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台湾桃园市

谢谢!

  桃园市位于台湾岛的西北部,地处桃园台地上,因建有著名的桃园国际机场,而称为台湾的“空中大门”。
  桃园市原名“虎茅庄”、“桃园仔”,为高山族(平埔人)南嵌四社。郑成功治理台湾时期隶属天兴县。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期初属台北县,后设桃园厅。台湾光复后,1950年设镇,并作为桃园县县治,1977年由镇升格为县辖市。
  桃园市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处于林口台地和桃园台地的接触带,平均海拔约100米。南莰溪流经市区西北部,纵贯铁路横贯市区南部,桃园火车站是自台北站向南下行的第一个一等二级站。每天上下行各有50次客车在此站停靠。南北高速公路自市区西北部经过,设有桃园交流道和桃园机场交流道,使其成为台北向南的第一个陆路交通枢纽。
  1974年在桃园市附近的大园乡修建了桃园国际机场,辟有至香港、东京、大阪、福冈、汉城、新加坡、曼谷、夏威夷、纽约、洛杉矶等世界各大城市的定期航线60余条,航空里程近38万公里,使桃园市对外交通的地位大增。
  桃园市是最早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商经济为主转型的地方之一。1966年在桃园市纵贯铁路南侧建立了全市第一个综合型工业区,占地面积127公顷。1976年又建立了以石油化学工业为主的北部特定工业区,占地面积478公顷,是全省大型工业区之一。这两个工业区合计面积达600余公顷,是台湾北部地区面积最大的工业区。全市先后建立起食品、纺织、电子、石油化工、化学、造纸、钢铁等工业。其中,食品工业有全省规模较大的第一面粉厂、新生面粉厂、台湾油脂、南亚食品等。纺织工业则有大中纺织、台利纺织、福隆纺织一批中小型纺织厂。全市现有大小工厂达1000余家,是桃园新竹工业带北部的起点。工业的发展不但解决了城市人口就业问题,而且吸收了附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使该市人口由70年代末的10万人,十多年间就增加了近2倍,自60年代中期以来,桃园市一直在大兴土木、拓宽道路、新建住宅,公共设施也不断增加。桃园火车站两侧已成为全市最繁华的商业区。在地狭人稠、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桃园市的建筑也正在向高空发展,1994年桃园市第一座50层的大楼破土动工。
  然而与工商业急剧发展的情况相比,桃园市的文教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全市仅有一所90年代初由“艺专’效制的艺术学院。
  大园乡由于桃园机场的修建,成为工商企业界投资的热点地区,1979年建成的“大园工业区”占地100多公顷,是一个综合性工业区。1983年又建成“大园扩大工业区”,占地74公顷。桃园机场的修建为大园乡带来一片繁荣。
  大园乡的风光名胜有海滨公园、竹围海水浴场、仁寿宫、福海宫和航空科学馆等。其中航空科学馆占地近3万平方米,主体是一座三角形建筑,分为地下室及一、二楼,有一个正厅和四个展览室。37米高的“了望塔”,仿照桃园机场管制塔台而建,置身其中,可以听到机场管制人员与飞行员清晰的对话,并可鸟瞰机场全景,飞机起降的情景尽收眼底,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2001357/Uadmin/A2025880.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2-27
桃园县位于台湾的西北部,过去因县内遍植桃花,缤纷馥郁,而有桃仔园或桃涧之称,清光绪12年(1886年)正式以桃园为名,1941年建制为桃园县。县内地形大致可分为沿海平原、丘陵台地、高山地形三大部分。该县面积1220平方公里,人口119万。

桃园县的观光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的大溪、龙潭、复兴等乡镇,如大溪老街、李腾芳古宅、齐明寺、莲座山观音寺等文史古迹,以及著名的大溪豆干、木器等;环石门水库一带,有龙珠湾、童话世界、昆仑药用植物园、龙溪花园、寰鼎大溪别馆等景致秀丽的游乐区,龙潭乡的小人国也是此区的要角,而水库盛产的鲜鱼更打响了石门活鱼的名号。北横公路是本县最精采的旅游动线,串连起慈湖、角板山风景区、东眼山森林游乐区、小乌来风景区,以及巴陵一带的达观山自然保护区、嘎拉贺温泉等,而夏季碰上水密桃产期,更可大啖一番。 滨海方面,永安与竹园分别为桃园县南北两大渔港,伴随渔业发展而成的观光渔市及林立的海鲜餐厅,则成为旅游桃园滨海地区的主角。

铁路 纵贯钱路贯穿境内,桃园、中坜、杨梅为各级列车停靠大站。

公路 桃园市与中坜市分别为两大联外枢纽,有台汽客运通往西部各大城;邻近大台北的龟山、大溪则与台北交通频繁;中坜、龙潭、杨梅等地另有新竹客运,连接新竹县、市。桃园客运行驶县内各乡镇,以桃园、中坜为两大中心,大溪、龙潭、杨梅等地亦为地区型的转运站;中坜一带另有中坜客运行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