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经济学?

如题所述

要看你学习的是什么经济系的什么专业了,学好经济和学好经济学是非常不一样的:前者务实,而后者务虚!因为经济学归根结底一门哲学,本质上人们对周围经济现象形成规律的探讨和总结,你真正学起来会接触到一些比学量子力学和宇宙论中可能认识到的更加玄乎的概念,因为它们看不到也摸不着,比如均衡,效率,边际,效用等等,他们遍布了几乎每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使得整个经济学殿堂犹如云间城堡,真正掌握它们且能熟练使用需要很高的功力,我一会儿来谈。
如果只是学的应用经济学科,如金融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世界经济等等,那就只用学好所谓的经济就可以了:首先是要不断地积累对经济运作规则的认识,这些规则大多都是人们为了维持经济系统的运转而规定的,所以要实际容易理解得多,其次是要掌握在既定市场运作规则下的数理规律,因为只有用数学公式描述出的表达才最没有歧义,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习应用经济学科的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功底;三是要熟练掌握这套规则下的各种术语,每个学科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概念堆积的产物,经济学科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学生对现实经济中的各种名词熟练掌握,做到信口撵来,否则怎么体现你专业?当然中文英文都要行。
如果你学习的是所谓的理论经济学而并非面向市场服务的应用经济学,那可能就要有点难度了,不仅需要天份还需要耐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我大致说说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相信自己。要坚持只有自己能说服自己。自己想通了的,可以信;自己想不通的或者还没有想通的,尽可以存疑,经济学学习中直觉是最重要的。第二,要学会问问题。问题要达、要浅、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第三,要与高人过招;没有条件,也要看高人过招。第四,要依对象而选择学习方法。对象不同,学习的方法是不应该一样的。语言、文学、艺术的学习是不同于科学的学习的。学科学需要理解。学数学、学物理、学化学,那是需要理解的。不理解这一步,就不能理解下一步。不理解,生生地背下来是没有用的,也是不可能生生地背下来的。经济学是科学,所以也必须一点一滴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好,因为只有这样,学习经济学才是轻松愉快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6
经济学比数学还数学?
把经济学神秘化.
2,经济学是骗人的东西?
把经济学庸俗化了.
请看我的回答:
1,
经济学不是经济管理学。经济管理学只是经济学分支学科。
2,实干家与经济学家都是不可缺少的社会成员。
相比而言经济学家难度要大些了。简单举例:在路边练个摊儿也可以成为实干家,而经济学家首先要严谨治学。可能一辈子也出不了惊世骇俗的成果来,但他们绝大多数人是甘当人梯,或者至少证明某路不通,他们是了不起的普通人。我们不能因为国内的某些家而鄙视一群人。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就算了不起的一个。
在1958年出版的《富裕社会》(the
affluent
society)一书中,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一个多星期前辞世,享年97岁)将美国穷人所遭受的公共污秽(public
squalor),与他们那个新兴消费社会其他人新近享有的富足进行了对比。他写道:“开着桃木内饰、配备空调、动力转向和刹车功能的汽车出游的家庭,穿过了坑坑洼洼、垃圾遍地的城市。”今天我们中国这样的所谓新经济旧丑陋现象不也然存在?
3,公司更不能代替经济研究。耶鲁大学校长前些时候这样说:企业管理有些类军事化,而大学和研究机构更多需要说服和思考甚至是无拘无束的想象。
4,怎样学习经济学?
首先看看什么是经济学?
这个问题有很多版本,但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
所谓经济,就是购买成本和出售价格的关系。没办法,就这么多!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有效率地用最小的购买成本获得最大的出售价格。
当前的诺贝尔获奖经济学家都通过创建某种数学模型来阐释获利本质。
不要提到数学就异样的感觉:可以先抛开不管,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了某种价值交换的诀窍,就如同发现了树上的果子,相信自己一定会找到那个数学的梯子。前提是那个果子是否足以具备想象力和吸引力。
请看经济学和分支学科:
如果要研究纯粹的经济学那就先学哲学或具备哲学思考能力。
分支学科:
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
技术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魔鬼经济学
生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经济管理学
旅游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经济学分析
教育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房地产经济学
市场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
投资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
法律经济学
工业技术经济学
经济学基础
古典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消费经济学
经济社会学
国际经济学
网络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有点眼花了,千万不要忘记经济学的研究根本: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有效率地用最小的购买成本获得最大的出售价格。说不定哪天你也能创造个经济学分支。如果再建立个数学模型什么的,就可以与经济学巨擘并驾齐驱!努力啊!当代中国青年。
参考文章可以帮助你了解经济界的人们都在干什么?你肯定会发现自己的目标。
中国经济学通向诺贝尔奖之路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0
初学经济学,对一些概念理论很难理解,累积起来后会感到更加无趣,你所产生的茫然之感也就不足为奇。
怎样避免,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掌握学问的关键。

