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发脾气的父母,将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如题所述

经常发脾气的父母,将收获一个听话的小孩。我的父亲是一个脾气特别大的人,我记得小的时候经常挨打,不论在什么场合,不论有多少人,只要是不随他们的心意,我一定被骂,一定被指责,更严重的会被打。所以,从小,我就不愿意表达自己跟父母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因为我怕被骂。我最希望听到他们称赞我说,真是个听话的孩子。于是,我长成了父母希望成为的“听话”的小孩。但是其实骨子里相当的叛逆,这种叛逆一直到现在都有,有的时候甚至转变成了恨,这种对父母又爱又恨的纠结状态,真的狠痛苦

经常发脾气的父母,将收获一个经常发脾气的孩子。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处理,除了发脾气,我并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所以在工作后的人际关系上遇到了很大的障碍,我现在也在一点点的改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希望可以让自己变得友好一些,但是这个过程是在是太辛苦了。

经常发脾气的父母,将收获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很多了解我的人都觉得我是个特别有才气的人。但是,我曾经根本看不上我自己,因为我觉得,我做什么事情都是错的,说什么话都是错的。因为只要我犯了错误,一定是一顿打骂,而且是经常性的打骂。

所以曾经觉得我是一个闯祸精,我给父母的人生带来了太多的麻烦,曾经我真的不相信自己可以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曾经,我以为,我不值得拥有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我经常陷在原生家庭给我带来的模式里面,我想要挣脱,我想要变成一个全新的我。但是这个过程真的好辛苦的。爸爸妈妈们,你们真的觉得跟孩子发脾气是一个有效的教育方式么?别傻了好么,不要再以爱的名义来做伤害孩子的事情了好么?

————————————————————————————————

关注公众号:童画界亲子体验营。做卓越父母给娃一个多彩童年。

我是兮妈梓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09

经常发脾气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孩子缺少安全感

当家长经常给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这种过激的互动方式会让孩子感到比较迷惑和质疑,和自己最亲的人在一起,也感到没有安全感。当孩子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他们在以后成长的过程中,在探索世界和人生的时候,就会变的过度谨慎和迟疑。如果一个孩子,具有较好的安全感,他就会兴致勃勃的去探索这个世界,不断的去探索、冒险,用开放的心态,在更广阔的范围,去做出选择,去满足他们的需要,追求他们的理想。

二、孩子也容易发脾气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启蒙老师,贯穿孩子成长的全过程,是任何老师都无法替代的,对孩子的影响最为重要。当父母经常给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孩子也会学习父母这种经常发脾气的方式。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他们可能是由于比较害怕,当父母发脾气的时候,他们选择默默的承受,或者去顺从。当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他们有了自己的看法,当父母对他们再发脾气的时候,他们也会以这种方式来回应他们的父母。不仅如此,他们也会把这种发脾气的方式,带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困扰孩子终生。

三、缺乏理智

当父母经常给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在孩子年龄还比较小的时候,在情感安全方面就会存在问题,他们变得容易生气、焦躁不安和恐惧。在这种情况下,体内荷尔蒙会自动分泌,中断大脑的思考、理智判断等区域的活动,让孩子进入自我防卫或迅速逃离的现状。对于那些生活中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这种原始的战斗、逃跑或卡住的反应模式,会让他们放大情绪上的压力,更容易失去理智的判断。

第2个回答  2018-05-30

经常发脾气的父母,多半也会收获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或者一个自卑懦弱的孩子。理由如下:


第一,经常发脾气的父母,孩子有样学样,也会脾气暴躁。

父母发脾气的场景通常是:孩子做的不如心意;孩子犯同样的错误;教导无力,不能有效帮助孩子时;在其他地方碰壁,心情不爽时......

