或言于曹操,遂尽杀之。及收至,谓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见父母,岂非至愿!”乃延颈就刑,颜色不变,莫不伤之。
意思是:
书奏,判处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儿女都被诛。先,女儿年七岁,男年九岁,因都幼弱,得保全。寄在人家。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不起,为什么?”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卵不破的呢?”主人有遗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女孩说:“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号哭而止饮。有人对曹操说了,于是决定都杀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的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引颈就刑,颜色不变,没有人不为之悲伤的。以前,京兆人脂习、元升,与孔融相好,曾戒孔融刚直。及被害,许昌没有敢收尸的,脂习去抚尸说:“文举丢下我死了,我也不再活了。”曹操听说大怒,准备收捕脂习杀害,后得赦,释放出来。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其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第3个回答  2014-01-08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社会思潮渐趋解放,儒家思想已经不能完全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了。孔融虽然身为圣裔,自幼习儒,但由于时代风气的影响,再加上他耿介豪纵的性格,其言论行为常有出格之处,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孔融时常不穿官服,不戴头巾,便装出行。在孔融心中,所谓孝道也是不足守的,他甚至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谁能想到竟然出自他这位孔圣人的子孙之口呢?我们再联系到当时汉代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什么王祥卧冰、郭巨埋儿等无稽之谈不断见诸正史,那么,我们不得不佩服孔融的胆识了。
  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早年刚刚踏入仕途,他就初露锋芒,纠举贪官,“陈对罪恶,言无阿挠。”董卓操纵朝廷废立时,他又每每忤卓之旨,结果由虎贲中郎将左迁为议郎。后来在许昌,孔融又常常发议论或写文章攻击嘲讽曹操的一些措施。太尉杨彪因与袁术有姻亲,曹操迁怒于彪,打算杀他。孔融知道后,顾不得穿朝服就急忙去见曹操,劝说他不要横杀无辜,以免失去天下人心。并且声称:“你如果杀了杨彪,我孔融明天就撩起衣服回家,再也不做官了。”(《三国志·崔琰传》注引《续汉书》)由于孔融的据理争辩,杨彪才得免一死。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其子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为妻,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这是对他们父子的讥刺,还问此事出何经典,孔融回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当时连年用兵,又加上灾荒,军粮十分短缺,曹操为此下令禁酒,孔融又一连作书加以反对。对于孔融的一再与自己作梗,曹操是早怀嫉恨的,只因当时北方形势还不稳定,而孔融的名声又太大,不便对他怎样。到了建安十三年,北方局面已定,曹操在着手实施他的统一大业的前夕,为了排除内部干扰,开始对孔融下手了。他授意丞相军谋祭酒路粹诬告孔融“欲规(谋划)不轨”,又曾与祢衡“跌荡放言”。罪状就是孔融以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那段言论。这样,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孔融被弃市,妻子儿女同时遇害。
  孔融的死固然很大原因是他自己造成的,但与曹操的妒贤害能也不无关系。今天为曹操翻案的人无不称道他的爱贤、求贤、用贤,然而同时也忽略了曹操有时不免心胸狭窄,妒忌贤才、扼杀贤才的另一面。曹操的诛戮孔融、杨修、崔琰、华佗,以及借刀杀祢衡,不都是最明显的例证吗?
第4个回答  2014-01-08
处死了《后汉书--孔融传》“ 书 奏 , 下狱 弃 市 。 时 年 五 十 六 。 妻 子 皆 被 诛 。” 曹 操 既 积 嫌 忌 , 而 郗 虑 复 搆 成 其 罪 , 遂 令 丞 相 军谋 祭 酒 路 粹 〔 一 〕 枉 状 奏 融 曰 : 「 少 府 孔 融 , 昔 在 北 海, 见 王 室 不 静 , 而 招 合 徒 众 , 欲 规 不 轨 , 云 『 我 大 圣 之後 , 而 见 灭 於 宋 , 〔 二 〕 有 天 下 者 , 何 必 卯 金 刀 』 。 及与 孙 权 使 语 , 谤 讪 朝 廷 。 〔 三 〕 又 融 为 九 列 , 不 遵 朝 仪, 秃 巾 微 行 , 〔 四 〕 唐 突 宫 掖 。 又 前 与 白 衣 祢 衡 跌 荡 於言 , 〔 五 〕 云『
父 之 於 子 , 当 有 何 亲 ? 论 其 本 意 , 实 为 情 欲 发 耳 。 子之 於 母 , 亦 复 奚 为 ? 譬 如 寄 物 � 中 , 〔 六 〕 出 则 离 矣 』。 既 而 与 衡 更 相 赞 扬 。 衡 谓 融 曰 : 『 仲 尼 不 死 。 』 融 荅曰 : 『 颜 回 复 生 。 』 大 逆 不 道 , 宜 极 重 诛 。 」 书 奏 , 下狱 弃 市 。 时 年 五 十 六 。 妻 子 皆 被 诛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