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童

如题所述

1、房玄龄

房玄龄年幼识大局房玄龄,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唐代齐州临淄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父房彦谦。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房玄龄生长于隋朝,当时隋文帝夺取天下不久,社会上一片繁华景象。

一般人都认为隋王朝牢不可破,但小小年纪的房玄龄却能从表面的强盛看到其潜在的颓势,他对父亲说:“隋王朝根本没有造福人民,只是靠愚弄百姓来维护他们的统治,而且皇室兄弟不和,互相倾轧,将来矛盾定会激化,引发天下大乱!依我看,隋亡国的日子不远了。”

父亲听了不禁大惊失色,吩咐儿子不要乱说。不久,房玄龄的话便应验了。隋文帝被害,杨广即位,不久义军四起,天下大乱。隋王朝不堪一击,李渊父子趁机夺去了天下。房玄龄后来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2、骆宾王

骆宾王(约公元619年—约公元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 《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

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为其代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何托)”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

3、司马光

司马光破瓮救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司马光砸缸”的儿童故事,在当时的东京、洛阳一带就有人把这个故事画成《小儿击瓮图》广为流传。司马光砸缸故事说的就是: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传为千古佳话。

4、曾熙

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

出生于衡阳县石市乡石狮村,逝世于上海,归葬于衡阳市衡阳县石市乡岘塘村。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

曾熙出生贫寒,两岁丧父,靠母亲为人缝补浆洗,艰难度日,外舅时常接济,并启蒙识字。自幼聪慧,刻苦勤奋,故里至今流传“囊萤照读”的故事。

八岁能吟诗赋对,为人代写春联,在邻里周边有“神童”之誉。二十岁中秀才,三十一岁中举,四十三岁殿试中进士,官至兵部主事,兼任提学使,弼德院顾问。

5、曹冲

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亳州)人,曹操和环夫人之子。

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冲十三岁时,曹冲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到了曹冲死去时,曹操极为哀痛。

曹丕宽解安慰曹操,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一说就流下眼泪,为曹冲聘了文昭甄皇后族中亡女与他合葬,追赠给他骑都尉的官印绶带,命宛侯曹据的儿子曹琮做曹冲的后代。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司马光

百度百科-房玄龄

百度百科-骆宾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6

1、房玄龄

房玄龄年幼识大局房玄龄,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唐代齐州临淄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父房彦谦。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房玄龄生长于隋朝,当时隋文帝夺取天下不久,社会上一片繁华景象。

一般人都认为隋王朝牢不可破,但小小年纪的房玄龄却能从表面的强盛看到其潜在的颓势,他对父亲说:“隋王朝根本没有造福人民,只是靠愚弄百姓来维护他们的统治,而且皇室兄弟不和,互相倾轧,将来矛盾定会激化,引发天下大乱!依我看,隋亡国的日子不远了。”

父亲听了不禁大惊失色,吩咐儿子不要乱说。不久,房玄龄的话便应验了。隋文帝被害,杨广即位,不久义军四起,天下大乱。隋王朝不堪一击,李渊父子趁机夺去了天下。房玄龄后来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2、蔡文姬

蔡文姬六岁能辨弦音的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蔡文姬自小就能诗善文,尤好琴瑟之音。

六岁那年,文姬缠着父亲要他教她弹琴,蔡邕于是先弹一曲。但由于弹奏时用力过猛,不小心把第一根弦弹断了,自己还没察觉,照弹不误。文姬却马上听出说:“父亲,您弹断了第一根弦!”蔡邕吓了一跳,女儿从来都未学过弹琴,甚至连琴都未摸过,怎么就听得出他弹断了第一根弦呢?

蔡邕继续弹著,故意把第四根弦弹断。文姬又立刻辨出:“父亲,您又把第四根弦弹断了!”蔡邕这才相信,女儿的确无师自通,掌握了音律。

3、司马光

司马光破瓮救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司马光砸缸”的儿童故事,在当时的东京、洛阳一带就有人把这个故事画成《小儿击瓮图》广为流传。司马光砸缸故事说的就是: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传为千古佳话。

4、元嘉

元嘉神仙童子北朝时有个叫元嘉的孩子,因为能在同一时间进行多件事情,被称为神仙童子。元嘉曾做过这样的表演:双手均拿著笔,左圆右方的画著,口中则一字不漏地背诵文章,同时也能准确无误地数著正在吃草的羊群数目。

他的脑子也没有闲着,正构思著一首五言诗,并用脚夹著笔把这首五言诗工工整整地写在在地面的纸上。他同时做著这六件不同的事,每一件都完成得非常好,目睹者无不惊讶万分。

5、曹冲

曹冲惊人的智慧在三国神童之中,名气最大的无疑就是曹冲了。曹冲,曹操之子。曹冲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理解能力很强,到5,6岁其才智便达到成人水平,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

