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有句"白云生处有人家" 为什么是"生"而不是"深"

难道是通假字???
很怪啊 难道过去没有"深"
请问各位大虾诗人为什么要用通假字啊
就因为没有这个字吗????
我学的是深啊 所以才觉的奇怪啊

用“生”的话,我的理解是产生白云的地方,显得更加深邃邈远,用“深”就没有这样的情韵了,俗气了。当然了,这有先入为主的一方面吧,比如一楼的朋友他当初学的时候用的是“深”,他就更偏爱“深”,而我学的是“生”,我就比较喜爱“生”。另外用“升”的话我以为不好,我们虽然经常说云雾升腾,可是云对我们来说更多时候还是不动的,或者是飘动的,谁真的见过见过云升腾,坐飞机的时候吗?既然说到这里了,我就想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如果用“升”的话,自然就平庸了,海上徒然生出个明月自然比海上升起明月来的更新奇些。同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通“现”呢,就理解作南山好像凭空出现的一般,如果当见本字的话,就是看见了南山,少了很多生气。

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PS:发现我还真的喜欢语言呢,嘿嘿,学错专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05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市萝岗区长平小学一名二年级学生的家长刘先生,近日翻到孩子语文课本,里边所选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引起他的疑惑:课本上写的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但刘先生记得以前学过的是“白云深处有人家”,到底哪个版本才是对的呢?

带着刘先生的疑问翻阅多种版本的唐诗选,发现用“生处”和“深处”的都有。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选》中也选辑了杜牧这首《山行》,用的是“生处”,但在注解中标明:“生处,一作深处”。那么这首诗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版本,到底用“生”还是“深”更好?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杰说,古代诗词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不止一种版本,如果在学术上进行考证,就要追溯到现存最早、最权威的版本。张杰认为,《山行》中这个句子,“生”和“深”两种都有版本和出处,但目前普遍的用法是“生”。

为了印证,张教授查阅了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里面用“生”字。而记者翻看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也都是用“生”。张教授认为,“生”字不仅更常用,而且更能体现山中白云蒸腾的境况,有利于小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第2个回答  2008-01-08
他们理解都错了,这里的白云不是我们所谓的白云,而是烟,白云生处,当然就是炊烟缭缭的地方,有炊烟的地方当然就有人家了。而且这句最好的地方是一语双意,有点烟雾缭绕又有炊烟弥漫的感觉,所以生比深更有韵味。
第3个回答  2008-01-05
白云生处是说高,深太俗了。生字更有动感,深刻。
第4个回答  2008-01-08
两个字都可以。“生”更有意味,有一种动态的美,使得全诗动静结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