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多久生效

如题所述

种类不同,时间不同。例如“百草枯”几个小时草就打蔫;“草甘膦”7天后;还有在土壤表面形成药层的封地药“銹去津”“乙草胺”新草芽出土见效。

常见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持效期;

1、高效氟吡甲禾灵:其在土壤的消解半衰期约为20小时,属于在土壤中易于分解农药,所以理论上在禾本科杂草中毒枯萎死亡(≥7天)之后在种植玉米是影响不是很大的,但还是建议以种植阔叶作物最安全。

2、精喹禾灵:在土壤中消解消解半衰期在一天之内,以微生物消解为主,消解速度较快,在pH9的缓冲溶液中消解半衰期为19小时,在芝麻地土壤和芝麻植株中,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35天和1.18天。

3、精吡氟禾草灵:在潮湿的土壤中迅速水解,消解半衰期小于7天,理论上在水溶液光解消解半衰期为6天。

4、 氰氟草酯: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小于4小时,而且不会对鱼类造成毒害。

5、炔草酸:在pH值为9的时候水解消解半衰期为为2.2小时,pH值为7的时候为64小时,在酸性介质中稳定。

6、精恶唑禾草灵:土壤中消解半衰期为1-10天。

7、乙羧氟草醚:土壤中因微生物作用而迅速分解,消解半衰期约为11小时,但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土壤消解速度有差异,在相同条件下,消解速度黄壤>黑土>红壤,所以在华北黄壤区域,乙羧氟草醚是可以在使用2天后再种植其他作物的;

8、 氟磺胺草醚:消解半衰期在灌水土壤中为3周,在实验室好气的土壤中为6—12个月,所以在使用过该药剂的地块,除大豆、红小豆和绿豆外,下茬改种植其他作物最少需要间隔12个月以上才对作物相对安全一些。

9、乙氧氟草醚:土壤中消解慢,消解半衰期30天,最终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

10、三氟羧草醚:土壤消解半衰期为30—60天,有光照的条件下110天。

扩展资料

除草剂混用的注意事项:

1、在充分了解除草剂特性的基础上,根据除草所要达到的目的,选择适当的除草剂进行混用。

2、一般情况下,混用的除草剂之间应不存在拮抗作用。在个别情况下,可利用拮抗作用来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但应保证除草效果。

3、混用的除草剂之间应在物理、化学上有相容性,既不发生分层、结晶、凝聚和离析等物理现象,有效成分也不应发生化学反应。

4、利用除草剂间的增效作用提高对杂草的活性,同时也会提高对作物的活性。所以,要注意防止对作物产生药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除草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0

种类不同,时间不同。例如“百草枯”几个小时草就打蔫;“草甘膦”7天后;还有在土壤表面形成药层的封地药“銹去津”“乙草胺”新草芽出土见效。

1、选择适合的除草剂 因为每一种除草剂都有一定的杀草谱,有灭生性的,有选择性的。所以要根据作物种类和杂草的主要品种,选用有效的除草剂。同时还要根据耕作制度选择除草剂。此外,还要注意混合、交替使用除草剂。由于同种除草剂连续使用多年,易导致敏感性杂草逐渐减少,抗耐药性杂草上升,因此,除草剂要混合使用和年度间交替使用,才能达到长期控制草害的目的。

2、选择最佳时期施药 根据除草剂的性质,杂草发生时期、杂草和作物的生育期,选定用药适期。除草剂品种很多,有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剂、触杀性除草剂、灭生性除草剂等,有的适用于芽前除草,有的适用于茎叶除草。土壤处理是将除草剂直接喷施于土面,杀死刚萌发的杂草。如都尔、乙草胺等应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用药,等到杂草出苗后用药,不但效果差,有的还会伤害作物。所以除草剂选择最佳时期施药是很重要的。

3、 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与温度高低成正比。温度高时,杂草的吸收和输送除草剂的功能强,除草剂活性也高,容易在杂草的作用部位充分发挥杀草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除草剂时,空气和土壤的温度越高,其药效就越显著,特别是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杀草功效可大大提高,在温度低的天气条件下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不仅会明显降低,而巳农作物体内的解毒作用会因气温低而比较缓慢,从而易诱发药害,施用除草剂的温度以20~35℃为宜。

