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齿侧啮合间隙?

如题所述

‍‍

1刚性调整方法刚性调整法是指调整后齿侧间隙不能自动补偿的调整方法。它要求严格地控制齿轮的齿厚及齿距的误差,用这种方法调整的齿轮传动有较好的传动精度,结构也比较简单。偏心轴套式消除间隙结构,如图2-15所示,电动机l是通过偏心轴套2装在齿轮箱壳体上,通过转动这个轴套,来调整两个齿轮的中心距,进而调整了卤隙。 用带有锥度的齿轮来消除间隙的结构。数控机床在加工齿轮1及2时,把分度圆柱面变成带有小锥度的圆锥面,使其齿厚在轴向E稍有变化。装配时,只要改变垫圈3的厚度,就可以调整齿轮l与2的告隙。当圆锥而角度增加,会使啮合情况变坏。斜齿轮消除间隙结构。宽齿轮4同时与两个薄片齿轮l和2啮合,薄片齿轮通过平键与轴相连。数控机床互相不能相对回转,在两片齿轮中间有一个垫片3,通过垫片3的厚度的变化,使斜齿轮的螺旋线错位,则左右两个齿面分别与宽齿轮4的齿面紧贴,消除了间隙。数控机床挚片厚度的增加量血可用下式计算:At=Acot{3式中,d为齿侧间隙;p为斜齿轮的螺旋角。这种结构承受载荷能力较小,因为在正向或反向旋转时,分别只有一个薄齿轮承受载荷。

2柔性调整方法柔性调整法是指调整后齿侧间隙可以自动补偿的调整方法。即使齿轮齿厚和周节有差异的情况下,仍可以保证无齿隙的啮合。双齿轮错齿式消除间隙结构。两个相同齿数的薄片齿轮l和2与另一个宽齿轮相啮合。两个薄片齿轮套装在一起,并可作相对回转。每个齿轮的端面均匀分布着4个螵孔,分别装上凸耳3和8。齿轮1的端面还有另外4个通孔,凸耳8可在其中穿过,弹簧4两端分别钩在凸耳3和调节螺钉7上,通过螺母5调节弹簧4的拉力,调节完毕用螺母6锁紧。数控机床弹簧的拉力使薄片齿轮错位,即两个薄片齿轮的左右齿面分别紧贴在宽齿轮齿槽的左右齿面上,消除齿侧的间隙。但是正反转只有一个薄齿片承受载荷,所以扭力受到了限制,弹簧力应能克服扭矩力,否则就失去了消除间隙的作用。碟形弹簧消除斜齿轮齿侧间隙的结构。齿轮1和2同时与宽齿轮6啮合,螺母5通过垫圈4调节碟形弹簧3,使它保持一定的压力。数控机床弹簧的作用力应调整适当,使齿轮在轴上目B左右移动,而叉不偏斜,因而要求齿轮内孔右一定长度的导向长度。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5
‍‍

齿轮副侧隙的调整方法;获得侧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齿厚制,即固定齿厚的极限偏差,通过改变中心距基本偏差来获得不同的最小极限侧隙;另一种方法是基中心制,即固定中心距的极限偏差,通过改变齿厚的上偏差来得到不同的最小极限侧隙。

在回转机构的传动中,小齿轮与回转轴承安装在一起,是标准件,齿厚不能改变,为了满足齿轮承受大载荷的需要,小齿轮的厚度不能减小。还需要采用正变位来增加齿轮厚度。所以用该种方法获侧隙在回转机构的侧隙调整是无效的。必须采用基齿厚制,即通过改变中心距基本偏差来获得不同的最小极限侧隙。

‍‍
第2个回答  2018-01-05
‍‍

调整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啮合印痕的口诀是“大进从、小出从、顶进主、根出主”。即:调整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啮合印痕时,当接触印痕靠从动锥齿轮轮齿的大端时,应将从动锥齿轮向主动锥齿轮靠拢并视需要适当将主动锥齿轮外移;当接触印痕在从动锥齿轮轮齿的小端时,应将从动锥齿轮移离主动锥齿轮,并视需要适当将主动轮内移;当接触印痕在从动锥齿轮轮齿顶端时,应将主动锥齿轮向从动锥齿轮靠拢并适当移离从动锥齿轮;当接触印痕在从动锥齿轮轮齿的根部时,应将主动锥齿轮移离从动锥齿轮并适当靠拢从动锥齿轮。对于一些装用等高齿轮的进口车型,调整口诀是“大出从、小进从、顶进主、根出主”,方法基本相同。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