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有几个镇?

如题所述

截至2019年5月,常熟市下辖建制镇共8个,分别为梅李镇、海虞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

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长三角腹地,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33′-121°03′,北纬31°33′-31°50′之间。东邻太仓,距上海100千米,南接昆山、苏州市区,西接无锡市区、江阴,东北濒长江黄金水道,与南通隔江相望,西北境与张家港接壤。

全境东西间最长距离49千米,南北间最长距离37千米。总面积1264平方千米。

扩展资料:

常熟市,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常熟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常熟地域内行政区域划分始于唐代。《吴地记》称:常熟“管乡二十四”,其后集又载“常熟县十二都”。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县治移至海虞城即现之虞山镇,隶于吴郡。

五代十国期间,常熟属吴越国。

宋代,常熟属两浙路平江府。常熟境内设9乡,乡下设都、里、村。 

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常熟县升为常熟州,隶于平江路。元代改里为图。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隶于苏州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常熟县东境置昭文县,两县治同城。清代中期,易乡为场,以场统都,以都统图。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常熟、昭文,两县同属苏福省。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退,两县仍隶于苏州府。清末民初,实行市乡制,常熟境内划为4市31乡。

民国元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1月,常熟、昭文两县合并为常熟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县以下实行区乡制,以区统乡。民国二十三年 乡以下推行保甲制。其间,区乡划分几经变更。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同年5月析常熟城区置常熟市,余为常熟县。

1951年,常熟市隶于苏南人民行政公署苏州专区。

1954年11月,常熟市升为江苏省辖市。1957年撤区,由县直辖各乡。

1958年4月撤常熟市,仍统一为常熟县。1958年各乡建办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1961年划出14个公社和常阴沙农场,归属新成立的沙洲县(即现张家港市)。

1983年3月撤县建市,设县级市常熟市。1983年政社分离,仍为乡建制,乡以下为行政村。是年常熟撤县建市,设一个市属镇、33个乡、3个场。1985年10月继福山撤乡建镇后,各乡陆续改建为镇。 

2019年5月,常熟市下辖建制镇8个、街道6个,分别为梅李镇、海虞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虞山街道、琴川街道、莫城街道、常福街道、东南街道、碧溪新区(街道)。常熟市人民政府驻虞山街道金沙江路8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熟市人民政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3
常熟市现有10个建制镇、1个林场、2个省级开发区、1个招商城。常熟市人民政府驻地为虞山镇。辖镇为:虞山镇、梅李镇、海虞镇、碧溪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11
常熟市辖11个镇:虞山镇、梅李镇、海虞镇、新港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练塘镇、尚湖镇、辛庄镇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7
常熟市现有9个建制镇、1个林场、2个省级开发区、1个招商城。常熟市人民政府驻地为虞山镇。辖镇为:虞山镇、梅李镇、海虞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  附: 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10.06.20同意撤销常熟市碧溪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碧溪街道办事处,驻滨江新市区江南大道1号,管理6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8-12
不仅是常熟没有这个镇,整个中国都没有这个镇。你要找的是不是犀浦镇……这个恶在成都
常熟的镇有10个,分别是虞山、梅李、海虞、新港、古里、沙家浜、支塘、董浜、尚湖、辛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