总结一下就是:他们缺乏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缺乏充分沟通的耐心;缺乏积极想办法应对难题的勇气;缺乏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所以,表面上看,这些父母爱发脾气,本质上,是上述能力的不足。那么言传身教,他们的孩子没有学到上述场景的处理本领,未来遇到这类问题,也会用“发脾气”来对待。

第二,经常对孩子发脾气,让孩子处于恐惧、担忧的阴影中,逐步丧失主见,自卑懦弱。

年幼的孩子非常依赖家庭,依赖父母,所以很在意父母的看法和态度,遇到爱发脾气的父母,无论是出于自我保护也罢,还是讨好父母也罢,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想法,按照父母喜欢或希望的样子来一言一行,时间长了,他们慢慢失去了自我,变得敏感懦弱,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

还有一些爱发脾气的父母,一旦发脾气,就会口不择言,说“狠话”伤害孩子,更有甚至动手打孩子,这些都会孩子的成长伤害非常大。

第3个回答  2017-12-30

1.孩子会越来越没有自信

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发脾气,孩子做什么事情做的不顺父母的心就会挨训,吼叫非常有用,那么父母会继续使用吼叫这个招数,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丧失信心。比如,本来孩子在玩玩具,高兴了喜欢把玩具扔一扔,或者喜欢在不平的地上,喜欢在下了雨的水里走一走,跳一跳,这个时候家长如果贸然发火,孩子就会突然感觉到很迷茫,明明自己就是想要去玩一玩,为什么就对我这样喊呢?

并且家长发脾气通常还伴有各种恐吓甚至辱骂。这些话语家长在说的时候,认为是自己的本心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就是父母不爱自己了。

2.孩子会失去对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本身就已经很害怕了,很难过了,这个时候就是需要家长来进行引导的时候,家长如果这个时候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孩子的情感进行引导,首先认可他们的情绪,然后引导孩子通过说出自己的情绪或者画出来等方式来舒缓情绪,最后通过共同想办法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下次遇到同样情况如何应对。这样一系列的方式是对孩子更好的教育。

如果家长发脾气,在孩子犯了错误很害怕的时候依然对他们发脾气,他们无法知道什么是体会他人的感受,自然也不会学会体会别人的感受。

3.孩子会越来越不自律

有研究表明,越自信的孩子越自律。因为自律是从对自己的相信来的。

如果一个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自尊体系,对自己没有自信,他们就会遇到一些困难就逃避,无法直面自己的内心,无法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就不会很自律地完成学业,任务等。

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自尊体系是每一个家长的责任,就让我们从不发脾气开始吧。

第4个回答  2017-11-14

‍‍‍‍从我们自己身上入手看,是不是我们自己非常急躁,一言不合,脸色就沉下来,口气就不好,提高音调,一副吵架的架势?再回头看看自己的父母,你们之间是不是特别像?‍‍都说孩子会与自己讨厌的那一类型的父母更相似,因为他们在耳濡目染中也不知不觉地就学习模仿了父母在的状态。

父母经常发脾气,孩子有时候会看起来很乖巧。比如,父母想要孩子做什么,他们就会很听话去做什么。他们会好好看书,可能一部分是自己喜欢看,但也有一部分是因为父母希望他们看;他们想出去玩,然而父母会说天快黑了,就不出去了。他们就会告诉自己对天黑了,明天再出去吧,从而得到父母的一个“真乖”的表扬。

父母经常发脾气,孩子发起脾气来也会相当可怕。动不动就大声嚷嚷的父母,会很快发现自家的孩子也会动不动就大声起来,做什么事不顺心时就大喊大叫,没有耐心,不会与人商量,只会用生气对待。

当自己不高兴时,看到父母因此不高兴后,会强忍泪水,明确表示自己不再生气了,希望父母不再生气。这是过度抑制自己情绪的表现,对于孩子的成长不利。然而,因为要取悦父母取悦其他家庭成员,他们就会让自己表现出与内心想法不一样的样子。

比如不想吃饭,却怕父母不高兴,就硬要往嘴巴塞饭,于是就会干呕。明明不喜欢一个玩具,却想让父母开心,就硬说喜欢。

孩子终究是孩子,总有忍不住的时候。比如,当二宝来临时,其实他们内心是恐惧的,他们害怕父母的爱被二宝占去,于是他们就会表现出排斥二宝。然而,父母一直教导他们,作为哥哥姐姐,应该爱护二宝。

经常地,他们在“爱护”二宝时,不知不觉地就变成了“欺负”二宝(比如,用手去抚摸二宝的脸蛋,摸着摸着就变成了打耳光)。问他们爱不爱二宝,在心情好时一定表示爱二宝;心情不好时,则会说不爱二宝,要把二宝卖掉或者扔垃圾桶(而这些话术,其实都是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在生活中对大宝说的)。

为了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人格,请不要当一个情绪不稳定的爸爸妈妈,否则孩子日后要么成为跟你们一样的人,要么成为懦弱无能胆小怕事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