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越学佛越苦恼?

如题所述

真正的圆通,如果只是在意识、意境层面制造个空性是没用的、没力量的,一定要修证。要每时每刻安住在“空性”的这个见地上做事,去觉照自己。

举个例子,假如自己坐在这儿,跟大家在聊天儿,其实自己每时每刻都在修行,其实也是在修证、修定。但要觉照自己的内心,没有一丝的被内外境转,一丝都不能动,就是一丝都不会起风、起念。

外在的相比如“这个人怎么啦?”,“那个人怎么啦?”“这个人是男的”“这个人是女的”,”这个人是老的“,”这个人是少的“,内在的相比如“你是不是累了?”,“你是不是困了”,“你怎么了?”等等,所有的觉受都在这,但是自己这个心一丝念都不起,一直在这,这都是在修定。边说话你都能听到自己在说话,在说什么,这些都在修定。这是随着自己的修正,自然能觉察到的东西。

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也都在这个状态里,就这样修,这样慢慢的就有功夫了,有境界了。每一时每一刻,随着你修行,人世间粗重的这些概念文字慢慢都已经破除了,粗重的烦恼、概念、文字,那些认知都不在你脑海里起作用了,但这个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刚开始,我们大家都是在散乱跟欲望里边儿折腾了,就觉得自己好像每天还在跟这些东西抗衡呢。其实不是说怎么抗衡,你把它压下去或者拿起又有什么用呢?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你在头脑里边制造的“空性”,只能给你带来无力感,因为它摧毁了你的所有的一切梦幻泡影,你什么也别想干了,是吧。它摧毁你意识层面的那种激情,瓦解你的意志,瓦解你的这种想去做事的激情,这是在意识层面建立的空性导致的。但是这个是刚开始的过程。

因为我们是用意识来听闻佛法的,这个是没法避免的,一个弊端,你肯定是用意识在闻思修,在思考佛法的时候又对空性不能圆满的了解,肯定会先听“一切如梦幻泡影”。《金刚经》告诉我们万法诸无所得。听到这些见地的时候,你在头脑里面就建立了个无形无相的空性,然后你就是那个东西,如果一切如梦幻泡影,那你做什么能有那个力量、激情呢?所以这个只能会制造无力感,只能让你说什么也不想干。

但这种无力感跟没有激情是暂时的,因为你没有破“我执”,还有一个“我”,所以“我”才会无力。佛说“一切如梦幻泡影”不是让你制造无力感的,是让你不执着的。说这个世界如梦幻泡影,你不要纠结了。他是说给那些执着。纠结的人的。

有的人很纠结,对这个世间的万法、感情、名利等等这些东西耿耿于怀,好像没有就不行,好像一定要怎么样。如果没有的话,自己就在那晃动的很厉害。所以佛就告诉你说:一切如梦幻泡影。你意欲想要得到的东西,就算你今天抓到手里了,总有一天你会看到是个肥皂泡的。

因为生死离别,所有的苦海,都在苦里面,生命是无常的,一切都会变的,所有的变异都会让你苦不堪言。所以佛说这句话是让你放手,不要执着了,而是去寻找真理,寻找永恒的东西。他不是让你在意识里面制造个空性,然后在那无力的出也出不去,进也进不来,又不能入世,又不能出世的,不是这样。

要了解佛说法的本怀,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为什么?依止佛法走向永恒,跟着佛陀走向解脱。暂时的那种不自在、无力感,暂时到这些一定会有,因为刚开始在修证的时候,你还有个“我执”。

但这只是个过程,要认识到我暂时的这一段时间对什么都没有激情,很无力的感觉,而且好像感觉这个世界恍然如一梦,这是个暂时的修证过程。但这个过程要突破的,暂时的这种感觉不是你永恒的过程,因为你还在这个梦醒的过程中,你不再造新的梦,就在梦里没醒,所以在这个过程恍惚着,之后你会跨越这个过程的。

不断的学习佛的见地,随着修证,这个过程就消失了,这个过程只是有一段时间而已。但不要纠结这个过程,你不要觉得怎么会这样啊,佛学怎么会是这样的,或者你会去想很多。

其实它只是路上的一个风景,就是一段时间,有的人长一点,有的人短一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