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八大州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并没有州的设置。汉武帝始设州刺史。到东汉时期才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制度。主要有14个州。
  司隶校尉部(治雒阳)、徐州刺史部(治郯县)、青州刺史部(治临淄)、豫州刺史部(治谯县)、冀州刺史部(治高邑)、并州刺史部(治晋阳)、幽州刺史部(治蓟县)、兖州刺史部(治昌邑)、凉州刺史部(治陇县)、益州刺史部(治雒县)、荆州刺史部(治汉寿)、扬州刺史部(治历阳)和交州刺史部(治龙编)。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又分凉州置雍州刺史部。则至汉亡,全国有十四州。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古代继新莽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与西汉合称汉朝。州郡县三级区划建制在西汉时期萌芽,到东汉后期正式成型。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设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东汉末年,地方多事。灵帝中平五年(189年),朝廷选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军民。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至此,中国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05
州作为行政区划,在西汉时期萌芽发展,到东汉宣告形成。自元封五年,始在郡之上又设了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东汉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朝廷选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军民 。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至此,中国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十三个州为:司隶(治雒阳)、徐州(治剡县)、青州(治临淄)、豫州(治谯县)、冀州(治高邑)、并州(治晋阳)、幽州(治蓟县)、兖州(治昌邑)、凉州(治陇县)、益州(治雒县)、荆州(治汉寿)、扬州(治历阳)和交州(治龙编) 。兴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则至汉亡,全国有十四州。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
九州还好理解,八州是从哪听到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