空气湿度对除草剂的使用功效也影响明显,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施用茎叶除草剂,可延长除草剂在杂草叶面上的停留时间,有助于杂草叶面气孔开放,从而吸收大量的除草剂,达到提高除草效果的目的,土壤处理除草剂被吸收后,会随大量水分向上输导,有利抑制光合作用,可显著提高除草功效。因此,在使用除草剂时,空气的湿度越大,除草效果就越明显;反之,就会降低除草效果。


拓展资料

使用间隔

对于打算种植茄子、辣椒、白菜、萝卜、甘蓝、卷心菜的地块,前茬若用过、咪唑乙烟酸须间隔40个月种植;用过氯嘧磺隆须间隔36个月种植;用过烟嘧磺隆,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超过60克,即4%烟嘧磺隆每亩超过100毫升,须间隔18个月种植;用过唑嘧磺草胺,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48-60克,即80%唑嘧磺草胺每亩3.2-4克,须间隔26个月种植;用过氟磺胺草醚,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375克,即25%氟磺胺草醚每亩100毫升,须间隔18个月种植;用过甲磺隆,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超过7.5克,须间隔24个月种植;用过异恶唑草酮,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超过71克,须间隔18个月种植。

另外,前茬用过二氯喹啉酸,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106-177克,须间隔24个月种辣椒、茄子、萝卜;前茬用过嗪草酮,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350-700克,即70%嗪草酮每亩33-67克,须间隔18个月种萝卜。

马铃薯对于打算种植马铃薯的地块,前茬若用过咪唑乙烟酸须间隔36个月种植;用过氯嘧磺隆须间隔40个月种植;用过烟嘧磺隆,须间隔12个月种植;用过氟磺胺草醚,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375克,即25%氟磺胺草醚每亩100毫升,须间隔24个月种植;用过甲磺隆,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超过7.5克,须间隔34个月种植;用过西玛津,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超过2.24公斤,即50%西玛津每亩超过300克,须间隔24个月种植。

用过莠去津,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超过两公斤,即38%莠去津每亩超过350毫升,须间隔24个月种植;用过氯磺隆,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15克,须间隔24个月种植;用过二氯喹啉酸,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106-177克,须间隔24个月种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除草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1

除草剂的种类不同,时间是不同的。

百草枯 长叶 ,阔叶除草剂等都是几个小时之内见效。

草铵膦药效7—10天。

80年代开发成功,属广谱触杀型除草剂,内吸作用不强,与草甘膦杀根不同,草铵膦先杀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可以在植物木质部进行传导,其速效性间于百草枯和草甘膦之间。

草甘膦药效:七天左右。

草甘膦是广泛使用的许多除草剂中的有效活性化学成分,它在欧盟的使用受到了严格的监管。草甘膦与转基因作物并无直接关系,非转基因作物一样要打除草剂草甘膦。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和欧盟成员国已完成对除草剂草甘膦的重新评估,它们发布报告指出草甘膦不大可能对人类有致癌风险,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加强控制食品中草甘膦残留的安全措施。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草甘膦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扩展资料:

除草剂(herbicide)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又称除莠剂, 用以消灭或抑制植物生长的一类物质。

其中的氯酸钠、硼砂、砒酸盐、三氯醋酸对于任何种类的植物都有枯死的作用,其作用受除草剂、植物和环境条件三因素的影响。按作用分为灭生性和选择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特别是硝基苯酚、氯苯酚、氨基甲酸的衍生物多数都有效。世界除草剂发展渐趋平稳,主要发展高效、低毒、广谱、低用量的品种,对环境污染小的一次性处理剂逐渐成为主流。

常用的品种为有机化合物,可广泛用于防治农田、果园、花卉苗圃、草原及非耕地、铁路线、河道、水库、仓库等地杂草、杂灌、杂树等有害植物。

使用除草剂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急性中毒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报告,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除草剂中毒,其中10万人死亡。在发展中国家情况更为严重。我国每年除草剂中毒事故达近百万人次,死亡约2万多人。1995年9月24日中央电视台报导,广西宾阳县一所学校的学生因食用喷洒过剧毒除草剂的白菜,造成540人集体农药中毒。本世纪更严重,这样的事件年年发生。

    二:慢性危害

    化学除草剂在人体内不断积累,短时间内虽不会引起人体出现明显急性中毒症状,但可产生慢性危害,如: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干扰人体内激素的平衡,影响男性生育力,免疫缺陷症。农药慢性危害降低人体免疫力,从而影响人体健康,致使其它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上升。