《魏书邓哀王冲传》还记载了一件事,说当时曹操以大军征天下,令行禁止,刑律非常严厉,这导致经常有冤案发生。有一次,放在仓库里的一副马鞍被老鼠咬坏了,恰好那是曹操的。仓库管理的士兵吓坏了,认为自己一定在劫难逃,死定了。

曹冲知道以后,就用刀把衣服弄了小洞,装成是老鼠咬破的,一脸愁容。曹操见到以后,就问他怎么了。他回答说:“大家都说,衣服被老鼠咬了,衣服的主人要遭遇不幸”。

曹操笑了笑说:“那都是瞎胡扯,根本不会有什么幸与不幸的”。后来,那个仓库管理的士兵还是如实地上报了老鼠咬破马鞍的事,曹操一下明白了曹冲的用意,笑了笑,便没有再追究这件事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房玄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文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8

曹冲、杨炯、曾熙、白居易、骆宾王等。

1、曹冲

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亳州)人,曹操和环夫人之子。

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冲十三岁时,曹冲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到了曹冲死去时,曹操极为哀痛。

曹丕宽解安慰曹操,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一说就流下眼泪,为曹冲聘了文昭甄皇后族中亡女与他合葬,追赠给他骑都尉的官印绶带,命宛侯曹据的儿子曹琮做曹冲的后代。

2、杨炯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杨炯幼年时就非常聪明博学,文采出众,唐显庆四年(659年),应弟子举及弟,被举神童。唐显庆五年(660年),杨炯时年十一,待制弘文馆,待制十六年。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3、曾熙

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

出生于衡阳县石市乡石狮村,逝世于上海,归葬于衡阳市衡阳县石市乡岘塘村。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

曾熙出生贫寒,两岁丧父,靠母亲为人缝补浆洗,艰难度日,外舅时常接济,并启蒙识字。自幼聪慧,刻苦勤奋,故里至今流传“囊萤照读”的故事。

八岁能吟诗赋对,为人代写春联,在邻里周边有“神童”之誉。二十岁中秀才,三十一岁中举,四十三岁殿试中进士,官至兵部主事,兼任提学使,弼德院顾问。

4、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

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

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5、骆宾王

骆宾王(约公元619年—约公元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 《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

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为其代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何托)”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7-05
唐世幼慧者最多,权德舆四岁能赋诗,萧颖士四岁能属文,七岁诵数经,十岁以文章知名。令狐楚五岁能词章。杜甫七岁属辞。李百药、徐彦伯、张九龄、裴敬彝,皆七岁能文。韦温七岁、日诵数千言,十一岁举两经及第。孔颖达八岁,记诵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刘晏八岁,献东封书,拜秘书省正字。王勃九岁作《汉书指瑕》,十三作《滕王阁序》。张童子九岁明二经,与韩愈同举礼部,拜卫兵曹。李泌九岁赋方圆动静。李白十岁观百家,十三能文史。郗士美十二通五经,《史记》《汉书》皆能成诵。柳公权十二工辞赋。元稹十五擢明经。常敬忠十五七,过诵万言。如意中七岁女子,赋《别兄诗》。
这群人中间,有我们熟悉的诗中李杜,有孔夫子的三十二代孙、名学者孔颖达,也有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柳公权。通过阅读这份记录,我们可以发现,想要在唐代贴上“神童”这个标签,有几个门槛是必须要跨过的:首先,便是要小小年纪就会赋诗写文章,这基本上是条硬性规定。我们可以发现上述诸位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天才小作家,处女作的亮相一个比一个早。最早的要属权德舆与萧颖士,初露才情时才四岁。其次,大都要擅长记诵,脑袋里要装满锦词妙句。这个要求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像如今我们碰见邻家小孩会流利地背上十几首唐诗,便赞不绝口,直夸聪明。殊不知,唐代这群神童们有的竟然日诵万言,更有甚者如郗士美,竟然连《史》《汉》都能成诵。这要放在今天,早都被媒体逮住炒成热门头条了。最后,得要早早参加科举,得一个功名,也就是得有个公务员身份,而且是得名越早越出名,如八岁就拜秘书省正字的刘晏,九岁就因明二经而与韩愈同举礼部的张童子。要知道,这一年韩愈已经二十五岁了。另外,名单中竟然还有位七岁就能赋诗的小才女,大唐才兴可见一斑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6-07
张居正、杨廷和及其子杨慎(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商硌(大明276年间两名科举连中三元的天才之一,令一个黄观,因靖难之役被朱棣除名)、王阳明(心学创始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这几个人都是明朝的天才,而且都是绝对的神童!具体资料你可以上网查查,还有可以看看《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有详细而且可信的介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