经济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学好经济学不是水中花镜中月
它会帮助我们分析辨别生活中的事例。
学好经济学对我们从事的各项工作都是有利的。
如果你能认识到这一点,相信你会慢慢培养起对经济学的喜好。

学习经济学,要对概念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同时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对于你说的西方经济学,也是大同小异。
你可以找一些习题来做。
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
在学习的过程增加兴趣。

下面的这篇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西方经济学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近二百多年来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所涉及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和描述,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比如说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的基础。其课程把西方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融为一体。所以,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不仅是规范学生学习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标准用语的基础课,也不仅是服务于以后专业经济学理论学习的工具课,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经济思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就成为每一个致力于从事现代经济管理和决策,以及经济理论研究实际工作者和学者的当务之急,也是每一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所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所以,着眼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现代经济思维,服务于“实用性”的理论知识的普及性介绍,是我们开设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但是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也是困难的。第一,从学习态度上,有些学生认为学习经济学没有用,他们更关心考证的课程。根据我近几年从事经济学的教学经验,他们经常问老师:哪里是需要掌握的?考不考?哪里是不用看的?诸如此类。如果仅仅停留在对经济学的这种认识上,如何能学好经济学?第二,从学习方法上,我们的学生学习经济学常常是记和背。岂不知,对于经济学的学习根本就不用记忆和背诵,我们只需要理解和应用。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既使记住了又有何用?可能仅用来对付考试罢了。第三,对于经济学的学习,很多学生缺乏广泛的阅读和思考。经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实践性很强,只有平时广泛和大量的阅读,我们才能发现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试图用学过的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它(按照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观点,经济学就是用来解释世界的),这样我们才可能真正的掌握它。

对于经济学的学习,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用一本可读性比较强的教材。一本好的教材能够使初学者比较容易的进入所学知识的世界。它能够以浅显、生动的语言讲清楚其课程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它如涓涓之细流、融融之春风,使我们潜移默化的去感受经济学之魅力。这里,我推荐美国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3版。

2、多观察、多思考。对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只有用以对现实经济生活加以分析才显其力量所在。我希望初学经济学的学生尽量尝试用所学经济学的理论去思考现实问题。我相信,如果你能用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你就会发现:经济学竟如此有用!很多问题或者说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为什么这边是繁华的街市,而这边却有烂尾楼呢?为什么服装、电脑(或其配件)常常挤在一个地方卖呢?这样在一起竞争岂不是太激烈了吗?为什么有些企业亏损却还在生产?为什么广州市对老年人坐公交车免费而实行的老人证制度不是一个很好的制度?

3、打好数学基础。对于经济学这门科学来讲,数学是必须的,经济学正是使用了数学这个工具才使它更简捷、更易懂也更有力量。使用数学不是把经济学搞复杂了,而恰恰相反,数学提高了经济学的表述效率,使人更少的产生歧义。正是有了数学的方法,我们对经济学的理解更清晰了和更准确了,这样做,也有利于经济学的研究者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使用新的数学工具发展经济学理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2-25
自己想 自己问 自己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