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农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1、农药的选择

市场上的农药品种繁多,农药质量参差不齐,防治对象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一定要根据所要防治的对象选择农药,做到对症用药,避免盲目用药。

2、农药的配制

农药的配制虽然不难,却经常由于粗心或操作不当出现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准确称量药量和对水量;先对成母液再进行稀释;注意人员及环境安全。

3、农药使用适期

任何一种病虫草害,都有它的防治适期,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能盲目用药,用药过早或过晚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正确选择防治适期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不同的病虫草害防治适期一般情况可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预测预报来确定。

4、农药施用技术

科学的施药技术是防治效果的保障,只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农药,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选择适宜的器械,喷杀菌剂要选择雾滴较小的喷头;喷杀虫剂可选稍大的喷头;喷除草剂最好选用扇型喷头。要看天气施药,刮大风、下雨不能喷药;下雨前不能喷药。

 5、农药安全间隔期

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农药使用中必须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即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时所要间隔的天数,也就是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日期。在安全间隔期内施药,才能保证农药残留量不超标,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1、农药分类:根据农业生产上常用农药(原药)的毒性综合评价。(急性口服、经皮毒性、慢性毒性等),将农药分为高毒、中等毒、低毒三类。

2、农药使用范围:凡已订出“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品种,均按照“标准”的要求执行,尚未制订“标准”的品种,按本规定的具体规定执行。

3、农药的购买、运输郑保管:农药由使用单位指定专人凭证购买,购买农药时须注意农药的包装、品名、有效成分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运输农药时应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发现有渗漏、破裂的,应及时采取措施,农药应集中于专用库、专用柜和专人保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农药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5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向日葵病虫草害,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必要措施。在掌握农药性能的基础上,做到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好农药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1)对症、适时用药。根据向日葵病虫草害种类以及病虫草害发生为害规律,选择不同种类的杀虫、杀菌和除草剂品种。不同的农药品种对不同的防治对象其防治效果也不尽相同。施药前一定要认真进行病虫草调查,在最佳防治时期施药,做到对症用药。一般选择在病虫草发生初期,做到及时防控。

(2)保证施药技术和质量。施药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喷雾器械,准确称取农药,这是防治病虫草害的重要环节,一定要按农药使用说明书量取农药,不能随意增加用药量,特别是除草剂,避免浪费和对环境、农产品的污染。不长期单一使用一种农药,科学合理混配农药,以延缓病虫草抗药性的产生。

(3)注意安全用药。保证安全间隔期和科学施药,避免人畜中毒。注意施药器械的清洗,要用清水配药。目前,生产中使用的部分除草剂是超高效的,一旦施药器械中残留某类农药,或是用来配制药液的水受到某类农药的污染,就很容易使敏感作物产生药害。

(4)保证农药质量。注意到正规的农药销售门市部购买三证俱全的农药。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19-02-25

为了准确、安全地进行农药配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能用瓶盖倒药或用饮水桶配药;不能用盛药水的桶直接下河取水;不能用手伸入药液或粉剂中搅拌。

②在开启农药包装、称量配制时,操作人员应戴必要的防护器具。

③配制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掌握必要技术和熟悉所用农药性能。

④孕妇、哺乳期妇女不能参与配药。

⑤农药称量、配制应根据药品性质和用量进行,防止溅洒、散落。

⑥配制农药应注意在离住宅区、牲畜栏和水源远的场所进行,药剂随配随用,已配好的应尽可能采取密封措施,打开包装后余下的农药应封闭在原包装内,不得转移到其他包装中(如喝水用的瓶或盛食品的包装)。

⑦配药器械一般要求专用,每次用后要洗净,不得在河流、小溪、井边冲洗。

⑧少数剩余和废弃的农药应埋入地坑中。

⑨处理粉剂和可湿性粉剂时要小心,以防止粉尘飞扬。如果要倒完整袋可湿性粉剂,应将口袋开口处尽量接近水面,站在上风处,让粉尘和飞扬物随风吹走。

⑩喷雾器不要装得太满,以免药液泄漏,配好的药液要当天用完。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3个回答  2019-10-27
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把握最佳用药时机
绝大多数病虫害在发病初期,症状很轻,防治效果好,错过最佳用药时期,防治效果不好。

