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的第162页的图6——10怎么解释?老师让我上去讲。可我还不大会

1

第1个回答  2012-05-18
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选择的依据是mr=mc。具体在短期中是mr=smc,图中短期一里,p=mr(价格等于边际收益),于是最优生产点为g点,产量为Q1.利润为FGE1P0
二、短期中厂商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不变的。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由于厂商无法对全部的生产要素进行调整,因此无法达到在理想状态下的最优产量。
三、在长期中,厂商的全部生产要素都是可以变化的。于是厂商可以使生产要素的比例达到最佳,从而使相应产量的对应成本下降,表现在图中,既是Q2点。长期中,厂商对生产成本的选择是各短期生产的成本最低点的集合。显然,图中Q2点比Q1点利润更大,为HIE2P0。之所以长期中比短期获利大就是因为长期中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
四、举个例子,一个工厂短期中可用工人数量是有限的,即这个工厂的工人需要一两年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其他生产要素比如原料啊,用电啊都是可以迅速调整的。现有工人的产量为Q1,而市场的需求量为Q1+Q2,厂商要增加产量必须让工人加班加点,而加班的工资是正常工作时间的三倍,同时由于工人加班劳累工作效率会下降,即厂商的边际成本上升了,获益减少。而在长期中,厂商有时间培训工人增加工人数量,于是厂商可以选择合适的工人数量以使产量达到Q1+Q2。相比短期,显然长期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第2个回答  2012-05-16
多看几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