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2
不少健康妇女,在月经来潮前感到全身不适和情绪反常等等,有些还比较严重。对此,以往都认为是一般的经前反应而未予以重视。近半个世纪来才逐渐认识到这是一种病症,为此进行了不少研究。这种病以青壮年妇女中的发病率为高,一般在月经前7~14天出现,行经后自行消失。轻者虽能勉强坚持工作,但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降低,重者则只得休息而影响生产和工作。目前把这种周期性地在月经来潮前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称做“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经前期紧张”一词最确切地描述了患有此症妇女这一时期的精神状态。她们总感到全身乏力、疲劳、精神抑郁、焦虑、烦躁、神经过敏以致失眠等等。最易对孩子及丈夫发脾气。少数症状严重者可以类似精神病患者,几乎达到狂躁的程度。也有极少数患者则表现相反,出现异常迟钝、倦怠,甚至不愿到公共场所去。患此综合征的妇女还常由于体内水肿,出现经前一周内体重增加,一般增加范围为1~1.5千克。严重者可多达5千克以上。浮肿常见于手足、颜面部位,少数妇女每到经前期就感到平时很合身的衣裤突然变得太紧了。因盆腔水肿,患者感到下腹胀痛,盆腔沉重,腰背酸痛等。也有因鼻黏膜充血水肿,患者可出现鼻出血;颅内充血水肿时,可引起头痛或偏头痛;也可因充血水肿所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全身关节疼痛等。乳房胀痛也为常见症状,严重时要影响睡眠。极少数妇女在经前期可能出现口腔黏膜溃疡、舌炎等。此外,尚可出现食欲增加、低血糖、手指震颤及性欲增强等症状。

以上一系列症状,不同患者各有其特点,轻重程度也不相同。但症状的出现和消退与月经周期性的关系是基本固定的,这是本病的特点。目前对此病发生的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雌激素水平过高引起,也有人认为是精神因素影响了一些内分泌功能所致。

患有此病的妇女,可在经前10天开始服用利尿剂,吃低盐饮食,或者在月经中期用些孕激素或雄激素,均会有一定效果。精神神经症状明显的可用些止痛剂、镇静剂,也可通过疏肝理气或补肾滋阴等中医辨证施治。此外,通过心理疏导、音乐松弛、神经、肌肉自我松弛等方法来解除经前心理负担及精神紧张因素,对防治此病也会获得良好效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
第2个回答  2020-07-09
经前综合症通常在下次月经前7~14天开始出现,逐渐加重,到月经前2~3天最为严重,如头痛、乳房胀痛、疲劳、全身乏力、精神压抑或易怒、烦躁、失眠、腹痛、腹泻、鼻塞、水肿等症状。月经来潮后以上症状会自然消失。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PMS)指反复在黄体期出现的周期性以情感、行为和躯体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月经来潮后症状消失,多见于25~45岁妇女。病因:黄体后期雌、孕激素撤退;黄体后期血循环中阿片肽、5-羟色胺浓度或活性改变。
临床表现:周期性的月经前1~2周出现的①精神症状:如易怒(主)、疲乏、情绪不稳定;②躯体症状:头痛、头晕、心悸、乳房胀痛、潮热、痤疮、胃肠胀满、食欲增加等;
③行为改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降低、易激动等。诊断:上述症状+黄体晚期持续反复发生+对工作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则诊断成立。治疗:药物治疗,维生素B6(抑制催乳素释放)、口服避孕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02

女性生理期的时候出现乳房胀痛、全身酸痛等症状,生理期结束以后就消失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很可能就是经前期综合症,总的来说,它的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精神因素,精神紧张,烦躁易怒;第二,盆腔充血,腰酸背痛。 第三,下肢水肿,小腹胀痛,时而腹泻,时而便秘,有时候还可能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下期告诉你如何调理。

第4个回答  2021-01-06

最强大夫:经前期综合征!女性来“大姨妈”,前期会出现情绪波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