    三:致癌、致畸、致突变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动物实验确证,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具有明显的致癌性。据估计,美国与化学除草剂有关的癌症患者数约占全国癌症患者总数的20%。

    四:除草剂对其他生物的危害

    1.直接杀伤

    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必然杀伤大量非靶标生物,致使害虫天敌及其它有益动物死亡。环境中大量的农药还可使生物产生急性中毒,造成生物群体迅速死亡。

    2.慢性危害

    化学除草剂的生物富集是农药对生物间接危害的最严重形式,植物中的除草剂可经过食物链逐级传递并不断蓄积,对人和动物构成潜在威胁,并影响生态系统。除草剂生物富集在水生生物中尤为明显,如绿藻能把环境中1ppm的DDT富集到220倍,水蚤则能把0.5ppm DDT富集到10万倍。美国明湖用DDT防治蚊虫,湖水中含DDT0.02ppm,湖内绿藻含DDT5.3ppm,为水中的265倍,最后在食肉性鱼体中含量高达1700ppm,富集到85000倍。

    3.破坏生态平衡

    农田环境中有多种害虫和天敌,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它们相互制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除草剂的大量使用,良莠不分地杀死大量害虫天敌,严重破坏了农田生态平衡,并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我国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已遍及粮、棉、果、茶等作物。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参考资料:

    除草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8

种类不同,时间不同。例如“百草枯”几个小时草就打蔫;“草甘膦”7天后;还有在土壤表面形成药层的封地药“銹去津”“乙草胺”新草芽出土见效。


扩展资料

除草剂可按作用方式、施药部位、化合物来源等多方面分类。

    根据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对不同种类的苗木,抗性程度也不同,此药剂可以杀死杂草,而对苗木无害。如盖草能、氟乐灵、扑草净、西玛津、果尔除草剂等。

    (2)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剂对所有植物都有毒性,只要接触绿色部分,不分苗木和杂草,都会受害或被杀死。主要在播种前、播种后出苗前、苗圃主副道上使用。如草甘膦等。

    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分类

    (1)触杀型除草剂:药剂与杂草接触时,只杀死与药剂接触的部分,起到局部的杀伤作用,植物体内不能传导。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对杂草的地下部分或有地下茎的多年生深根性杂草,则效果较差。如除草醚、百草枯等。

    (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被根系或叶片、芽鞘或茎部吸收后,传导到植物体内,使植物死亡。如草甘膦、扑草净等。

    (3)内吸传导、触杀综合型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触杀型双重功能,如杀草胺等。

    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1)无机化合物除草剂:由天然矿物原料组成,不含有碳素的化合物,如氯酸钾、硫酸铜等。

    (2)有机化合物除草剂:主要由苯、醇、脂肪酸、有机胺等有机化合物合成。如醚类——果尔、均三氮苯类——扑草净、取代脲类——除草剂一号、苯氧乙酸类——2甲4氯、吡啶类——盖草能、二硝基苯胺类——氟乐灵、酰胺类——拉索、有机磷类——草甘膦、酚类——五氯酚钠等。

    按使用方法分类

    (1)茎叶处理剂:将除草剂溶液兑水,以细小的雾滴均匀的喷洒在植株上,这种喷洒法使用的除草剂叫茎叶处理剂,如盖草能、草甘膦等。

    (2)土壤处理剂:将除草剂均匀地喷洒到土壤上形在一定厚度的药层,当杂草种子的幼芽、幼苗及其根系被接触吸收而起到杀草作用,这种作用的除草剂,叫土壤处理剂,如西玛津、扑草净、氟乐灵等,可采用喷雾法、浇洒法、毒土法施用。

