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的影评

作品的导演分析?作品的镜头特点?艺术特性镜头在作品中所占的比率?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回看《一个都不能少》 - 电影影评

初中时,在亚洲电视看了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对于我们来说,中国大陆普遍的失学现象是难以有切身理解的,我们的同情也只能是短暂的寄籍,透过无数次的学校集体捐款、参与义工活动、饥馑运动,对中国大陆有需要的人民伸出援手,仅此而已,谈不上有深刻的心灵震颤。在物质丰厚的社会,我们过着便利的城市生活,舒适的居住环境让大部分人看不见更大部分的社会现实,而我就压根忽略了这部电影中的艰涩、朴拙的生活与面对着的许多没有实则经验的生活问题。《一个都不能少》是中国北方农村的一个切面,这样一个切面不偏不倚落在中国最现实的教育问题上,而这个现状是非常可怕且严重的。初看这样的电影并没有甚么东西把我吸引过来,平时看的大制作多了,故对这样电影接触不多,但这绝不是我谢绝现实电影的口实,反而因为我对文化的深爱,在看完贾平凹、苏同、余华的一大堆文字后,对中国大陆贫困农村有更进一步的好奇与探勘的欲望。

电影的背景是中国河北一农村,一个老头儿(高老师)教一班穷苦的农村学生,因要回放假回乡一个月,村长找来只有十三岁的魏敏芝担任代课老师,并答应给她工钱五十块。电影的故事结构极为简单,只有一条发展线,起点是其中一个学生因为她跑得快被拔尖去参加运动会了,魏敏芝硬是不给人,因为她答应了高老师「一个都不能少」,她被拔去了,这件事令她的心就是放不下来;而另一个学生长张慧科到城里打工去了,又失了一个学生,魏敏芝一连不见了两个学生,不知如何向高老师交代好,于是就决定到城里找张慧科。故事因此由农村场景转移到城里去,展开了魏敏芝寻人的故事。故事十分简单,但所探讨的问题却极为沉重。首先,电影带出了一班纯真的农村儿童,他们没见过世面,在农村里受教,这里有一点很有趣,他们学的东西就是「抄课文」,这还是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的,抄完了再抄,我会问:「这样除了练字外,还能学到些甚么更实质的东西?」,因此可想而知,高老师的学历不高,他所教的就只是把课文一五一十地抄在黑板上,让学生一五一十地抄录,这就算一节课了。这让我难以想象,我们平时修的科目加上课外的有十多科之多,而且老师都经过极为严格的考核才能拿到文凭开课,师资优良,因此对于影片中的高老师的封建式教育觉得极之迂腐,但这或许就是电影所要反映的一个问题:农村教师的学历不足。而让只有十三岁的魏敏芝来当代课老师,这个问题也就更显而易见了。况且,以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来带一班学生是不合理的,出了问题难以应付,而本身就会引出更多的问题来,影片中,魏敏芝要到城里去找张慧科,没钱乘公交车出城去,因此领着一班学生去搬砖块赚取车费,这就是一个问题。

另外,影片所勾勒出来的城市面目也令人看了不安,尤其是中国大陆那种习惯成自然的上下级身份,即使是对一个乡村来的小孩子也是如此,影片中魏敏芝到电视台要见台长,那个接待处的女职员对她说话的口气和态度就表明了就种社会阶级性,城里人瞧不起乡下人,这活龙活现就是大陆社会上下级的例子。以前到内地我就有这样的一种经验,我们向一个蹲在路边的「公安」问路,他蹲着抽他的烟,完全把我们当透明的看;更不能容忍的一点是去厕所要收钱,而那个看门口的人口气又大,没钱滚开的嘴脸让我哭笑不得,也不就一元,不是我付不起,而是你不觉得这种现象十分可笑吗?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说:「我们是这样大的一个国家,有资源,有人口,八亿或者十亿,能够同心协力的话,我们在亚洲的情况,哪里会不及日本?由于长期的专制封建社会制度的斫丧,中国人在这个酱缸里酱得太久,我们的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酱缸的污染,跳不出酱缸的范围。年代久远下来,使我们多数人丧失了分辨是非的能力,缺乏道德的勇气,一切事情只凭情绪和直觉反应,而再不能思考。一切行为价值,都以酱缸里的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为标准。因此,没有是非曲直,没有对错黑白。在这样的环境里,对事物的认识,很少去进一步地了解分析。」这种「酱缸」文化即是所有中国人共有的弊病,从这部电影里你就能领教不少,或者说,在日常生活中你就能领教上不少不少不少了。

如想了解中国社会如今的怪诞,可去图书馆找专著来研读,可到研究所听讲师的漫长的讲座,或者更便利的方法是去看看余华的小说《兄弟》,那种中国社会由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光怪陆离,在这本小说中一露无遗。我不想在此谈中国社会问题,这种问题太沉重、太大了,大到我不能承受的程度,就交给大学的社会系去深讨吧。我们说到电影,电影是以一种纪录的形式呈现社会上的各形各色的问题,像我们身上的第三只眼睛,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一个都不能少》十分简单,它要反映的是如今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当中可看见更多更多的中国问题,这就是电影所能做到的,也是观众所能发现的。影片的结局是个好的结束,魏敏芝的寻人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得到了许多捐献,张艺谋似乎不想抹煞中国人性的存在还没在时代的转变中倾向于麻木,但这不是所有中国贫穷农村所能得到的幸运,还有无数的中国农村儿童在失学与工作之间浮沉。