把握好农药使用浓度
在农药有效浓度内,效果好坏取决于药液的覆盖度,如喷施土壤封闭除草剂时,土壤墒情差,必须加大对水量,以便形成封闭膜,否则药液只呈点状分布,达不到封闭除草的效果。在喷施杀虫、杀菌剂时,充足的用水量也十分必要,因为虫卵、病菌多集中于叶背面、邻近根系的土壤中,如果施药时用水量少,就很难做到整株喷透,死角中的残卵、残菌很容易再次暴发。如果一味加大农药使用浓度会强化病菌、害虫的耐药性,超过安全浓度还会发生药害。因此,单纯提高药液浓度,往往适得其反。

注意轮换用药
长期单一使用某种农药易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因此应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

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最后一次喷药到作物收获的时间应比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长。

五看选购农药
选购农药前应当仔细阅读农药标签:一看名称,注意有效成分名称、含量及剂型是否清晰。二看三证,即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生产批治对象选择与标签标注一致的农药。四看净含量、生产日期及有效期。标签上应标注净含量、有效期、生产日期(批号)。五看标签和外观。农药标签标注内容应完整。

合理配制农药
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选用合适的农药品种,根据施药面积和标签上推荐的使用剂量计算用药量。然后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先将药液倒在小容器内加少量水摇匀配成母液,再将母液稀释至所需浓度。配制农药时应远离住宅区、牧畜栏和水源。药剂随配随用。已配好的药液应尽可能采取密封施药的方法,当天配好的药液当天用完,开袋后余下的农药应封闭在原袋中安全贮存,不能转移到其他包装中。
第4个回答  2019-02-25

专家解答

使用农药既要做到用药省、效果好,又要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药物不残留。

(1)对症下药要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选用最有效的农药种类和适宜的剂型,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各种农药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即使防治范围比较广的农药也不是对所有的病虫害都有效。一般来说,杀虫剂与杀菌剂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只有个别农药既可杀虫又可杀菌,如石硫合剂。一种杀虫剂,也不是对所有害虫都有效,如溴氰菊酯对蚜虫防治效果很好,但对红蜘蛛防治效果较差。防治蚜虫使用内吸剂效果好,胃毒剂却很差。因此,要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选用不同的农药。

(2)适时用药掌握恰当的用药时机,才能发挥农药应有的效果。防治害虫最好在幼龄期用药,此时的害虫抗药力弱,又未造成危害。对于病害,一般应在发病初期或发病前用药防治。尤其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如波尔多液),发病后用药效果较差。

(3)交替用药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里,即使防治同一种病或虫,也不要用同一种农药,应几种农药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减缓病菌、害虫产生抗药性的速度。

(4)掌握好用药量用药时要准确控制药液浓度、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喷药量应该适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超过所需要的浓度和用量,不仅造成浪费,还容易产生药害和发生人、畜中毒事故。如果低于防治需要的浓度和用量,就达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5)安全用药草莓多用于鲜食,所以开花后应禁止使用残效期较长的农药。采收前15天应停止使用农药。用药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人、畜中毒。

(6)不能随便混用农药各种农药的理化性质不同,随便混用农药,一方面降低药效,另一方面会产生药害。如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不能与酸性农药混用,但可与多菌灵、敌百虫混用。波尔多液不能与石硫合剂同期使用,一般喷波尔多液20天以后才能喷石硫合剂;喷石硫合剂后7~10天才能喷波尔多液。

提示板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是草莓无公害生产的重要环节,能否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目前很大程度取决于农药的使用。在使用农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对症下药;适时用药;选择合理用药量、用药浓度、用药次数;选用恰当的农药剂型和施药方法;充分了解农药的理化性质,科学合理的混用农药。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