    (3)茎叶、土壤处理剂:可作茎叶处理,也可作土壤处理,如阿特拉津等。

    参考资料

    除草剂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7-30
  种类不同,时间不同。例如“百草枯”几个小时草就打蔫;“草甘膦”7天后;还有在土壤表面形成药层的封地药“銹去津”“乙草胺”新草芽出土见效。
  操作技术
  除草剂同杀虫剂、杀菌剂相比其使用技术的要求更高。杀虫剂、杀菌剂使用一时失当,可能只是影响防治效果。而除草剂使用不当,而事关作物生长的安危。为确保除草剂安全高效使用,下面介绍其关键技术,供参考。
  严格掌握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的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各异,如果不根据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选用药剂,即便使用的是对农作物安全的除草剂,有时也易产生药害。一般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对双子叶作物敏感,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对禾本科作物敏感。例如,2,4-滴、二甲四氯等对阔叶杂草效果好,但对阔叶农作物如棉花、油菜、瓜类、豆类、花生、马铃薯、烟草等很敏感,容易产生药害。乙草胺适用于玉米、花生、棉花、大豆等阔叶类作物,但对小麦却易产生药害。盖草能、稳杀得、禾草克等防除阔叶农作物田间的禾本科杂草效果好,但对禾本科农作物如小麦、水稻、谷子、玉米等药害严重。
  严格掌握作物敏感期和施药时期。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杀虫剂、杀菌剂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对除草剂的敏感度更不一样。在正常情况下,农作物在发芽、3叶前及扬花灌浆期对除草剂特别敏感,这几个时期容易产生药害。芽前除草剂只能通过杂草的胚根、芽鞘或下胚轴吸收,而杀死杂草,在杂草出苗后使用,一般无除草效果或除草效果很低。芽后除草剂也要在杂草或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使用才能安全有效。如盖草能在杂草3~5叶期使用对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通常在90~100%,但在5叶期以后使用效果较低。
  严格选用除草剂的种类。除草剂有以下几种类型,应“因草制宜”选用。⑴选择性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使用,可以有选择地杀灭某些有害植物,而作物安全。在作物地里正确使用,可以达到只杀灭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目的。⑵灭生性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对所有植物均有灭杀作用,如克无踪、五氯酚钠、草甘膦等。此类除草剂限于休闲田、空闲地的灭草。⑶触杀型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只伤害植株接触到药剂的部位,对没有接触到药剂的部位无影响,如克无踪、敌稗、除草醚等。⑷内吸传导型除草型:此类除草剂的有效成分可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并迅速传导到全株,从而杀灭有害植物,如草甘膦、盖草能、稳杀醚等。
  严格掌握除草剂的用量和浓度。除草剂的选择性是在一定用药量范围内的选择性,故即使是有选择性的除草剂,超出了规定的用量范围对作物也会产生药害。如60%丁草胺乳油在水稻秧田用量超过0.15升/亩,棉花苗床48%氟乐灵用量超过为0.1升/亩,10%恶草灵在水稻秧田用量超过0.3升/亩,在水稻移栽后10天内50%威罗生用量超过0.3升/亩等都会造成农作物药害。2,4-D丁酯对小麦具有一定选择性,但用量过大时,则同样会杀死小麦或使小麦植株严重畸形,影响产量。此外,除草剂的用量是否适当还受到作物种类、土壤质地、气候条件和施药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如高浓度使用除草剂时,切不可重喷,否则易造成局部施药浓度过大,而发生局部药害。
  严格除草剂的使用方法。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有茎叶处理法、土壤处理法和杀草膜除草法。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生育期茎叶处理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生育期茎叶处理,就是在作物出苗后的某一生育阶段,喷洒除草剂于杂草茎叶的方法。这种方法,除草剂不仅接触到杂草,也可能接触到作物,故要求除草剂具有较高选择性或定向喷雾,以达到安全施药的目的。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是在作物播种后尚未出苗前喷洒除草剂于土壤表面的方法。大多数土壤处理剂是以这种方法使用的。茎叶处理除草剂通常落入土壤后即被很快钝化或被微生物分解失去杀草活性,而土壤处理除草剂一般对出苗后的杂草无效。因此,使用时只有根据除草剂特点选择使用方法,才能达到充分发挥其效果,规避负面影响。
  严格遵循除草剂的混用原则。在生产中,有时要灭杀多种杂草时,需将几种除草剂混合使用,但并非所有除草剂都可以混合使用,除草剂混合使用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①混用的除草剂必须灭杀草谱不同。②混用的除草剂,其使用适期与方法必须相同。③除草剂混合后,不能发生沉淀、分层现象。④除草剂混合后,其用量为单一量的1/3~1/2。此外,对于不能互相混用的忌混的除草剂,采用分期配合使用的方法,也可以达到杀灭杂草的目的。其配施方法:对同块土壤,交替使用除草剂。如先用氟乐灵灭杀禾草,再用扑杀净杀灭阔叶杂草;土壤处理与苗后茎叶处理配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