参考资料:http://freetest.cn/html/movie/20070620/23110.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26
对于执着的感动——《一个都不能少》
  第一次看《一个都不能少》是在好些年前,那时候,我在一个农村的学校读书,高中,学校不大,三个年级十二个班,一共也就五六百学生。当时我们是在一个露天的操场上看的电影,大家很有秩序的坐在凳子上,后来,天空下起了小雨,同学们也渐渐的散去了,我也一样,没有能够坚持把电影看完。
  
  过了几年,我重新回到那个我读了三年的学校,学校已经被改成了小学,高中部被分散到其他学校去了,也就是说,我的那个母校已经再也找不见了。我站在当时放电影的地方,以前挂幕布的两棵树已经不见了,据说是被砍了,至于为什么,我不知道。站在空旷的操场上,我突然有点伤感起来。
  
  《一个都不能少》我后来一直没有再看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是没有再去看,前几天,拿到了这张DVD,仔细的看了一遍,再看了一遍,突然间,泪流满面。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带着一个二十几个学生的班级,在那个贫困的山区,唱着“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压在我的心头,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感受。
  
  直到电影将近尾声的时候,看见魏敏芝坐在直播间里,对着镜头流着泪对张慧科说我都找你三天了,你还不回来,我都快急死了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压在我心头的那种感觉叫做感动,原来那就叫感动,不为别的,仅仅是因为魏敏芝的执着。
  
  魏敏芝去代课,是因为那个学校仅有的一个老师的母亲快要死了,他要请假,请一个月的假,村长找不到其他的代课老师,不是因为没有人,而是那些读过初中高中的人不愿意来这里,这里太穷太苦了,交通不方便,于是村长只好找来这个十三岁的读过初中的孩子。魏敏芝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村长答应给他五十块钱,魏敏芝找高老师要这五十块钱的时候,高老师告诉她说他已经半年没发工资了。学校很穷,讲台上的课桌只有三条腿,粉笔不够,每天只能用一枝。高老师走的时候告诉她千万不能再少学生了,魏敏芝记住了这话,所以当张慧科离开学校后,魏敏芝便开始了她的寻找历程,她没钱去城里,于是她带着学生去搬砖,但是钱还是不够,于是她混票上车,当然,她很快被赶下了车,抛在一个袅无人烟的地方,她执着的朝城里的方向走着,直到深夜的时候才坐上拖拉机,在黎明的时候来到了陌生的城市里。
  
  魏敏芝为了找到张慧科,花光了身上仅有的九块钱,但是还是没有结果,当她得知可以到电视台找人的时候,她是满怀信心去的,当她在电视台门口苦苦的寻找台长的时候,张慧科正流浪在陌生的城市里,当然,结局是圆满的,在台长的帮助下,魏敏芝终于找到了学生张慧科,并且带回了一车学习用品,那一盒盒的粉笔让她很是高兴,但是,她还是记得,她要把这些粉笔留给高老师用。
  
  电影在孩子们的笑脸中结束了,这里的一切又将重新恢复到平静,在一个月后,高老师回到学校,他又将重新带着这些孩子们在这贫困的山沟里读书,写字,唱歌。而魏敏芝呢?她的将来我不愿意去猜测,因为,我无法猜测到这以后发生的一切。
  
  看电影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我的一些朋友,我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朋友,他们中的很多都辍学了,他们辍学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贫穷。去年春节我回家的时候偶然的遇见了一个小学同学,他开着拖拉机在乡间的小路上,车上拉着一车沙子,在驾驶座后,我看见了他的妻子,还有孩子。我看着他,默默的看着,他没有能够认出我来,但是我能认出他,我贸然的猜测了他辍学后的生活——离开学校,离开家乡,去遥远的陌生的城市里,为着每天十几二十元工资而生活着,直到某一天,他的父母告诉他,已经为他在家乡找好了对象,于是,他收拾完简单的行李,回到家乡,结婚,生孩子,用在外面打工的钱买回一辆拖拉机,过上平淡是安静是生活,继续的在祖辈们年复一年走过的道路上行走着……
  
  如果魏敏芝没有能够找到张慧科,那么,张慧科的生活将是什么样的?他在城市里流浪?又或者,在某一个时刻,他遇见了几个同样流浪着的孩子,他们在一起,讨论着关于贫穷的生活,然后,他们混迹于人群中,将自己的手伸进别人的口袋,这样一年又一年,终于有一天,警察来了,他们被抓住了,然后走进高墙,几年后,走出来,然后,又走进去。或者,他终于回家了,开始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的孩子走进学校,然后因为贫穷而离开,重复着他当年的生活轨迹。
  
  一想到这些,我就有刺骨的疼痛从身体里传出来,让我无法呼吸。
  
  张慧科是幸运的,因为有一个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是却异常执着的代课老师在苦苦的寻找他,但是,他又是不幸的,因为他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山沟里。
  
  当村长对记者有了这些钱,我们就可以盖新教室了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那教室已经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因为魏敏芝,所以他们有了钱去盖房子,但是,假如魏敏芝没有去城里,没有去找张慧科,又或者,没有电视台的帮助,那么那些教室呢?是不是还要继续的接纳着一拨又一拨的孩子,又或者,终于有一天,教室里一个孩子也没有了,所有的人都辍学离开了学校,然后教室在风雨中满满的倒下,变成一堆废墟。
  
  但是,这一切仅仅只是假设,因为他们有了捐款,孩子们可以开心的学习着,但是,这又不仅仅是假设,因为,像这样的学校,向这样的山村,到底又还有多少呢?
  
  但愿我的那些因为贫穷而辍学的朋友们的后代,但愿那些像张慧科一样的孩子们能够在以后的某一天,坐在宽敞的教室里,面对着黑板,大声的唱着“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