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喝牛奶?

如题所述

关于不喜欢喝牛奶大体来说有两种原因:

    首先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有的人喝牛奶,乳糖不耐受部分成人的消化液中缺乏乳糖酶,影响了对乳糖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造成有些人喝牛奶后胃部不适甚至腹泻,所以很多人可能就选择了酸奶,含有乳酸菌,一个口感比牛奶好,而且也不会出现不适腹泻的症状。

    纯牛奶带有自身特殊的气味可能很多人就接受不了,而且口感没什么味道,让人难以有接着喝下去的欲望,不过纯牛奶营养价值高就是口感不好因为纯牛奶没什么添加剂对身体来说比较好的,可以的话是多喝牛奶,也对皮肤好。

    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您,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牛奶中所含的糖分大部分是乳糖,但由于部分成人的消化液中缺乏乳糖酶,影响了对乳糖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造成有些人喝牛奶后胃部不适甚至腹泻,称为乳糖不耐受症。这也是很多人不喝牛奶的原因,此时可以选择酸奶来代替牛奶,而不必担心乳糖。酸奶因含乳酸菌;牛奶中的乳糖可被乳酸杆菌发酵转化成乳酸,乳糖不耐受者饮用酸奶不会出现腹泻症状,正好解决了这一部分人喝牛奶可能产生的问题。我就是这样的非常不喜欢也不适合喝牛奶的,特别是原味的,但是我一直坚持喝酸奶,前段时间朋友推荐我喝君乐宝酸奶,现在一直在喝这个牌子的,确实口味很好,营养成分也很赞,最主要的是坚持喝的这段时间皮肤好很多了,嘿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27
有些人喝了纯牛奶后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现象,医学上称为乳糖不耐症,由于这些人的体内乳糖酶较少,喝进去的牛奶没有乳糖酶来分解,所以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但是不用担心,可以选择一些低乳糖的牛奶和酸奶食用.酸奶中含有活性的乳酸菌,可以减轻或者消除乳糖不耐症.

不适宜喝牛奶的人群:  
1、消化道溃疡患者不宜喝牛奶
牛奶虽可缓解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但因其能刺激胃肠粘膜分泌大量胃酸,会使病情加重。
2、缺铁性贫血患者不宜喝牛奶
食物中的铁需在消化道中转化成亚铁才能被吸收利用。若喝牛奶,体内的亚铁就与牛奶的钙盐、磷盐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影响铁的吸收利用,不利于贫血患者恢复健康。
3、平时有腹胀、多屁、腹痛和腹泻等症状者不宜喝牛奶
这些症状虽不是牛奶引起,但饮用牛奶后会使这些症状加剧。因此平时腹胀、多屁、腹痛腹泻的人不要喝牛奶。
4、腹部手术后的患者不宜喝牛奶
此类病人多有肠胀气,牛奶中含有较多脂肪和酪蛋白,在胃肠内不易消化,发酵后可产生气体,使肠胀气加重,不利于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5、乳糖酸缺乏患者不宜喝牛奶
牛奶中乳糖含量较高,但必须在消化道乳糖酸作用下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如果乳糖酸缺乏,食用牛奶后就会引起腹痛、腹泻。
6、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不宜喝牛奶
牛奶中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和胰脂酶的参与,饮用牛奶将加重胆囊和胰腺的负担,进而加重病情。
7、返流性食道炎患者不宜喝牛奶
含有脂肪的牛奶会影响下食道括约肌的收缩,从而增加胃液或肠液的返流,加重食道炎症状。
8、铅作业人员不宜喝牛奶
牛奶中的乳糖能促使铅在人体内吸收和蓄积,因而可以加重和引起机体铅中毒,出现头晕、失眠、易疲劳等症状。同时,可能会有铅超标的儿童也不宜喝牛奶。
9、肾结石患者不宜喝牛奶
人在睡眠之后,尿量减少,尿中各种有形物质增加,可使尿液变浓。由于牛奶中含钙较多,肾结石中大部分都含有钙盐。结石形成的最危险因素是钙在尿中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饮牛奶后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脏排除的高峰,如此时正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钙通过肾脏较多,故易形成结石。
10、牛奶过敏者不宜喝牛奶
有人喝牛奶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个别严重过敏的人,甚至会出现鼻炎、哮喘或荨麻疹等。
第3个回答  2023-05-30
很多人不喜欢喝牛奶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乳糖不耐受:牛奶中含有乳糖,乳糖需要乳糖酶分解才能被消化吸收。如果乳糖酶分泌不足,就会出现乳糖消化不良的情况,导致肠道内产气过多,令人不适,特别是空腹喝牛奶时。
2. 口感不佳:牛奶的口感可能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牛奶的味道太浓或太淡,或者觉得喝牛奶时感觉不舒服。
3. 营养价值不高:牛奶虽然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可能更喜欢其他的食物来获取这些营养。
4. 个人气味问题:有些人可能会对牛奶中的一些气味敏感,例如乳糖发酵产生的气体。
5. 个人口感问题:有些人可能不喜欢牛奶中的某些口感,例如奶腥味或油腻感。
以上是一些人不喜欢喝牛奶的原因,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很多人喜欢喝牛奶,因人而异。
第4个回答  2015-10-26
受不了奶腥味,喝了就觉得恶心,奶的味道实在是接受不了,就像奶粉什么的,味到就觉得恶心,以前在学校早餐喝奶茶的时候,都是捏着鼻子一口喝进去的,幸亏是咸的,要不就吐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