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临终前遗言:司马懿必杀,他是怎么知道司马懿会造反的?

如题所述

这个问题是出自影视剧《军师联盟》中的一个片段:郭嘉临死前,曹操赶来,这时郭嘉告诉了曹操这句话。

因为在这之前,曹操征辟司马懿时,司马懿却压断了双腿,说啥也不效命曹操。因而郭嘉就对曹操说:就凭我郭嘉,很自信可以压制住司马懿的。

潜台词就是,曹老大你就放心吧,我郭嘉会调教司马懿,让他安分下来,从此对曹魏忠心不二。当然这里也包含了郭嘉对司马懿的欣赏,想救他的意思。

至于真实的历史记载,却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郭嘉横行三国时,司马懿是谁?才能如何?郭嘉恐怕都不知道。故而若想回答此问题,就只能遵循《军师联盟》的内容和逻辑了。

三国多狠人,但能对自己狠的人却几乎没有几个,可司马懿却是一个。在跟杨修斗智后他救出老爸。但他和杨修的才能引起了曹操的关注,杨修很顺利的出来服务曹魏,选择了曹植。而曹丕则对司马懿志在必得,可惜司马懿却死活不出来。

而曹操选择这两人,就是为了储备后辈人才,因而司马懿跟曹丕的矛盾,由此就转变成了曹操跟司马懿的矛盾。

对曹操来言,你不服务我曹魏那要你何用?必杀之!司马懿了解曹操,故而用马车压断了自己的双腿,表示不是我不服务你曹魏,而是我出了事故,残疾了没法服务。

可惜司马懿的这种心思,却骗不了曹操和郭嘉,甚至连曹丕都骗不了。但三人对司马懿出手这么狠,却都感到意外。

一个才华横溢的绝顶聪明人,倘若给他再加上“狠人”这两个字后,其实就等于“胸怀大志”这个标签了。

这类人曹操自然不会放过,而郭嘉也要给予关注。因而郭嘉这才对曹操说出了那句话,表示:你欣赏司马懿,我也欣赏,但放心我能调教好他,请给我时间。

正是听到了郭嘉这句话,曹操这才暂时放过了司马懿,转而把精力用在了马上就要开始的“官渡大战”上。

司马懿也因此得以过上了一段优哉游哉的日子。但郭嘉却早有安排,命校事府的人严密观察司马懿,并打入了司马懿府内。

郭嘉的这一步,其实就等于是搜集司马懿的资料,以便在官渡之战结束后,他对司马懿进行有的放矢的“整治”,使其明白如何做臣子!把那些“大志”都统一到曹操旗下。

但非常可惜的是,郭嘉也没有料到自己会病死,因此才对曹操说出此话。

一则,对曹操表示一种未完成任务的遗憾。二则,是郭嘉通过这段时间的监视,已经掌握了司马懿的一些信息,得出了结论,那就是司马懿此人是一个能改变历史走向的人。

最后,要强调的是,郭嘉劝曹操杀司马懿,其实是翻版了战国时期,公叔痤向魏王推荐商鞅,最后所说的那一句:倘若魏王不用商鞅,那就杀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7

郭嘉之所以能够发现司马懿要造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郭嘉的眼光独到,善于见微知著。

众所周知郭嘉有两项十分厉害的本事,第一就是知人善用,第二就算是能通过一些小事情推断出事情的发展。郭嘉原本是在袁绍的麾下,但是他知道袁绍虽说有谋略,但是优柔寡断,思虑多又少要领,难成大事。后来,通过荀彧的介绍,郭嘉正式加入曹操的阵营,有一次曹操与郭嘉共议国家大事,从这一番交谈中郭嘉就知曹操可成大事,毅然出山随曹操南征北战。由此可见郭嘉识人之能。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司马懿的行事虽说十分缜密,但是也还是会露出马脚的。

我们都知道,司马懿出身名门望族,家学渊源,而曹操则是阉宦之后,司马懿自然不愿意为曹操效命,无奈曹操百般邀请,最后不得已才入朝为官。但是被强召做官,司马懿的心中难免怀有怨怼。但是他却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每天面色如常,而且勤于职守,还很快与曹丕处好关系。司马懿有雄豪志,却如此趋炎附势,难免让郭嘉起了疑心,一旦有了疑心,郭嘉便想要将他除掉,以免后患无穷。

郭嘉欲杀司马懿也有宁可错杀,不能放过之心。郭嘉为人谨慎,对威胁曹魏政权的人,宁可杀错,也不会选择放过。但是尽管郭嘉临死前如此劝谏曹操,曹操却仍然一直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反而放任司马懿行事。最终司马懿夺权成功,只是可惜了郭嘉的一番苦心。

综上来看,郭嘉之所以能够知道司马懿造反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有一双慧眼,不过可惜的是,曹操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白白将自己打下的大魏江山拱手让人,实在是令人惋惜。

第2个回答  2019-12-12

历史上,司马懿是曹操的臣子,曹操很欣赏司马懿的才能,而曹操的儿子曹丕继位后,更是十分尊重司马懿,给司马懿很大的权利,但是最终司马懿仍然抢夺了魏家的江山,其实曹操的另一个臣子郭嘉曾经断言,司马懿此人必反,但是曹操却没有听从郭嘉的遗言,诛杀司马懿,那么郭嘉究竟是如何看出司马懿此人必反呢?我认为原因大概有以下3点。

一、郭嘉本人善于识人断事,更可以推测事情发展。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郭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郭嘉曾经断定,孙策无防备之心,结果孙策果真被刺客伏击,最终被仇敌所杀,由此可以看出郭嘉此人极有才能可以见微知著,能看出司马懿会造反,也是很正常的。

二、司马懿在行事中已经露出马脚。最初司马懿是不愿意进入朝堂为官,为曹操效命的,但是曹操态度十分强硬,甚至说如果司马懿再拒绝就逮捕他,因此司马懿才不得以入朝为官,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懿心中也许是有怨言的。而司马懿本身也极有才能,这样的人却可以谨小慎微、伏低做小,可见胸有大志,郭嘉也因此断定司马懿的目的绝非是仅仅做臣子,他必有更为远大的目标。

三、郭嘉是为了彻底地消除隐患。郭嘉此人十分谨慎,刘备投降曹操时,连曹操本人都对刘备毫无防范,但是郭嘉却向曹操禁言,让曹操一定要多加提防刘备,事实证明刘备投降果然是假的。即便除去前两种因素,在郭嘉眼中司马懿的存在始终是隐患,因此秉持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之心,郭嘉才建议曹操一定要诛杀司马懿,杀死司马懿只是为了去除隐患。

可惜事实我们都知道,曹操最终没有诛杀 司马懿,而曹操的儿子曹丕反而十分重用司马懿,这使得司马懿的势力在不断的扩张,最终成功取代了魏家的天下。不得不说,郭嘉此人真是一位天才能够预判出司马懿有不臣之心,临死前还在向曹操进言,只可惜曹操并没有听得进去罢了。

第3个回答  2019-12-12
因为他早就看出司马懿是个狼子野心的人,司马懿城府深,能隐忍,日后必成大患留下遗言让曹操杀了司马懿,不过曹操并没有听他的。
第4个回答  2019-12-12
郭嘉早就看出来司马懿是个野心很大的人了,并且司马懿城府深、能隐忍,日后必成祸患。可惜曹操没有听从郭嘉的遗言,导致曹魏政权最终被司马氏夺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