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上讲的菩提是何种树木

如题所述

  菩提树,梵语 bodhi-druma, bodhi-taru, bodhi-vr!ks!a,或单称 bodhi,巴利语 bodhi-rukkha。又称觉树、道树、道场树、思惟树、佛树。释尊即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南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觉。此树原称钵多(梵 as/vattha),又作贝多、阿说他、阿沛多,意译为吉祥、元吉。学名 Ficus religiosa。其果实称毕钵罗(梵 pippala),故亦称毕钵罗树。属桑科,原产于东印度,为常绿乔木,高达三公尺以上,其叶呈心形而末端尖长,花隐于球形花囊中,花囊熟时呈暗橙色,内藏小果。

  佛陀成道地之菩提树历来屡次遭受阿育王、王妃低舍罗絺多、设赏迦王等所砍伐,然仍新芽繁茂。据巴利文大史(Maha^vam!sa, xix)及巴利文菩提树史(Bodhi-vam!sa)记载,阿育王之女僧伽蜜多曾持此菩提树枝前往锡兰,植于首都阿閦罗城(Anura^dhapura)城南之大眉伽林(Maha^megha)中。其后,于十二世纪回教徒入侵印度时,菩提道场之本树惨遭摧残,遂又从锡兰移枝回菩提道场。又据元亨释书卷二载,南朝刘宋时,中印度僧求那跋陀罗曾携菩提树至中国广州栽植;未久,道邃复将之分植至天台山;宋绍熙元年(1190)日僧荣西再移植其树枝至日本。

  诸佛之成道,自度化众生之意义而言,皆为同一化仪,以此之故,过去未来诸佛之证悟成道,皆如同释尊,而各自有其“菩提树”。经典中即详载有过去七佛之菩提树名,如过去毗婆尸佛之波波罗树(梵 pa^t!ali^)、尸弃佛之分陀利树(梵 puN!d!ari^ka)、毗舍婆佛之娑罗树(梵 sa^la)、拘楼孙佛之尸利沙树(梵 s/iri^s!a)、拘那含佛之乌暂婆罗树(梵 udumbara)、迦叶佛之尼拘律树(梵 nigrodha)、释迦牟尼佛之钵多树,及未来弥勒下生成佛时,其菩提树名为那伽树(梵 na^gapus!pa,龙华树)。另如阿閦佛国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上亦记载阿閦、弥陀之净土皆各有道场树。

  此外,另有一种乔木之菩提树,学名 Tilia migueliana。属菩提树科,高达十二至十五公尺,其树叶不同于毕钵罗树,末端非尖形,周围呈波状,果实黑色,可作念珠。相传南朝梁时僧智药自天竺移来菩提树,植于粤东,其菩提树子,表面有大圈,其纹如月,细点如星,称为星月菩提,亦可作为数珠。今寺院普遍栽植之菩提树,乃属释尊成道地之毕钵罗树。

  注意,目前所流行的菩提子,并非真正的佛经中记载的菩提子,是另一种植物的种子。

  祝吉祥如意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3
【菩提树】

常绿乔木。产于亚热带,从树上取出的乳汁,可制胶。
第2个回答  2012-05-23
菩提树为桑科榕属植物,树干笔直,树皮为灰色。树冠为波状圆形,具有悬垂气根。国内分布于西南部、以及中南半岛。菩提树可用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菩提树也是台湾花莲的县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3个回答  2012-05-23
菩提本无根 是一种修为的代名词吧 我个人理解
第4个回答  2012-05-23
据说是 无花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