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精神的班会内容

俺们班要开班会了,麻烦大家给点关于北京精神的节目啊什么的,希望越新颖越好啊啊啊啊啊啊
拜托了!!!~

北京精神,我的精神
——践行北京精神主题班会
全体:各位同学,下午好!

崔畅: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

王聿尧:11月4日上午,在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演唱的《北京颂歌》中,拉开了践行北京精神发布会的帷幕。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四个词组成的北京精神表述语在京正式向社会发布。

王曼茵:“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北京精神与青年精神,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有什么内在联系?这就是我们这次班会的主题——北京精神,我的精神。

鲜敏锐:“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认为,我们在表达爱国之情、践行爱国之责过程中,应当坚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远处着眼,近处入手。即使是小人物、普通人,只要我们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建设有益的行为,都是爱国的表现。

崔畅:下面让我们先来欣赏由王曼因、周若云、魏新悦、冯紫萱给我们带来的歌曲《国家》在欣赏过后请同学们谈谈你对北京精神的核心——“爱国”的体会。

歌曲表演:《国家》

王聿尧:谢谢几位同学的表演,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北京精神的核心——“爱国”这两个字的体会吧。

同学发言:

王曼茵: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其实爱国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是民族富强、国家繁荣的根本。作为北京人,作为一个生活在首都北京的人就更要爱国,要把爱国之心化作勇于创新的动力,化作知恩图报的情怀,化作宽厚坦荡的胸襟。

鲜敏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城市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和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

崔畅:是啊,如果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那么创新就是北京精神的精髓。今天的北京是最具创新潜质的活力之城。北京的未来更加需要持续的创新精神,依靠创新赢得未来。

王聿尧:30年前,北京西郊,拥有几家民营企业、开设几所零星小店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悄然兴起。如今,“中关村”已无可置疑地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代名词。

王曼茵:是啊,一批批怀抱梦想的青年从世界各地汇聚而来,并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产生着影响和辐射。中关村人就是用科技创新改变了中关村的面貌,改变了北京的面貌。

鲜敏锐:历史的北京,是创新融入血脉,化为基因的文明之城。创新,是一种精神,它使北京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创新,也是一种习惯,融汇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存在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创新,更是一种追求,它指引着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为着自己的梦想奋勇拼搏。

崔畅:下面让我们来欣赏由王聿尧、雷斯妤带来的诗朗诵——《》。希望大家从中能够体会到北京精神之创新的真正内涵。

诗朗诵表演

王聿尧:谢谢两位同学的表演。翻开历史的画卷,从中国的商鞅变法到日本的明治维新,从蔡伦造纸到哥白尼发现新大陆,从古朴的青铜器到精美的青花瓷,人类无论在政治、科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在努力地创着新。那么作为现代人,我们该如何看待创新呢?我们又该如践行创新精神呢?下面请同学们讨论2分钟,然后发言。

王曼茵: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也应具有创新精神。超级大国美国就是一个非常注重创新的国家,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我们都知道苹果公司吧!很多人都感叹为什么苹果公司的产品更新的那么快,以至于使用者连iphone1都还没玩明白,iphone5就又要面世了!苹果公司的前任老总乔布斯告诉我们一句话:Innovation distinguishes between a leader and a follower.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

鲜敏锐:很遗憾的是这位伟大的创新者已经离开了人世,有人说乔布斯死了,苹果时代结束了。我认为,没有了乔布斯,苹果公司的发展可能会受影响,但有一条信念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坚持创新之路,
才是一个企业的真正出路。

崔畅: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亦是如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对一个人来说创新就是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不断推翻自己错误的想法,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去用自己的创新思想和行为改变世界,还是引用乔布斯的一句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王聿尧:如果创新是“北京精神”的动力,那包容就是北京精神的器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北京作为首善之都的包容气质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资源。包容的气质流淌在都市景观的每个细节之中,成为北京的表情。包容的精神使这座都市不仅坐拥物质的繁华,而且具备仁善宽广的博大气象。

王曼茵: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北京的建设目标是“最具文化魅力、最为和谐宜居的城市”,只有吸纳借鉴一切先进文化的成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实现传统与现代、国际与本土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在碰撞中的融合。

鲜敏锐:2010年人口普查登记的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其中,外来人口为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面对数字庞大外来人口,北京这座城市更应该具备包容的品质。北京有来自五湖四海市民,作为北京中学生,我们怎样理解北京精神之包容呢?现在就让我们来现场采访几位来自不同省份的同学,听听他们来到北京的感受,以及他们对北京精神之包容的体会。

同学发言

崔畅:几位同学说的都很好。听了他们的发言,使我想起了侯宝林老先生的一段相声叫《喜剧与方言》,大家不妨来欣赏一下。相声是我们北京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听的过程中大家体会体会,北京的包容精神。

欣赏相声:戏剧与方言片段

王聿尧:在笑声中我们不仅感受到老艺术家的幽默,更体会到北京对地方文化的包容与融合。其实,包容并不是简单意义的接纳和随同,更重要的是包容体现了一种开放和平等。

王曼茵:联合国人居署2000年首次提出“包容性城市”概念,指城市中每个人不论财富、性别、年龄、种族或宗教信仰,均可利用城市所提供的机会参与生产性活动。北京作为国家化大都市,更应该把包容性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鲜敏锐:北京以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融合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精神境界。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中国的未来,我们更需要这种开放的姿态和博大的胸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谐发展,作为北京人,我们更要包容更多的事物。

崔畅: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两所最著名的大学均坐落于北京,即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前者由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后者把梁启超在为清华学子演讲时,引用《易经》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作为校训。可见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一脉相传,源远流长,是人文北京的坚实基础。

王聿尧:“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阎崇年说,“厚德”,是北京人传统精神、北京人首善精神之魂。北京市民道德修养,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孕育了这座城市德泽化人、容载万物的城市精神品格。厚德是中华文化的精神之魂,也凝炼在北京人的精神品格之中。

王曼茵:刚刚来过我校的厉莉法官,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素昧平生的上海绝症女孩,以实现行动展示一名首都市民厚德大爱的高尚情操。刘玉珍,一位75岁的北京市退休老人,从1994年至今,17年来不论寒冬酷暑,不论刮风下雨,每天到天安门广场义务捡垃圾,被誉为“广场义务美容师”。

鲜敏锐: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是由千万个厉莉、刘玉珍的优秀品德汇集而成。涓涓细流汇成大河奔流入海,而我们的善言义举只是浩瀚的大海中的一滴水。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下面就来听听高仲远和杨宇圳用幽默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厚德”的理解。请听相声《》

崔畅:谢谢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不管是在北京生活多年的“老北京”,还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新市民”只有继承发扬了北京精神,才能够融入北京这座城市,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北京人”。让我们用“厚德”铸就北京精神的地标,引领城市风气,唱响和谐的主旋律,为这座城市的繁荣贡献道德的力量。

崔 畅:北京精神,爱国见行动

王聿尧:北京精神,创新拓前程

王曼茵:北京精神,包容促和谐

鲜敏锐:北京精神,厚德树新风

全体:北京精神,我的精神!让我们共同践行北京精神,把北京建设的更加繁荣,更加美丽吧!谢谢大家!

全体:初一14班主题班会——“北京精神,我的精神”到此结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