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观点

人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他人而活?我方观点是人为他人而活。现在求助大家,求几个比较经典的有力论据,可以复制,但必须自己总结。要让人比较容易懂的,不要让人听着故作高深的那种例子。大家都给力啊,我出100分。谁的论据经典给力,我就对谁给力,决不吝啬!先谢谢大家了哦

我们是生活在社会里、生活在亲人、朋友里。他们是你追求欲望的动力,少去了他们你就将失去动力,就算去追求了,也只要有一点阻碍,便会放弃。因为,你不知道为了什么。就算得到了又怎么样。
只有他们的的存在,你才会发觉他们的可贵,你才会为了他们去追求欲望。如果少去了他人或者仅仅是亲人、朋友,那么去不会产生任何动力,产生‘想一下’在去生活的动力。此时,我很可能只会做一件事情,果脯。也许也仅仅是吃饱穿暖。当有了他人(对我来说)的存在时,我才懂得什么是生活。而不是生存(一个本能的求生状态)。生活的意义只是履行责任。一段履行责任的过程。
你能想象生活在一个只有你个人的世界里吗?那么你将确实一切动力,有时也包括‘生’。
价值在于利用,你利用他人,他人利用你。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人活着,仅仅是一个互相利用的过程,如果你有值得利用的价值,那么他人才会认可你的存在,你才知道什么是生存的意义。如果没有,那么你将类似于一块石头,没有人会注意它,你也是。
——来自“爱问知识达人”

你是别人的一棵树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
自尽前,他嚎啕大哭,细数自己遭遇的种种失败挫折。崖边岩石上生有一株低矮的树,听到这个人的种种经历,也不觉流下眼泪。人见树流泪,就问道:“看你流泪,难道也同我有相似的不幸吗?”
树说:“我怕是这世界上最苦命的树了。你看我,生在这岩石的缝隙之间,食无土壤,渴无水源,终年营养不足;环境恶劣,让我枝干不得伸展,形貌生得丑陋;根基浅薄,又使我风来欲坠,寒来欲僵。看我似坚强无比,其实我是生不如死呀。”
人不禁与树同病相怜,就对树说:“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苟活于世,不如随我一同赴死吧!”
树说:“我死倒是极其容易,但这崖边便再无其他的树了,所以不能死呀。”人不解。树接着说:“你看到我头上这个鸟巢没有?此巢为两只喜鹊所筑,一直以来,它们在这巢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我要是不在了,那两只喜鹊可咋办呢?”
人听罢,忽有所悟,就从悬崖边退了回去。
其实,每个人都不只是为了自己活着。再渺小、卑贱的人,对于有的人来说也是一棵伟岸的树。

【个人观点】:
要是谈这个话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人与他人、与社会等的关系,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活;
2、人不应该只为自己而活。举几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最终没有好下场的人的例子。
3、人应该为了他人而活。依旧是举几个例子。像是张海迪、海伦凯勒等身体有缺陷,但仍认真生活;或是司马迁为了《史记》忍辱负重;解放军为就他人殉职之类的。
4、最后总结,人是为他人而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人为他人而活,首先你要找到为他人而活的理由。比如: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人不可脱离社会而活。你的父母,亲情,甚至是那些不认识的人,都有你活着的理由。只为自己而活的人是自私的,比如你的捐钱,捐物都是为他人呀!最经典的例子,救人而牺牲自己的英雄。为了战友,为了国家而堵机枪的黄激光。纯手打,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14
一,什么是人,下这个定义时应从人的社会性入手,强调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作为整场辩论的理论基础。二,什么是他人,他人就是社会中除自己的所有成员,向人的社会属性靠拢。接下来具体论证,可以分以下几个角度。一,人的社会性,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以可推出为他人而活也正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是人类文明的表现(切记此为整场辩论的理论基础)二,从我国大力提倡的集体主义着手,提出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要他们不敢否认集体主义,就等于承认你们的观点(可以结合社会中舍己为人的英雄事迹,同样承认那些英雄就是承认你方观点)三,哲学角度可用联系的观点,最终还是强调集体
第3个回答  2012-05-14
其实你看看这个出发点怎么样。为自己而活,终究活不下去。(举例子如一些没有互相合作而灭绝了的生物之类。)为他人而活(不要用一些牺牲或是帮助的观点,而是为了繁衍下一代,为了更强大不被灭绝了的方向)去论证,为他人而活,才能真正生存下去。至于比较经典的论据,往哺育啊、互相合作得以生存等方向多收集一下,要看你们接不接收这个方向。主要你们这个有点亏,要从能活下去的角度,让大家相信,为他人才能真正活下去。并且(攻击)从对方的人性自私论等。
第4个回答  2012-05-14
人是为自己而活,比如鲁宾逊的故事,他流落荒岛,他活了下来,但他不是为了谁而活下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