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应不应该每天吃阿斯匹林

如题所述

【药理作用】
1、镇痛、解热
2、消炎、抗风湿
3、关节炎
4、抗血栓
5、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
6、预防消化道肿瘤
7、抑制血小板凝集
【阿司匹林适应症】
(1)有高血压但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
①年龄在50岁以上;
②具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
③糖尿病。
(2)4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以下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①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直系亲属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
②吸烟,
③高血压,
④超重与肥胖,尤其腹型肥胖,
⑤白蛋白尿,
⑥血脂异常者。
(3)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10%的人群或合并下述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
①血脂紊乱,
②吸烟,
③肥胖,
④>50岁,
⑤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症状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 吐。长期使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及胃出血。长期使用应经常监测血像、大便潜血试验及必要的胃镜检査。
2 过敏反应
特异性体质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多见于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哮喘大多严重而持久,一般用平喘药多无效,只有激素效果较好。还可出现典型的阿司匹林三联症(阿司匹林不耐受、哮喘与鼻息肉)。
3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症状一般在服用量大时出现,出现所谓水杨酸反应,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用药量过大时,可出现精神错乱、惊厥甚至昏迷等,停药后2-3天症状可完全恢复。大剂量时还可引起中枢性的恶心和呕吐。
4 肝损害
大剂量应用时,有些患者出现腹部的右上方不适和触痛。血清肝细胞酶的水平升高。这种损害在停用阿司匹林后是可逆的,停药后血清转氨酶多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全身型类风湿病儿童较其他两型风湿病易出现肝损害。
5 肾损害
长期使用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减退。可致氧化磷酸化解耦联,钾从肾小管细胞外逸,导致缺钾、尿中尿酸排出过高,较大损害是下段尿中可出现蛋白、细胞、管型等。
6 对血液的影响
阿司匹林通常不改变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及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的含量。但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7 心脏毒性
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心血管没有重要的直接作用。大剂量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而导致外周血管扩张。中毒剂量可通过直接和中枢性血管运动麻搏作用而抑制循环功能。
【问题解析】
阿司匹林不是没有副作用,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乱用阿司匹林有害无益。七十岁的老人,胃肠道功能并不是很好,莫名使用阿司匹林无疑增加了副作用出现的隐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