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战分析罗马和汉朝军队谁更强 – 铁血网

如题所述

咱们先从社会结构上看,罗马当时是共和国,是公民社会,共和国的元首被称作第一公民,只有罗马公民才能加入罗马军团,并且都是职业军人,每一个公民步兵的利益和荣耀,都是跟整个罗马军团以及罗马共和国息息相关,上至第一公民下至每一个普通的军团公民步兵,那都是同一个利益,同一个荣耀,同一个信仰,因此当时罗马军团的士气是极其强大的。反观当时的汉朝,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社会,这种社会构成下的兵源大都是强制服兵役的农民,当时农民充其量也就是皇帝和贵族的奴隶,因此这些兵的士气完全不能跟罗马军团的公民步兵相比。

罗马军团的战术是由装备大盾重标枪罗马短剑的公民步兵所组成的鱼鳞阵,这种方阵战术强调纪律性、协调性、组织性的作战方式,罗马军团和敌人见面一般都是一顿标枪齐射,对对方前排的tank兵种造成强力伤害之后再一拥而上,这显然比隔着三步远拿长矛乱捅更能打乱敌人阵型,从而为埋身战发挥短剑 盾牌的优势创造有利战机。标枪从近战到投掷的演变,事实上使得罗马短剑在接近战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这是美剧《罗马》中的一幕,方阵前方的士兵抗住了敌人第一次冲锋,在敌人再次攻击的间歇中通过方阵间隙撤回后方休整(红圈所示士兵)。后排的士兵紧抓前排士兵的肩带,成为其在承受冲击时的支撑,使方阵更难撼动;另一方面,在前排受伤的情况下可以迅速补位掩护或者将队友拖至安全位置。这种罗马共和中后期发展出来的战术,它有效减少了部队减员,使得部队的续战能力大幅提升。这估计就是凯撒所说的“野蛮人强壮甚于罗马人,但罗马人耐力长于野蛮人”的缘故。

方阵前后替换固然是效率大增,但这样一来,势必要求前后排的士兵都使用适合一线作战的兵器,短剑自然比长枪更加合适埋身战。事实上,在罗马和早期宿敌——以长矛方阵闻名天下的马其顿反复对战的漫长过程中,罗马人以更加机动灵活的短剑军团在运动战中撕裂了马其顿的钢铁方阵,突入贴身战最终击败了马其顿的无敌军队(BC171年,彼得那会战)。自此,罗马军团诞生于希腊的方阵战术终于青出于蓝,但纪律性、集体荣誉感等方阵军事传统被继承了下来。

罗马短剑和罗马盾牌(Scutum)是攻防一体的绝配,盾牌除了防御攻击,还可以在进攻时抵住敌人身体,使其无法有效施展攻击,从而暴露弱点以便进行刺杀;此外盾牌的边缘也是具有杀伤力的兵器。这个体系里,盾牌是tank,短剑和标枪是dps。所以它们一起出现,也一起消失,中间的几百年冶金技术不断进步,但它们连基础样式都没怎么改变过。

罗马军团之所以能在那么长时间内天下无敌,强大的战斗力来自于高度的组织性和严密阵列,以及钢铁般的纪律。也正是因为这样,在罗马后的很长时间,西方乃至世界再也没有出现过能达到罗马方阵那样高度的军团,因为就算想学也学不会啊。一直到了15世纪才有了西班牙大方阵和瑞士方阵,当时被称作步兵的复兴,其实步兵复兴,指得就是复兴古罗马的军事技术,严格说起来,今天的步兵战术其实古罗马都有过。反观汉朝,当时无论是战术、纪律、组织方式,那都处在一个很低级的状态,一群农民能成什么事,在罗马方阵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无论是马略之前还是马略之后,社会的制度和经济水平决定了罗马军团的兵员质量和作战水准。罗马时代的罗马军团多则上万人,少则数千,罗马的军团数量时多时少,但最少也有十几个,这么庞大的军队以及后勤,并且还都是公民战士,全是职业兵,根本不是汉朝所能比的。中国古代的史书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夸大数字,什么伏尸百万血流千里,八十万大军,百万雄师,其实啊,你听听就行了,真要那么多人,指挥和吃饭都是问题,在冷兵器时代,几万人那都算是罕见的大战役了,千万别信什么的三十万大军、八十万大军什么的鬼话。

就算是比行军效率,汉朝军队也跟罗马军团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古代行军效率最高的罗马军团,其常规行军模式是,单兵负重20-30公斤,步伐每分钟120步,每步75厘米,每天可走5-6小时(夏天长一些),合计30公里左右。当然,若放弃辎重、不考虑补给,一两天内的短途轻装奔袭可以快得多,但对于陆地长途行军,每天30公里已是古代军队机动性的极限,那些强大帝国的优势便在于,它们能够最大程度接近这一极限。

简而言之,判断一致军代战斗力高低主要是看组织方式、军事纪律、战术、士气、社会构成,所以罗马军团完全就是吊打汉朝军队,其实不光是汉朝,就算是欧洲中世纪的军队遇到罗马军团一样是被吊打的命,罗马军团可能是人类冷兵器史上最强的军队!汉朝虽然没有和马其顿打过,但是汉朝的军事战术体系类似于波斯阿朝早期,而马其顿灭了更加强大的波斯阿朝晚期,就可以得出亚历山大大帝时期马其顿强于汉朝,而与汉朝同时期的,比亚历山大大帝时期更加强大的继业者国家罗马帝国可以完爆汉朝的结论显而易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